笠嫲

笠嫲

笠嫲(lip ma),客家話對笠的叫法,是用竹篾或棕皮編制的遮陽擋雨的帽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笠嫲
  • 別稱:笠、笠帽、竹笠
  • 客拼:lip1 ma11
釋義,歇後語,

釋義

笠嫲,是客家人對笠帽的特有叫法。笠嫲用竹篾編成,夾以寬大的箬竹葉,外形有“尖項篤”與“圓頂笠”之分(篤duk,客家方言,尾的意思)。尖篤竹笠主要流行於豐順、揭西、陸河、饒平等地;圓頂竹笠則主要流行於梅縣、興寧、蕉嶺、平遠、大埔等地。後者則為男女老少所通用。可在田頭地尾農作時用以御暑,亦可御雨。過去客家人有戴笠嫲的習俗,最早還是客家婦女戴用遮陽避雨的。客家婦女戴的笠嫲,有的在罩沿上縫有輕飄的褶疊黑紗或黑布。
笠嫲
編織竹笠需青竹(或稱黃竹、慈竹,主要編織上坯)、硬頭篁(竹子名,主要編織底坯)和箬子葉、油紙、赤紙和書報紙等材料。編織竹笠的分工大致是男人破篾、女人編織。其工序是:先選質量好的青竹和硬頭篁,然後把它截成一米長左右一段,破成側篾。編織竹笠首先是踏笠模。踏笠模先要用木頭雕成實心的比碗大一點的模具,然後依著這個模具編織出笠模,笠模也是用竹篾編的,所用竹篾片大且厚,編織好的笠模可以讓小孩當椅子坐。接著就進行編織,熟練者編織竹笠基本上是不用看的,雙手在笠模上抖動,因為編織速度太快了,旁人也無法看清她們是怎樣編的。一頂竹笠要織兩塊坯,上坯較軟且密,底坯較硬且疏,每塊都是圓形的。坯織好後,把上坯倒過來放在缽中,先鋪上一層油紙,接著鋪一層赤紙,接著又鋪上一層箬竹葉,然後再鋪上一層底紙(書報紙),底紙要厚點,最後就把底坯倒過來合上,再在竹笠的邊沿圈上竹片做的“笠嫲框”,用篾皮縫上。然後曬乾上油,一頂竹笠就做出來了。
竹笠具有耐高溫、耐磨等優點。一頂竹笠可以戴一年以上。它可為人們遮陽避雨,抵禦嚴寒。以前,它是客家人從事室外勞動或行走的必備工具,現在大家都用上了雨傘、帽子,把笨重的竹笠束置高閣,但在農村的田地間,仍能看到田地勞作的“蓑笠翁”。

歇後語

博羅有這樣一個歇後語:柏塘人賣笠嫲——一頂還(歸)一頂。說的是柏塘鎮一位賣笠嫲的人,不會算數,採用最笨的辦法:不管顧客你買多少頂,他是一頂歸一頂,絕不累計收錢,若因此受到指責譏笑,他還強辯說:我不跟你亂。意思即一件事歸一件事,互不相關。
“柏塘人賣笠嫲——一頂還(歸)一頂”雖說是一個笨辦法,有時也是個好方法,把事情一件一件分開來做好,一板一眼,絲毫不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