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根雕(象山竹根雕)

竹根雕(象山竹根雕)

竹根雕(象山竹根雕),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竹根雕(象山竹根雕)是用毛竹的竹根及其天然形態,通過藝術構思、造型,雕刻成的傳統工藝品。中國竹根雕藝術,起源於唐代,興盛於明代,在雕刻藝術風格上形成嘉定和金陵兩大派系。象山竹根雕繼承中國明清時期民間竹根雕刻工藝及其風格的基礎上,吸收現代藝術,利用竹根天然形狀,雕刻成各種人物、佛像、動物等,形象生動,形態逼真。在造型藝術上,突破傳統的用料規範,連根帶須,一併套用,再現返璞歸真妙趣,讓竹根“變腐朽為神奇”。

2021年5月24日,竹根雕(象山竹根雕)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為Ⅶ-136。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竹根雕(象山竹根雕)
  • 批准時間:2021年5月24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 申報地區: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
  • 遺產編號:Ⅶ-136
  • 保護單位:象山德和根藝美術館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製作工序,題材作品,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竹根雕(象山竹根雕)與木雕、石雕一樣,歷史悠久。因竹根雕材質特異,不易保存,古代遺存的竹雕作品也較少。已發現的有清嘉慶年間的“秋葉貢盤”兩件,由一隻竹根剖開成對,無論立意造型及其技法,都表現出較高的藝術價值。
竹根雕(象山竹根雕)
竹根雕(象山竹根雕)作品
直至20世紀70年代,象山民間根雕藝人開始竹根雕藝術創作,不斷進行新的探討。由此,象山竹根雕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吸收繪畫、書法、木雕、石雕等藝術的養分,發揮竹根天然生成的藝術元素,運用寫意的創作理念,根據竹根形狀、肌理,隨形而雕,使作品達到“天人合一”“返璞歸真”之情趣,開創了竹根雕藝術的新高峰。
20世紀80年代末,象山竹根雕產品出口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國內較大的竹根雕生產區域。象山縣的竹根雕工藝美術廠達到了30多家。隨之,由於同行間的削價、拆台等不正當競爭,象山竹根雕聲譽一落千丈,企業陸續倒閉轉產。

文化特徵

竹根雕(象山竹根雕)不僅具有題材廣泛、形式多樣、構圖飽滿、鏤刻洗鍊、造型豐富的特點,還具有獨特性:
竹根雕(象山竹根雕)
竹根雕(象山竹根雕)作品
一是創作理念的突破。根藝的最高境界總是以“神似”“妙趣”“意象無窮”“韻味濃馨”等來描述。這些根雕強調“根藝之美”,重要的不在於“像”了多少,而在於“像”之後,有多少品賞空間和咀嚼餘味。象山的傳統竹根雕多為通體雕刻,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象山竹根雕藝人努力學習美學理論,不斷追求獨特的營構空間,創造獨特的根雕藝術,並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根據竹根的自然形狀、肌理,採用寫意的施雕法,使作品達到“不雕之雕”“不似之似”的藝術效果,把自然和人工構思巧妙結合,使竹根雕真正達到“技進乎道”的境界。
二是技法上的創新。因為在傳統圓雕基礎上,擴大運用了鏤空、浮雕、巧雕、薄意、線刻、陰雕等多種形式,特別是採用了“亂刀法”,看似“無法”實“有法”,豐富了竹根雕的表現手法,為竹根雕從工藝品向藝術品邁進創造重要條件。
三是題材和形式的新穎。象山竹根雕的題材幾乎涉及社會和自然界的各個領域。其中,海洋特色漁文化表現得尤為突出,如對魚、蝦、漁舟、漁翁、漁簍、蟹等的表現較為豐富,歷史人物古代仕女等也別具一格。而且諸多作品形式豐富,立式、橫臥、斜式、半邊式兼具。尤其是組合式根雕,把幾個相對獨立的單件竹根雕組合成一件有完整主題的藝術品,開創了竹根雕藝術寫意的新時代。

製作工序

一、選材:竹齡4—5年為宜,竹齡過短,則質地粗糙脆軟易蛀,竹齡過長,雖老但硬易裂;
竹根雕(象山竹根雕)
竹根雕(象山竹根雕)作品
二、構思(整體和局部的構思):得到根材時,對竹根的結構、肌理必須進行細心觀察,反覆揣摩,然後確定題材,不能急於求成,有時可以放它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
三、處理竹根;
四、處理根須;
五、竹根畫樣;
六、打粗坯;
七、打細坯;
八、修光;
九、砂紙打磨;
十、開眼;
十一、完成粗坯
十二、刷樹脂;
十三、刷蠟;
十四、打完收工。

題材作品

竹根雕(象山竹根雕)的主要品種有:牧童、壽星、彌勒、仙人、沙僧、鐘馗等傳統作品;松竹、花鳥、人物、風景等浮雕的筆筒、筆洗、花插、竹枕等實用兼裝飾的作品;運用近似木雕中的圓雕手法創作的形態各異的觀音、彌勒佛、歷史名人和神話人物;牛、馬、羊、貓、魚、蟹等各種動物形象;靈芝、佛手、荷花、葫蘆等裝飾擺件或壁掛等。代表作品有《黑旋風》《沙和尚》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竹根雕(象山竹根雕)的主要價值體現在歷史文化價值、工藝價值和經濟價值等幾個方面,它是一門技藝,又是藝術,在加工工藝要求上,看似簡單卻又體現人的智慧,特別是仿古工藝,更是竹根雕藝人在實踐中積累的經驗和感悟。
傳承狀況
竹根雕(象山竹根雕)的發展一直處於瀕危狀況,政府已經採取積極措施進行搶救,但仍面臨一些問題,如:
竹根雕(象山竹根雕)
竹根雕(象山竹根雕)作品
竹根雕藝人的創作水平良莠不齊,部分存在粗製濫造,影響整體水平和聲譽;
機制不完善,各藝人、作坊之間常進行簡單的價格競爭,相互間保守技藝、封閉訊息,限制了資源整合、群體效能的發揮;
傳承上,象山當地一些年輕人不願學習傳統技藝,根雕也顯得後繼乏人。同時,象山本地根雕從藝人員不斷減少,勞動成本提高,並有一些作坊聘請東陽等地外來人員,或去外地辦工場,也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當地的產業發展。
傳承人物
張德和,男,1955年12月出生,中國竹工藝大師、中國根藝美術大師、中國木雕藝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代表項目:竹根雕(象山竹根雕)。
鄭寶根,1957年出生,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根藝美術大師、浙江省竹根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寧波市“十佳民間藝術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代表項目:竹根雕(象山竹根雕)。
周秉益,1964年出生,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根藝美術大師、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寧波市工藝美術學會根藝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代表項目:竹根雕(象山竹根雕)。
保護措施
2021年9月18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象山德和根藝美術館獲得“竹根雕(象山竹根雕)”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竹根雕(象山竹根雕)項目保護單位象山德和根藝美術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展覽
2010年5月14日至5月17日,第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交易博覽會於深圳會展中心舉行竹根雕(象山竹根雕)作品參與展示。
2021年8月23日,“展寧波文化·講寧波故事”寧波非遺與傳統文化學術展開幕式在揚帆美術館舉行,竹根雕(象山竹根雕)作品參與展示。
竹根雕(象山竹根雕)
竹根雕(象山竹根雕)作品
2021年9月25日至27日,第16屆中國義烏文化和旅遊產品交易博覽會“非遺生活館”在義烏國際博覽中心B2館舉辦,竹根雕(象山竹根雕)作品參與展示。
榮譽表彰
1986年,竹根雕(象山竹根雕)作品《沙僧》獲得浙江省名特新優產品“金鷹獎”。
1993年,竹根雕(象山竹根雕)作品《眷戀》獲得中國根藝美術最高獎——劉開渠根藝獎金獎,是中國竹根歷史上首次獲獎。此後,竹根雕(象山竹根雕)作品《洪荒年代》《兩小有猜》《窺視人間》《紅顏》《漁舟唱晚》等先後獲得“劉開渠根藝獎”金獎。
社會活動
2019年9月至11月,寧波市文化館、寧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開展“非遺進生活”系列活動,竹根雕(象山竹根雕)項目參與展演。
2022年7月30日—8月7日,竹根雕(象山竹根雕)傳承人於象山縣非遺館開展竹根雕(象山竹根雕)非遺課堂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