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書系:格列佛遊記

童年書系:格列佛遊記

《格列佛遊記(插圖本)》是18世紀英國著名諷刺作家斯威夫特的一部傑出的遊記體諷刺小說,精彩地描寫了英國外科醫生格列佛游“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和“慧駟國”的奇遇。它不是單純的少兒讀物,而是飽寓諷刺和批判的文學傑作,作者借船醫格列佛之口逼真地描述了四次航海中的奇異經歷,通過這種幻想旅行的方式來影射現實。作者用豐富的諷刺手法和虛構幻想的離奇情節,深刻地剖析了當時英國社會的現實。喬治·歐威爾說:“如果要我開一份書目,列出哪怕其他書都被毀壞時也要保留的六本書,我一定會把《格列佛遊記(插圖本)》列入其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格列佛遊記
  • 外文名:Gulliver's Travels
  • 書名:童年書系:格列佛遊記
  • 譯者:白馬
  • 出版日期:2012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51401654, 7551401652
  • 作者:斯威夫特
  • 出版社:浙江攝影出版社
  • 頁數:223頁
  • 開本:32
  • 品牌:浙江攝影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作者簡介

作者:(英)斯威夫特 譯者:白馬

圖書目錄

第一卷 利寺普特(小人國)遊記
第二卷 布羅卜丁奈格(大人國)遊記
第三卷 勒皮他巴爾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錐日本遊記
第四卷 “慧駟”國遊記

文摘

父親在諾丁漢郡有一處不大的房產,五個兒子當中,我排行老三。十四歲那年,他把我送進了劍橋的伊曼紐爾學院。在那裡我住了三年,一門心思讀書。雖然家裡給我的補貼很少,我平時也很節省,但這筆開支對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來說,負擔還是太重了。所以我決定到倫敦著名的外科醫生詹姆斯·貝茨先生手下當學徒。跟著他,我幹了四年。父親時不時寄點兒錢給我,我把這些錢都用來學習航海以及一些數學知識,對有志於旅行的人來說,這些都會有用處的。我相信自己總有一天會時來運轉,可以出去旅行。離開貝茨先生後,我回到了父親那裡。在他和約翰叔叔以及其他親戚的幫助下,我有了四十英鎊。他們還答應一年給我三十英鎊讓我到萊頓求學。我在萊頓學醫兩年零七個月。我知道醫學對於長途航行是非常有用的。
從萊頓回來不久,好心的貝茨先生推薦我到亞伯拉罕·派納爾船長的
“燕子號”商船上去當外科醫生。跟著他我一乾就是三年半,航行到過利凡特港和其他一些地方,回來以後在貝茨先生的鼓勵下,我決定在倫敦安頓下來。他又給我介紹了幾個病人。我租了老周瑞街一所小房子的幾個房間,那時大家勸我改變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娶了瑪麗·波頓小姐,她是新門街上做內衣生意的愛德蒙·波頓先生的二女兒。我們得到了四百英鎊的嫁資。
不幸的是,兩年以後好心的貝茨先生去世了,我的朋友很少,良心又不允許我像其他同行那樣胡來,所以生意漸漸開始蕭條。和妻子還有其他幾個好友商量後,我決定重新開始海上航行。我曾經先後在兩艘船上當外科醫生,六年中幾次航行到過東印度群島和西印度群島,我的積蓄因此有所增加。我身邊總有大量書籍,閒暇時間我都用來閱讀古代的和現代的優秀作品;到岸上的時候,我注意觀察那裡的風土人情,也學學他們的語言,仗著自己記性好,學起來很容易。
這些旅行中最後一次卻不那么順利,我開始厭倦大海,渴望待在家裡和妻兒一起生活。我從老周瑞街搬到了腳鐐巷,後來又搬到了威平,希望在水手幫里攬點生意,結果卻未能如願。三年過去了,情況還是毫無進展,於是我接受了“羚羊號”船主威廉·普利查船長待遇優厚的聘請,他當時正準備去南太平洋航行。一六九九年五月四日我們從布利斯陀出發。航行開始非常順利。
由於某些原因,把我們在那一帶海上經歷的細枝末節都告訴讀者似乎大可不必,只講講下面的情形就足夠了.在往東印度群島去的途中,一陣強風把我們吹到了范迪門蘭的西北方。據觀測,我們發現自己所在的位置是南緯三十度零二分。船員中已經有十二個因過度勞累和惡劣的飲食而喪生,其餘的身體也極其虛弱。十_月五日,那一帶正是初夏,濃霧密布。水手們在離船不到三百英尺的地方發現了礁石;但是風勢太猛,我們的船直衝過去,船身立刻觸礁裂開。六名船員,連我在內,把救生的小船放下海去,拼盡全力離開大船和礁石。估計只劃出去九海里遠,我們就實在劃不動了,因為在大船上體力已基本耗盡,我們只好聽憑海浪的擺布。大約半小時後,刮來一陣北風,突然將小船打翻了。 P11-12

序言

潛心閱讀古代經典作品的機會越來越少,可是偶爾翻看《詩經》或者《莊子》,卻總有怦然心動的感覺。古人筆下的文字,充滿了對生命本真的描摹,因而顯得鮮活有力。也許,那是因為他們更少身外瑣碎之事的束縛,比今天的我們更具純正的天性吧。
每個人的一生都有過這樣一個天性純正的階段,可是童年稍縱即逝,於是常常化為我們成人之後思之念之的對象,它像故鄉一樣,越想念越嚮往。歷史上無數詩人寫過思鄉的文字,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白居易“望闕雲遮眼,思鄉雨滴心”。其實,無論是對童年美好的回憶,還是對故鄉深切的思念,都是對逝去時光的追懷,亦是對美好事物的嚮往。童年、故鄉,它們早已經不是原本所指,童年即故鄉,故鄉即童年,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人的心靈家園,承載了太多原本不具有的意義。
童年,是一個人時間上的“根”;故鄉,是一個人空間上的“根”。尋“根”之作,常常是作家最投人心力的作品,他們用飽含深情的筆,營造著與現狀不同的另一個世界,寄託著自己的理想,這是一個現代人在精神上尋找“回家”的路。就像林海音在《城南舊事》出版後記中表白的:“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物和人物啊!我對自己說,把它們寫下來吧,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這樣的文本,有著獨立於作家現世生存環境的脫俗氣質,常常直抵心扉,令讀者產生強烈的共鳴,因為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也藏著一個象徵著美好的童年,這就好比見月思鄉,“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每念及此,總覺得若能夠甄選一些以童年為母題的優秀作品加以出版,當是美事一樁。因為不同作者總有不同的視角,看看他們筆下過去的時光,也許會讓我們有更多的體悟。於是想到了“童年書系·書架上的經典”這樣一個叢書標題,我們將遴選古今中外名家關於童年題材的精品佳作,期望用圖文並茂的形式,搭建一座屬於作家也屬於讀者的精神家園。
如若廣大讀者能夠開卷有益,撫今追昔,溫“故”知新,我們的美好願望也就實現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