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陵之戰,東晉時期東晉軍擊敗前秦軍南攻的一次戰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竟陵之戰
- 發生時間:381年
竟陵之戰,東晉時期東晉軍擊敗前秦軍南攻的一次戰鬥。
竟陵之戰,東晉時期東晉軍擊敗前秦軍南攻的一次戰鬥。晉太元六年(381年),前秦荊州刺史都貴命閆振、吳仲率軍2萬攻晉竟陵(今湖北天門西北)。晉桓沖命桓石虔、桓石民等率水、陸軍2萬人拒之進行阻擊。十二月,晉軍打敗前秦軍,接著...
宋孝武帝劉駿對竟陵王劉誕多聚才力之士,蓄精甲利兵,畏而忌之。遂於大明元年使其出鎮京口(今江蘇鎮江)。又嫌其離京都建康(今南京)過於逼近,故更易其為南兗州刺史,移鎮廣陵;並命心腹之臣劉誕孫前往鎮守京口,以防劉誕。至大明三年四月,孝武帝聞民間廣傳劉誕正反叛朝廷,即令掌管司法大臣上奏劉誕罪惡,請...
隨後,綠林軍乘勝攻克竟陵(湖北潛江西北部,非今竟陵街道),然後回師攻占雲杜和安陸(今湖北安陸北),擒獲王莽派來巡視的大司馬士。歷史評論 雲杜之戰是綠林軍自起義以來取得的第一次大規模戰役的勝利。從此綠林軍威名大震,附近義軍、農民紛紛來投,隊伍迅速發展到5萬餘人。《後漢書▪王常傳》:“王常,.....
這時,桓玄任命劉邁為竟陵太守。劉邁不知如何是好,準備船隻走馬赴任。劉邁閱信後驚恐萬分,以為桓玄已經知道劉裕的陰謀了。第二天一早就把事情全盤托出。桓玄大驚,封劉邁為重安侯,既而一想,劉邁不抓住周安穆,使周安穆得以逃出,於是又把劉邁給殺死。 桓玄以揚州刺史桓謙為征討大都督(參見覆舟山之戰)。桓謙等...
一方面是國家之亂,另一方是人倫之情,眼見荀崧忠孝難以兩全。在此危難之際,荀崧幼女,年僅十三歲的荀灌為救祖母之命,替父親排憂解難。王彌服罪之後,荀崧加封南中郎將,都督荊州江北諸軍事,駐節宛城。可是好事不長久,原新野王司馬歆帳下的南蠻司馬杜曾自封南中郎將、竟陵太守,一路奔襲到宛城,要荀崧投降...
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年),白起再次出兵攻打楚國,勢如破竹,攻陷楚國國都郢,燒毀其先王陵墓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向東進兵至竟陵(今湖北省潛江市東北),楚襄王在兵敗後,向東北方潰逃至陳(今河南省淮陽縣),被迫遷都於此以自保。戰爭結果 鄢郢之戰,秦國大獲全勝。此戰,秦國占領了楚國西部長江以...
晉攻宛城之戰是公元366年由東晉、桀燕國在宛城發生的一場戰鬥。晉攻宛城之戰,東晉太和元年(366年)十二月,南陽督護趙億據宛城(河南南陽)降燕,燕遣南中郎將趙盤自魯陽(今河南魯山縣)戍宛。二年夏,晉荊州刺史桓豁,竟陵太守羅崇攻宛,拔之。趙億逃走,趙盤退回魯陽。豁追獲盤於雉城。留兵戍宛而還。
邾城、石城之戰,東晉時期後趙與晉之戰。鹹康五年(339年),晉征西將軍庾亮鎮守武昌,使毛寶、樊峻守邾城(湖北黃岡西北)。八月,後趙王石虎以夔安為大都督,率兵5萬攻荊州北部邊境,以騎2萬攻邾城。攻陷邾,晉兵死6000人。趙軍進攻石城(今湖北鐘祥),被竟陵太守李陽擊退,趙軍掠漢東7000餘戶至幽、冀兩州。
三月,齊武帝以陳顯達為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雍梁南北秦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隨郡軍事、鎮北將軍,領寧蠻校尉、雍州刺史,進據舞陽城。五月,桓天生與魏南部尚書公孫邃等復攻舞陰,遭敗而逃。戰役後記 488年(永明六年)四月,桓天生又引魏軍出據隔城,齊武帝命游擊將軍曹虎督軍討伐。齊輔國將軍朱公恩途遇桓天生游...
大明四年(460年),劉子勛年五歲,封晉安王,食邑二千戶,都督南兗州、徐州之東海諸軍事、征虜將軍、南兗州刺史。大明七年(463年),改督江州、南豫州之晉熙、新蔡、郢州之西陽三郡諸軍事、前將軍、江州刺史。大明八年(464年),遷使持節、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隨二郡諸軍事、鎮軍將軍、甯...
司冀等地皆失於前燕後,前燕又進攻兗州等地,於太和元年(366年)又奪取魯郡和高平郡,甚至曾南侵至竟陵郡。面對前燕不斷的軍事行動,桓溫亦希望以北伐提高自己聲望,以圖實現自己野心,登上帝位;又因前燕慕容恪於太和二年去世,桓溫於是決意進行北伐,打算打敗前燕後回朝受取九錫,終篡奪東晉政權。戰役開始 太和...
起義軍又乘勝攻下竟陵(今湖北天門)、雲杜、安陸。當起義軍凱旋迴到綠林山時,隊伍已擴展到5萬多人。 公元22年夏,起義軍遭到疾病的襲擊,無法在山裡堅持下去,王匡、王鳳又根據形勢的變化,採取新的措施,決定走下山來,向面積廣闊的平原進軍。命令成丹帶一支起義軍西去南郡(今湖北江陵),稱“下江兵”;王匡、...
大明三年(459年),竟陵王劉誕在廣陵叛亂。宗愨上表朝廷,自請帶兵平叛,並親乘驛馬入朝,當面接受皇帝的指示。他在御前聳身跳躍達數十次,顧盼之間盡顯雄壯。劉駿大悅,讓他隨車騎大將軍沈慶之一同赴廣陵平叛。劉誕當時曾哄騙部下,稱自己的叛亂行動得到宗愨支持。而宗愨到後,策馬繞城疾馳,高呼“我是宗愨”,...
詔公卿、八座參崐議考正,竟陵王子良總其事;眾議異同不能壹者,制旨平決。是歲,書成。廷尉山陰孔稚上表,以為:“《律》文雖定,苟用失其平,則法書徒明於里,冤魂猶結於獄中。竊尋古之名流,多有法學;今之士子,莫肯為業。縱有習者,世議所輕,將恐此書永淪走吏之手矣。今若置《律》助教,...
晚明竟陵派領袖鐘惺的《夏梅說》,便是藝術的人化和物化水乳交融的一篇佳作。不選作為天之驕子的冬梅做文章,而偏去描寫夏梅,這可以說是奇怪極了。但說來一點也不怪。梅花的開放是在冬天,而賞梅者的“雅俗爭赴”也都在這一季候。冬天雖冷,可因為冬梅的“繁花粲粲”,招來了千萬遊客。從人情來說,冬梅可以說...
明代萬曆年間,竟陵(今湖北天門)文人鐘惺和譚元春開創竟陵派,擁護者為其題了一塊“楚有材”的匾額,武昌學台被他們的出眾才華所折服,題為‘惟楚有材’,隨後武昌建了一座牌樓,上面高懸著“惟楚有材”的匾額。明代文學家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州續稿》卷九七《中奉大夫廣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次年攻陷楚國的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焚毀夷陵(今湖北宜昌),向東進兵至竟陵,楚王逃離都城,避難於陳(參見鄢郢之戰)。秦國以郢都為南郡。白起受封為武安君(言能撫養軍士,戰必克,得百姓安集,故號武安)。又攻取楚國,平定巫、黔中(今四川、貴州地區)二郡(參見黔中之戰)(附註:秦昭襄王二十七年,...
出身世家大族,祖、父輩皆劉宋王朝親重,祖母是史學家范曄之姐,母親為宋文帝之女長城公主,與謝靈運同族,經歷有些類似,時與謝靈運對舉,亦稱小謝,與謝靈運並稱“大小謝”。初任豫章王太尉行參軍,後在隨王蕭子隆、竟陵王蕭子良幕下任功曹、文學等職,頗得賞識,為“竟陵八友”之一。公元495年出任宣城太守,故有...
傅玄:①“溫有傑才。”②“太尉段熲、司徒崔烈、太尉樊陵、司空張溫之徒,皆入錢上千萬下五百萬以買三公。”《後漢書》:①“溫字伯慎,少有名譽。”②“張溫等雖有功勤名譽,然皆先輸貨財而後登公位。”軼事典故 漢陰老父 漢桓帝延熹年間,張溫擔任尚書郎(一作“議郎”)。桓帝劉志駕幸竟陵,過了雲夢...
綠林軍勢如破竹,以綠林山為根據地,相繼攻下竟陵(湖北潛江西北部,非今竟陵街道)、雲杜(今京山市)、安陸等地,擁眾五萬。公元22年,由於瘟疫流行,為了保存實力,綠林軍決定分兵進擊,王常、成丹南下江陵,號稱“下江兵”,王匡、王鳳、馬武及其支黨朱鮪、張卬等北上南陽,號“新市兵”。平林(今湖北隨縣東北...
京觀,古代為炫耀武功,聚集敵屍,封土而成的高冢。【示例】南朝宋 沈約《宋書·卷七十九·竟陵王誕》:“殺城內男為京觀。”京觀:京,謂高丘也;觀,闕型也。古人殺賊,戰捷陳屍,必築京觀,以為藏屍之地。古之戰場所在有之。(張岱《夜航船》)典故 原文:丙辰,楚重至於邲,遂次于衡雍。潘黨曰:“君...
沈約,字休文,南朝文學家、史學家,“竟陵八友”之一,曾任吏部尚書、尚書僕射等官職。據《梁書·劉勰傳》記載,劉勰寫完《文心雕龍》後,很是看重自己的文章,打算讓當時的文化權威沈約評定一下。沈約當時為地位顯赫,劉勰沒有機會見他,於是背著自己的書,裝扮成賣書的商販,等候沈約從府里出來時跑到他的車前...
劉焉為西漢魯恭王劉餘之後裔,漢章帝元和(84年-87年)年間,劉餘一支徙封竟陵。劉焉年輕時在州郡任職,因為宗室身份而被授予中郎一職。延熹三年(160年),因老師祝恬(漢桓帝時司徒)去世而離職,在陽城山講學教授。後被推舉為賢良方正,被司徒府徵辟。歷任雒陽縣令、冀州刺史、南陽郡太守、宗正、太常等官。...
當他到達今湖北天門西北之古竟陵地方時,遇上了一位部落首領,叫風后,和女媧氏的姓名完全相同。原來,女媧氏風姓,人稱風后,有許多子女。她把自己的姓名賜給了她最鐘愛的傳人,逐代仿效,沿襲風后之名。進入父系氏族公社後,也未例外。竟陵風后衷心擁護黃帝,與炎黃均夙有親緣,也洞悉炎帝去向及其心態,更熟悉...
元嘉二十五年,宋文帝以彭城地當南北要衝,以武陵王劉駿為安北將軍、徐州刺史,鎮彭城。次年,以竟陵王劉誕 為後將軍、雍州刺史,鎮襄陽。因襄陽為臨魏境軍事重鎮,朝廷 “欲廣其資力,乃罷江州軍府,文武悉配雍州,湘州入台稅租雜物, 悉給襄陽”。這些措施都是為大舉北伐而做的準備工作。元嘉二十七年(450年...
王匡等串軍主動迎擊,在雲杜(今湖北京山)縣境大破莽軍,殲敵數千,並繳獲莽軍全部輜重,史稱雲杜之戰。隨後,義軍乘勝連克竟陵(今湖北潛江西北)、雲杜、安陸(今湖北安陸西北),回師綠林山時,隊伍已發展至5萬人。三年,王莽遣太師王匡(與義軍首領王匡同姓名)、將軍廉丹率兵10萬向東進攻樊崇等領導的活動...
劉簡之逃走,慌亂中逃入死馬澗,澗中塞滿了人。柳元景軍隊斬殺了劉簡之以及軍主姚叔藝、王江寶、朱明智、諸葛邈之等人,水軍主帥褚湛之、副將劉道存投降。願歸鄉里 元嘉三十年(453年)四月,劉宋世祖劉駿在新亭即皇帝位,任命柳元景為侍中,領左衛將軍,轉使持節、監雍、梁、南北秦四州、荊州之竟陵、隨二郡諸...
蕭繹在侯景未平前,曾稱臣於西魏,與西魏訂立盟約;西魏以竟陵(今湖北潛江西南),梁以安陸(今湖北安陸)為界,請同附庸,並送質子。既稱帝後便不再稱臣,宇文泰派使臣宇文仁恕到江陵聘問,梁元帝向宇文仁恕表示,梁已統一,西魏應將所占梁、益、襄陽等地歸還梁朝。宇文仁恕還告宇文泰後,宇文泰認為既已...
新堰口,位於天門市境南部,天南長渠新堰節制閘南北兩岸。地處李毛路36公里處,北距竟陵11公里,南距岳口7公里。新堰口,原名新堰湖。相傳明朝末年,牛蹄支河在此潰口,泥沙將湖淤塞成田,以後有40餘人家遷此居住,並在潰口處開設小店,後逐漸成小集鎮,名為新堰口,後簡稱“新堰”。地名簡介 新堰口1940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