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葉蕉

竹葉蕉

竹葉蕉,中藥名。為竹芋科植物竹葉蕉Donax canniformis (Forst.) K. Schum.的莖及塊根。分布於台灣、廣東、雲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定喘之功效。用於感冒發熱,咳嗽,小兒麻疹合併肺炎,哮喘,肺結核。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竹葉蕉
  • :植物界
  •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芭蕉目
  • :竹芋科
  • :竹葉蕉屬
  • :竹葉蕉
  • 分布區域:台灣、廣東、雲南等地
  • 採集時間:全年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莖及塊根。

性味

味淡,性涼。

歸經

歸肺經。

功效

清熱解毒,止咳定喘。

主治

用於感冒發熱,咳嗽,小兒麻疹合併肺炎,哮喘,肺結核。

相關配伍

治小兒麻疹並發肺炎:竹葉蕉15g,煎湯,一般藥3劑即可痊癒。(《中華傳世醫方 下 1、2》)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或研末,1-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採挖,洗淨,鮮用或切片曬乾。

形態特徵

株高1.5-2(3)米。莖具纖細分枝。葉片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10-23厘米,寬4.5-10(-12)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圓或鈍,沿葉背中脈被長柔毛;葉柄長8-20毫米,全部增厚成葉枕,初被長柔毛,圓柱形;葉鞘長達15厘米。圓錐花序纖細,長達20厘米,通常基部分枝;苞片9-11枚,花後脫落,披針形至倒卵形,長2.5-3.5厘米;花梗果時增粗;萼片白色,長3-3.5毫米,無毛;花冠管長8-10毫米,裂片線形,長10-14毫米,寬2-3毫米;退化雄蕊長3-5毫米;外輪退化雄蕊楔形,長12-14毫米,寬5-6毫米;硬革質的退化雄蕊長1.5厘米,淡黃色,通常微凹;兜狀的退化雄蕊具橢圓形側裂片;發育雄蕊長8毫米,有一狹三角形、略長於花葯室的附屬體;子房被絹毛。漿果乾燥,不裂,污白色,直徑1-1.5厘米,內有海綿質的瓤;種子2-1顆,褐色,圓或扁平,皺褶,有槽。

生長環境

生於密林陰濕處或山溝竹林邊。分布於台灣、廣東、雲南等地。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清熱解毒,止咳定喘,消炎殺菌。主治肺結核,氣管炎,支氣管炎,哮喘,高熱,小兒麻疹合併肺炎,感冒,發熱,各種皮膚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