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章丘漢代古墓群
- 座數:17
- 文物件數:50多件
- 參考價值:研究漢代的殯葬習俗
簡介,墓穴種類,墓主遺骸,出土文物,王莽幣,漢代銅鏡,被盜後墓骸,參考價值,
簡介
濟南供電公司曹范變電站在章丘市曹范鎮於家埠村施工的過程中,發現了一處古代墓葬群。濟南市考古研究所經過大約一個月的考古發掘,共清理出古墓葬17座。其中,2座為清代墓葬,15座為漢代墓葬,共出土了包括陶壺、陶罐、銅鏡、掛鈎在內的50多件文物。讓人感到驚奇的是,在兩座漢墓里發現的人體遺骸骨骼很大,估算墓主人身高有1.8米,就是放在現在也是標準的“山東大漢”。
墓穴種類
“這次發掘的墓葬共有17座。其中,西漢中晚期到東漢早期的墓葬15座,清代墓葬2座。”濟南市考古研究所考古科科長郭俊峰介紹說,漢代墓葬的形制主要有土坑豎穴墓、土坑磚槨墓和磚室墓三種。2座清代墓葬為土坑洞室墓。
這次發現的漢代墓群是一個中小型墓葬群,埋葬得比較密集,在濟南地區比較少見。漢代墓葬的特點是深挖,在考古現場最深的墓葬距離地表近5米。
墓主遺骸
一座大約5米深的漢代墓葬邊,裡面躺著的墓主人遺骸骨架很大,“根據遺骸骨架推斷,這座漢墓墓主人的身高應該有1.8米。典型的‘山東大漢'!
出土文物
2000年前的銅鏡光亮如新,一擦就能照出人影據郭主任介紹,6座土坑豎穴墓,均隨葬1對陶壺(或陶罐)、少量銅錢,有的還隨葬有銅鏡、銅帶鉤等,時代為西漢中晚期至東漢早期。4座土坑豎穴磚槨墓的隨葬品均為陶壺1對、少量銅錢,個別的出土有銅鏡,時代為新莽時期前後。5座磚室墓出土器物有灰陶罐、白陶罐、銅鏡、銅錢等,時代均為東漢。2座土坑洞室墓均帶有壁龕,出土器物為瓷碗、瓷燈、瓷罐、銅錢、銅簪,時代為清代。
“此次出土的文物大約有50多件,有陶罐、陶壺、銅帶鉤、銅鏡、銅錢等,大都是比較常見的文物。”郭俊峰一邊介紹一邊讓人拿出幾件出土文物讓大家鑑賞。
王莽幣
有幾個墓均出土有一種“大泉五十”的銅錢。考古人員說,“泉”在古代有通“錢”一說,這些銅錢為該墓群建造時間提供了一個相對準確的時間段。據考證,“大泉五十”由史上著名的“外戚篡權”主人公王莽製作。幾個墓室均出土一樣規制的“大泉五十”,顯示墓葬就是建於王莽新朝時期。
這枚銅錢上面有’大泉五十‘的字樣。這說明是王莽時期流通的錢幣,根據它可以較準確地推斷墓主人下葬的時代應為新莽時期前後。”郭俊峰說,這次還出土了四面漢代銅鏡,其中一面銅鏡的直徑為12厘米,其它三面銅鏡的直徑均為7厘米左右。記者發現,鏡面最大的那面銅鏡表面布滿了銅銹,背面有博局紋,中間的銅鈕上有孔,可以穿繩懸掛。
漢代銅鏡
漢代銅鏡的鏡面仍然鋥明瓦亮,發著銀光,一擦拭應該就能照出人影!”隨著現場的一聲叫喊,大家的目光投向一面有神獸紋的小銅鏡。郭俊峰解釋說,漢代的金屬冶煉技術不如現代發達,銅器中通常含有錫和鉛,因此鏡面會呈銀白色。
被盜後墓骸
還有倆墓主遺骸頭下腳上,這說明下葬不久就被盜記者注意到,在兩座漢墓的內壁一側,各有一具仰身倒置的人體骨架,都是頭部朝下,雙腳朝上,讓人感到十分詫異。
“這兩座墓葬上面都有盜洞,但不是現代的盜洞。”據推測,這兩座墓葬應該在墓主下葬不久就被盜掘了。估計盜墓者將墓主從棺中拉了出來,搜取完墓主身上的隨葬品後,又將其從盜洞中扔進墓內,所以才出現了這種情況。
參考價值
在這些漢代墓葬中,有一座墓葬在墓底填有大量殘碎的陶片和瓦片。另一座墓葬下半部南北兩側整齊排放著大量礫石。據分析,這種葬俗可能是延續了西漢早期具有一定防盜功能的積石墓的習俗,在濟南地區漢代墓葬中比較少見。
“這個漢代墓葬群距離章丘市著名的危山漢墓大約3公里。這說明在漢代這裡應該有一個比較大的人類聚落。”這個漢代墓群的發現,對於研究漢代的殯葬習俗有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