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的魅力

童話的魅力

《童話的魅力》是漫遊者文化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布魯諾·貝特罕,Bruno Bettelheim

基本介紹

  • 作者:布魯諾·貝特罕、Bruno Bettelheim
  • 出版時間:2017年7月4日
  •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 頁數:480 頁
  • ISBN:9789864890798
  • 定價:550 元
  • 裝幀:平裝
  • 原作品:The Uses of Enchantment: The Meaning and Importance of Fairy Tales
內容簡介
●1970年代的心理學經典研究,兒童文學理論名著,心理咨商與治療經典。 ●1976年美國國家書評獎、1977年美國國家圖書獎作品。 ●童話愛好者、兒童文學工作者、兒童教育工作者,與關心親子閱讀者必讀書。 為什麼童話故事總是以「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開場, 又總是以「從此以後他們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結尾? 為什麼童話故事要出現心懷鬼胎的壞繼母、壞姊姊、壞哥哥?為什麼童話故事必定有著魔法與奇蹟, 為什麼我們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閱讀相同的童話故事? 童話映照永恆的內心世界,為我們帶來慰藉與勇氣 古往今來,每個孩子都是聽童話長大的。那些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教我們認識善與惡,相信勤奮與智慧,有勇氣邁向獨立自主;即使長大成人,這些故事在我們心中依舊印象鮮明。童話故事究竟有何魅力,經得起一再回味、不斷傳頌?當西方社會批評童話脫離現實、殘酷...(展開全部) ●1970年代的心理學經典研究,兒童文學理論名著,心理咨商與治療經典。 ●1976年美國國家書評獎、1977年美國國家圖書獎作品。 ●童話愛好者、兒童文學工作者、兒童教育工作者,與關心親子閱讀者必讀書。為什麼童話故事總是以「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開場, 又總是以「從此以後他們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結尾? 為什麼童話故事要出現心懷鬼胎的壞繼母、壞姊姊、壞哥哥? 為什麼童話故事必定有著魔法與奇蹟, 為什麼我們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閱讀相同的童話故事?童話映照永恆的內心世界,為我們帶來慰藉與勇氣 古往今來,每個孩子都是聽童話長大的。那些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教我們認識善與惡,相信勤奮與智慧,有勇氣邁向獨立自主;即使長大成人,這些故事在我們心中依舊印象鮮明。童話故事究竟有何魅力,經得起一再回味、不斷傳頌?當西方社會批評童話脫離現實、殘酷暴力、帶有性別刻板印象等等面向,奧地利裔美國兒童心理學家貝特罕,大力宣揚童話無可取代的價值,並由精神分析角度,解讀童話蘊含著複雜的情感和象徵意義。在這部童話研究代表作里,貝特罕以豐富文史資料闡述童話的特性,經典故事的起源與版本變化。在他的分析之中,童話故事反映了人性探索與心理課題: ●〈漢賽爾和葛麗特〉是孩童被迫放棄對母親的依賴,必須擺脫口腔固著時,所面臨的難題和焦慮; ●〈小紅帽〉是青春期女孩在現實原則和快感原則之間的搖擺不定,與身陷伊底帕斯衝突帶來的危機; ●〈傑克與魔豆〉暗示母親還沒準備好讓兒子邁向獨立; ●〈白雪公主〉講述母親因為嫉妒孩子長大後會超越她而遭到毀滅; ●〈美女與野獸〉告訴我們,必先被愛才能去愛…… 本書深刻解讀童話的魅力,於1970年代出版時,受到一般讀者及廣大父母的歡迎,更對於兒童心理學與兒童文學研究影響深遠。貝特罕以為,童話故事就是給孩子的一份愛的禮物;當童話召喚著你我潛藏的童心,也就是童話以原初的愛包圍我們,提供療愈的幸福美好時刻。布魯諾•貝特罕(Bruno Bettelheim) 美國心理學家,兒童自閉症經典研究的發起人,在心理學界與童話研究界均享有盛名。1903年生於維也納,在維也納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39年移居美國,任教於芝加哥大學教育系、心理系和精神病學系。著有《空虛的堡壘》、《夢幻的兒童》、《愛得不夠》、《與母親們的對話》等。1977年出版《童話的魅力》一書,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National BookAward)和美國國家書評獎(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 )。1990年去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