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粉蠹蟲又稱竹扁蠹蟲、竹褐粉蠹,學名Lyctus branneus Stephens為鞘翅目粉蠹科害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竹粉蠹蟲
- 拉丁學名:Lyctus branneus Stephens
- 界:動物界
- 綱:昆蟲綱
- 目:鞘翅目
- 科:粉蠹科
- 學科:生命科學
分布,危害,形態特徵,發生規律,防治方法,
分布
河南省的西峽獅河區、光山羅山確山、新縣、許昌鄢陵、開封、中牟等縣均有分布。
危害
別名扁蠹蟲、竹褐粉蠹,在中國分布廣泛,食性雜,可以為害竹材、櫟類、泡桐等枯立木,以及木器、家俱、竹製品。 幼蟲在竹材、木材內部蛀食,咬成細的粉末,散落地面。材質內部蛀成碎屑僅留表皮,一觸即破,給家庭造成經濟損失。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4-5mm,長扁形,紅棕色或黃褐色。頭部及前胸背板密被金黃色細毛,複眼黑色而略突出。觸角11節,末端2節膨大,端節為卵圓形。前胸背板後端的2/3及鞘翅縫區為黑褐色,前胸背板近長方形,前端寬而後端狹,背面微有刻點。鞘翅較長,光滑無毛,上有6條縱列的微細點刻,兩側近於平行,末端略圓形。腹部共6節,第1腹節比第2腹節約長1倍以上。 卵長1.2-1.4mm,乳白色。幼蟲前端略微彎曲。呈錐棒狀,老熟幼蟲體長3.5-6.4mm。
發生規律
1年發生1代,成蟲喜在竹材裂縫及陰暗處隱藏,羽化不久即行交配,每次時間很短,交尾可進行多次。產卵時先以產卵器刺入竹材斷頭處的小孔中,作多次嘗試活動,然後將卵產出。幼蟲孵化後,咬破導管壁蛀入竹材中危害。成蟲一般夜間活動,能飛翔。幼蟲的生長情況,與竹材中所含澱粉及葡萄糖有很密切的關係,如竹材經6小時的水煮,由於其中澱粉和單糖類等物質已被浸出,營養不夠,幼蟲個體的生長發育將受到顯著的影響。老熟幼蟲在竹材表面築蛹室化蛹。以幼蟲越冬。各蟲態歷期為:卵平均10天,幼蟲323天,前蛹4天,蛹8天,成蟲期16天。
防治方法
(1)加強竹林管理。
加強營林措施,增施磷鉀肥,適時合理灌溉。防止竹株徒長,提高植株抗性,減少為害。
(2)新伐材處理。
新伐竹材放入石灰水中浸泡一段時間後再利用,並且儘量採用水運,可避免和減輕為害;將受害後不堪使用的竹材、竹製品及時燒毀,在竹材斷口處用漆或石蠟封閉,可阻止其產卵。
(3)藥劑防治。
發現竹材、木材受害時,可用敵敵畏200倍液塗抹或噴灑。殺死其中幼蟲或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