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以後,我們的祖先又開始使用新的記載文字的材料——簡牘和縑帛。
簡的長度不一樣,有的三尺長,有的只有五寸。經書和法律,一般寫在二尺四寸長的簡上。寫信的簡長一尺,所以古人又把信稱為“尺牘”。每根簡上寫的字也不一樣多,有的寫三四十個字,有的只寫幾個字。較長的文章或書所用的竹簡較多,須按順序編號、排齊,然後用繩子、絲線或牛皮條編串起來,叫做“策”或者“冊”。當時,除使用簡牘外,絲帛也開始用來作為書寫的材料。縑帛是用蠶絲織成的,往往一部書就寫在一卷縑帛上,所以後來有以卷計書的說法。
簡牘是幾種東西的總稱。把竹子、木頭劈成狹長的小片,再將表面刮削平滑,這種用作寫字的狹長的竹片或木條叫做竹簡或木簡,較寬的竹片或木板叫做竹牘或木牘。有木...
簡牘,中國古代書寫用的竹簡和木片,為未編成冊之稱。實際是幾種東西的總稱,指的是竹簡、木簡、竹牘和木牘。在紙發明以前,簡牘是中國書籍的最主要形式,對後世...
北京大學藏秦簡牘是一個文物,竹質墨跡,書寫字型為秦隸。竹的品種為剛竹。...... 秦簡包含竹簡763枚(其中301枚為雙面書寫)、木簡21枚、木牘6枚、竹牘4枚、不...
2010年初,入藏北京大學,包括竹簡763枚(其中有近300枚為兩面抄)、木簡21枚、木牘6枚、竹牘4枚、不規則木觚1枚,簡文圖錄尚未出版,只有簡報介紹。這批簡牘,...
竹簡,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片,也指寫了字的竹片。戰國至魏晉時代的書寫材料。是削製成的狹長竹片(也有木片,稱木簡),牘比簡寬厚,竹製稱竹牘,木製稱木牘。均用...
隨後,古老的文字在甲骨、金鼎、竹木、絹帛,以及紙張上薪火相傳,歷史的脈絡也漸為清晰的展現出來。而其中的竹木簡牘,作為紙張普及之前文字傳承的主導形式,綿延了...
包山楚簡,1987年出土於湖北省荊門市包山二號戰國楚墓。計有278枚竹簡和1枚竹牘,包括司法文書簡、卜筮祭禱簡和遣策三種。這些竹簡內容豐富,紀年明確,對研究戰國...
專利:此次出版的竹簡牘典籍凝聚著課題組、設計者、製作者的智慧和心血,為了防止假冒,對讀者負責,九洲圖書出版社特申請專利,國家專利局受理並批准了申請。專利號為:...
竹牘及竹樂器,出自唐寅、鄭板橋等大師之手的古代詠竹名畫,被譽為江南笛王的著名笛子演奏家蔣國基先生捐贈的一支長達3.2米的巨型竹笛,有在全國屢獲金獎的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