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織葉野螟又名日本細蚊螟,Coclebotys coclesalis (Walker),為鱗翅目螟蛾科織葉野螟屬的一種昆蟲。分布於中國的山東、河南以南各省;日本、緬甸、印度尼西亞。為害剛竹屬各竹種及青皮竹等。幼蟲吐絲卷當年新竹竹葉取食,嚴重為害時,竹葉被吃光,影響竹鞭生長及下年度出筍,甚至使大面積竹子枯死。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竹織葉野螟
- 拉丁學名:Coclebotys coclesalis (Walker)
- 別稱:竹螟、竹苞蟲、竹卷葉蟲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亞門:六足亞門
- 綱:昆蟲綱 Insecta
- 亞綱:有翅亞綱
- 目:鱗翅目
- 科:螟蛾科
- 亞科:野螟亞科
- 屬:織葉野螟屬
- 種:竹織葉野螟
- 分布區域:中國的山東、河南以南各省;日本、緬甸、印度尼西亞等
種群分布,形態特徵,成蟲,卵,幼蟲,蛹,生活習性,防治方法,
種群分布
分布於中國的山東、河南以南各省;日本、緬甸、印度尼西亞。
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9-13毫米,翅展22-26毫米,黃或黃褐色。端線與外端線合併成1條深褐色寬頻,另有3條深褐色橫線,外線下半段內傾與中線相接。
卵
扁橢圓形,長0.84毫米,蠟黃色。卵塊呈魚鱗狀排列。
幼蟲
16-25毫米,橙黃色,體上各毛片褐色或黑色。
蛹
長11-14毫米,橙色,臀棘8根。繭橢圓形,長14-16毫米,為絲土粘結,灰褐色,內壁光滑,灰白色。
生活習性
廣州1年4代;浙江有1代、2代、3代、4代,少數2年1代,以第1代為害重,均以老熟幼蟲在土繭中越冬。4月下旬化蛹,5月中旬出現成蟲。成蟲晚上羽化,當晚遷飛到櫟(栗)林取食花蜜,經5-7天交尾,雌蟲再次遷飛到當年新竹梢頭葉背產卵。每雌產卵92-149粒,分4-8塊產下。成蟲趨光強,1盞40黑光燈最多每晚可誘蛾7萬餘只。6月上旬卵孵化,初孵幼蟲吐絲卷葉,取食竹葉上表皮,每葉苞有蟲2-25條。2齡幼蟲轉苞為害,每苞有蟲1-3條。5齡後幼蟲每天或隔天需換苞取食,每次換苞,幼蟲就向竹中、下部或鄰竹轉移1次,嚴重為害時,全林竹時均被吃光。7月上、中旬老熟幼蟲化蛹產生第2代。第2代幼蟲於8月中、下旬入土結繭,部分幼蟲與第1代繭中另一部分幼蟲化蛹產生第3代,每表代幼蟲均有部分滯育越冬。
防治方法
1、加強撫摸育,大年竹山秋冬挖山,可擊斃幼蟲或土繭,供蜘蛛、螞蟻捕食。
2、成蟲期燈光誘蛾。
3、卵期釋放赤眼蜂,每畝8萬頭。
4、幼蟲初期,用40%氧化樂果、85%乙先甲胺磷進行竹腔注射,每株1-1.5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