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縣第一高級中學的前身為竹溪黌學(後稱儒學),始建於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距今已有530年的歷史。1942年建國中,1958年建成完全中學,1998年國中分離出去成為高級中學,是湖北省教育廳確立的首批辦好的全省113所重點中學之一,被譽為竹溪的最高學府,積澱了豐厚的文化底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竹溪第一高級中學
- 創辦時間:1476年
- 所屬地區:湖北省
- 學校類型:重點中學
有教學樓、實驗樓、學生宿舍樓、綜合樓、師生食堂等建築;建有中學一類理化生實驗室各2個,功能齊全的體、音、美、勞專用室各1個,多媒體教室3個;建有中學一類圖書室1個,藏書5萬餘冊、報刊180餘種;語音、計算機、投影機等電教設備 150餘萬元,校園信息網、閉路電視網、校園電視台、校園廣播室構成了方便迅捷的校園信息平台。
教職工中。班子成員7人,中層幹部14人。專任教師中有高級教師44人,中級教師62人;研究生學歷2人,研究生課程班結業3人。近5年來,有兩位教師被教育部授予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公民道德建設先進個人”稱號,91人次被省市縣各級黨委政府授予“優秀教師”、“模範班主任”、“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參加國家級骨幹教師培訓1人,現有省級骨幹教師3人,市級骨幹教師49人,市級學科帶頭人22人,各專業學會會員55人,理事(包括正副理事長)5人。中青年教育教學骨幹隊伍已經形成,幹部、教師隊伍結構合理,整體素質優良。
學校以“關愛學生,注重發展,奠基人生”為辦學理念,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首,教學為中心,全面發展”的辦學方針,樹立“現代化、開放式、有特色、高質量”的辦學目標和“培養學生具有健全人格和優良素養”的育人目標,構建了主體教育教學模式,努力踐行“勵志修德、勤奮向上”的校訓,形成了“嚴謹樸實、團結進取”的校風、“嚴謹治學、愛生如子”的教風、“立志有恆、內省奮發”的學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自恢復高考以來,學校共為北大、清華、武大等各級各類高等院校輸送優秀學生7000多人。近5年學生有250人次在數學、物理、化學、英語、生物等學科的全國性知識競賽中獲得國家、省、市獎勵,其中各類學科競賽獲國家一、二、三等獎50人次,獲省一、二、三等獎90人次。
學校始終把教育科研作為學校可持續發展和提升學校整體辦學水平的第一生產力來抓,堅持“以研導教,以教促研,研教結合”的教科研原則,大力實施“科研強校”戰略,以課題研究統領教育科研。2001年學校承擔的《實驗教學與創新意識培養的研究》等三個十堰市“十五”課題分別立項並通過專家組評審驗收,於2004年底全部結題。2005年申報的《山區高中學困生歸因及轉化提高策略》、《現代教育技術與高中教育整合》等5個課題和8個子課題被省市立項。
世紀交替,百年滄桑,學府宏開,人才輩出。建國以來,學校湧現出了原中國炮兵學院院長郭德華將軍、全國人大財經委法案室主任朱少平、武漢大學副校長李文鑫、中南民族大學副校長雷兆海、中國石化的十大傑出科技之星、博士後導師王家陸、旅居美國的袁宏平、王天奕、付誠軍、沈富林、吳開達、英國的王宇飛、紐西蘭的灰成鋒等國內外科研專家,十堰市知名民營企業家王天明、付金龍等一大批傑出校友。
近幾年,學校不斷強化全體教師思想業務素質的提高,更新教育觀念,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推行素質教育,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不斷提升,學校先後被授予“全國中國小公民道德教育實驗學校”、“華中農業大學優質生源基地”、“湖北省教育系統先進單位”、 “十堰市文明單位”、“十堰市青年學理論示範崗”、“竹谿縣最佳文明單位”等69項榮譽稱號。
縣委、縣政府從全縣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出發,決定舉全縣之力遷建縣一中。現在,一個占地100餘畝各項功能齊全的園林式新校區主體工程已完工,預計2008年秋季實現校園整體搬遷。新校區布局合理、三區分開。有教學樓、科技實驗樓、單身教工宿舍樓、學生宿舍樓、綜合樓、師生食堂等建築,有標準的田徑運動場;建有符合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功能齊全的體、音、美、勞專用室及多媒體教室;圖書室藏書5萬5千餘冊、報刊180餘種;校園信息網、校園電視台、校園廣播構成了方便迅捷的校園信息平台。竹溪一中全體教職工團結奮進,正以更加堅定有力的步伐向新的征程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