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洲山村位於福建省寧德市福安市穆雲畲族鄉,與周寧縣交界,距市區50多公里,離鄉所在地20公里,機耕路3.6公里。是純畲族村,又是老區基點村。下轄上竹洲、下竹洲、十二泡、三塆、曲坑、平峰山、石厝下等七個自然村,全村面積達6平方公里,山地面積3000多畝,其中公益生態林1500畝,耕地面積160畝,其中旱地50畝,全村85戶,323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竹州山村
- 地理位置:福建省寧德市福安市穆雲畲族鄉,與周寧縣交界,距市區50多公里
- 面積:6平方公里
- 山地面積:3000多畝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特色產業,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竹洲山原屬福安知縣十九都樟壠境管轄,治祖藍、雷、鐘三姓公於清朝乾隆年間定居竹洲山繁衍,至今已有230多年。這裡山清水秀,景觀獨特,春天百木花奔,林木生態,山腳下有一條珍貴的溪從周寧流入經過,溪景優美,有三塆三曲龍形的溪水圍城,溪中有多種淡水魚,山上竹林獨特有上萬畝的紅竹子、先祖藍光秀公,取村名叫竹洲山村,藍姓從溪塔與壽寧興居竹洲山,後來主要種植茶葉發展經濟,於道光22年以茶葉掙錢買山萬畝面積。
1928年在這裡建立中央閩浙贛省委、常委、中共閩東特委、閩東獨立師、安德縣蘇維埃政府、閩東竹洲山村蘇維埃政府,現遺留著紅軍槍枝修造廠、子彈再造廠、後方醫院、土豪看管所、紅軍洞等舊址。解放後,建立“竹洲山畲族革命紀念碑”。祖先遺留下特俗農曆正月初一日春節“糍粑”、三月初三“畲哥節”、“烏米飯”、五月初五日“端午節”“包枕頭烷”、七月十五“先祖節”祭拜先祖,這是一片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和美麗山河及畲族風俗集一體,有一定的旅遊開發前景。
2008年人均收入5290元,村建水、電、路、廣播電視等基礎不完善,國小條件差,現已空校。1999年修建通村機耕路,從閩東水電站至主村3.6公里,路況差。衛生、文化、娛樂、老體等活動中心基本空白。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61畝全部是旱地,人均耕地2.8畝,主要種植馬鈴薯、蕎子等作物;擁有林地2560畝,水面面積76畝,其他面積1276畝。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07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8.3%。該村目前正在計畫大力發展洋芋、蕎子特色產業,。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7年底,已實現通、電。全村有50戶通自來水,有6戶飲用井水,有5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50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6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戶(分別占總數的44%和4%)。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6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6公里。
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2戶。
該村到2007年底,全村有5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4.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萬元,占總收入的29.15%;畜牧業收入10.3萬元,占總收入的29.9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13頭,肉牛13頭,肉羊38頭);林業收入0.3萬元,占總收入的0.8%;第二、三產業收入1.2萬元,占總收入的3.96%;工資性收入0.3萬元,占總收入的0.99%。農民人均純收入75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人(占勞動力的3.65%),在省內務工4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0戶,共鄉村人口219人,其中男性118人,女性101人。其中農業人口219人,勞動力137人。該村全部為漢族,總人口數為219人。
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10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 95.89 %;享受低保3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6公里,距離鄉衛生院6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北河完小,中學生就讀到聯合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6公里,距離中學6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9人,其中小學生20人,中學生9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7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621畝。已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7人,其中男黨員7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交通不便,農副產品出售困難。
2、科技、教育、文化落後,種植業、養殖業科技含量不高。
3、民眾看病難,因病返貧的現象時有發生。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加大科技培訓力度,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種植優質馬鈴薯400畝,養豬240頭、牛20頭、羊50隻。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到898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