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腐乳,湖北省竹谿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竹溪腐乳特點是“酸、辣、鹹、鮮”,品種為紅腐乳,塊形整齊,厚薄均勻;表面呈自然的鮮紅色或棗紅色,切面為杏黃色或醬褐色,近乎半透明;質地鬆軟細滑,香辣適口、滋味鮮美、餘味綿長、具有特有的醬香。
2016年2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竹溪腐乳”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竹溪腐乳
- 外文名:Zhuxi furu
- 產地名稱:湖北省竹谿縣
- 品質特點:塊形整齊,厚薄均勻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2016年第9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16年2月1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竹溪腐乳特點是“酸、辣、鹹、鮮”,品種為紅腐乳,塊形整齊,厚薄均勻;表面呈自然的鮮紅色或棗紅色,切面為杏黃色或醬褐色,近乎半透明;質地鬆軟細滑,香辣適口、滋味鮮美、餘味綿長、具有特有的醬香。竹溪腐乳富含植物蛋白質,經過發酵後,蛋白質分解為各種胺基酸,又產生了酵母等物質,故有增進食慾,促進消化之功效。經檢測,竹溪腐乳中水溶性蛋白含量高達5.83%,胺基酸態氮高達0.77%,超出商業部制定的行業標準《SB/T10170-2007腐乳》相應指標的82%和83%。
產地環境
竹溪腐乳產自湖北省竹谿縣,竹溪地處秦巴山區,我國地形第二階梯向第三階梯過渡地段,溫暖宜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竹溪又是“全國林業百佳縣”,該縣森林覆蓋率達76.8%、植被覆蓋率高達81.2%,居全該縣市之首。土壤肥沃疏鬆,富含腐殖質,具水穩性團粒結構,多為弱鹼性,有機質含量為7%~13%,含鉀、氮較豐富。
竹溪全縣有大小河流191條,其中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7條,其中6條水質符合國家I類標準。竹溪年均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加上又多高山深澗,有茂盛的植被涵養和優質的土壤過濾,使得該地的地下水清澈自然,甘甜可口,適宜加工腐乳。
歷史淵源
清朝同治年間(1862~1874年),《竹谿縣志》記載:“竹溪貨之屬有麻油有白蠟……有腐乳……”;
2000年以後,竹谿縣人民生產的豆腐開始在縣城的兩個農貿市場銷售。
生產情況
截至2007年底,竹谿縣的豆製品加工戶已經超過了300戶,年產值達到1個億,腐乳已經發展成為四個大類,50個系列的,遠銷歐洲,韓國等地。
產品榮譽
2016年2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竹溪腐乳”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質量技術要求
主要原輔料
大豆:選用產地範圍內生產的大豆,蛋白質含量≥41%,大豆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要求。
生產用水:產地範圍內的地下水,水質應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的要求。
其他:原輔料中的辣椒、花椒、生薑必須選用產地範圍內生產的,其品質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要求。
加工工藝流程
選豆→泡豆→磨豆→濾漿→煮漿→點漿→壓榨成型→切塊→一次發酵→二次發酵→成品。
加工要點
生產時間:每年11月上旬到次年3月下旬。
泡豆:採用地下水常溫浸泡,冬季浸泡時間10至12小時;春、秋季浸泡時間8至10小時。浸泡後大豆呈淺黃色,無硬心。
磨豆:煮漿時間10至12分,煮漿溫度96至100℃。
點漿:豆漿溫度控制在80至85℃,採用硫酸鈣作為凝固劑,加入量為5‰至8‰。
壓榨成型:採用機械壓榨成型,壓成的豆腐坯厚薄均勻、無水泡。
一次發酵:將劃成方塊的豆腐擺放在竹製托盤中,放入發酵室內自然發酵,發酵室溫度控制在18℃至25℃,發酵時間為10至12天,發酵至表面布滿毛霉。
二次發酵:將發酵後的毛坯加入辣椒粉、生薑粉、食鹽等輔料拌勻後再裝入發酵池內,再按比例加入白酒後密閉進行常溫自然發酵,發酵時間3至6個月。
質量特色
感官特色:塊形整齊,厚薄均勻,表面呈鮮紅色或棗紅色,切面為杏黃色或醬褐色,質地細滑,香辣適口,滋味鮮美,具有特有的醬香味。
理化指標:
項目 | 指標 |
水分(%) ≤ | 70.0 |
胺基酸態氮(以氮計)克/100克 ≥ | 0.52 |
食鹽(以氯化鈉計)g/100g | 10.0-14.0 |
水溶性蛋白質g/100g ≥ | 5.0 |
總酸(以乳酸計)g/100g ≤ | 1.0 |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竹溪腐乳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湖北省竹谿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竹溪腐乳的檢測機構由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