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著說話:汪雲青銳評集》是汪雲青在廣州日報汽車版開設的“站著說話”欄目的2011-2012年的合輯,集中體現了作者對汽車行業諸多焦點問題,如新能源問題、自主品牌問題的獨到觀點,對行業發展中的許多問題做了辛辣的評論,觀點獨到、語言幽默、思想睿智,雲人所未雲。 《站著說話:汪雲青銳評集》適合所有關心汽車行業發展的人士閱讀,特別適合汽車行業公關、市場行銷、媒體傳播等相關從業人員閱讀。
基本介紹
- 書名:站著說話:汪雲青銳評集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頁數:174頁
- 開本:16
- 定價:29.90
- 作者:汪雲青
- 出版日期:2013年7月20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11422396
- 品牌:機械工業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名人推薦,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汪雲青,國內最專業、最有影響力的汽車記者之一,在汽車及相關公關傳播業內有廣泛的影響。 其在《廣州日報(汽車版)》開設的《站著說話》欄目歷來以嘲諷和調侃為主,這使原本只是針對行業的評論更加容易閱讀,對汽車行業並不關心的普通讀者看這本書也能產生共鳴。
作者簡介
汪雲青,筆名青主。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畢業,1998年加入《諒堡采廣州日報》,1999年開始專職報導汽車行業新聞,現任《廣州日報(汽車版)》主編。非黨員,無職稱,主流媒體裡的一個非主流,堅持寫了十年《站著說話》專欄,也沒什麼特色,就是從來沒有表揚過人。有人說,他是中國汽車行業最毒的毒舌,但本人打死也不承認,說的明明都是大實話嘛,頂多是為了達到一點譁眾取寵的目的,而稍微有點損。
圖書目錄
一 基本需求不能一限了之
於是堵車就打算收擁堵費,車多就擬收牌照費,房價高就擬征物業稅,空氣不好,還有人建議收呼吸稅。
二 “黃金十年”已逝 “白金十年”可期
不光房價,幾乎什麼都在漲,但車價卻一直在降,從給百姓帶來實惠的角度,汽車業也許是中國這十年里,產業發展最健康,民眾滿意度最高的行業之一。
三 綠色和諧公務員大獎
雄照設全按這個邏輯,因為學位緊張,生孩子前先建好幼稚園國小也是公民的基本責任;因為看病也難,所以生病前蓋所醫院,或者自家培養個醫護人員,也是病人的基本責任……
四 假如沒有“召回門”
豐田章男淚灑美國國會,可是搏不到同情,因為美國人要的不是這個。
五 ONSTAR的前途
“你們如此大力地宣傳這個東西,是因為它真的好用,還只是因為你們有這個東西?”
六 走高速 不幸福
幸不幸福,是很具體的。比如說,我認為明明應該給3塊的,你卻硬要收5塊,很顯然,那一刻我是不大會幸福的。
七 便宜並非無往而不利
未來,能不能提供更有魅力——而非更廉價的產品,成為競爭的關鍵。以是觀之,中國本土汽車品牌目前所表現出來的狀況令人擔憂。
八 停車場應該誰來建
停車設施和道路一樣,都是社會公共基礎設施,既然大家都不認為修路應該是車主自己的事,那么停車場顯然也不應該由車主自己來建。
九 領導都是品牌控
國內汽車行業櫃舟狼的領導們無疑對品牌也是重視的,而不停地創立新的品牌,大約是他們重視品牌的一種表現形式。
十 教我如何不軋它
後來,幾次在內環路上看到我們的阿SIR不辭辛勞,大熱天的,躲在警車裡用DV記錄違章軋線車輛的時候,我隱約了解了——我們公路上的有些實線不完全是牆,還是陷阱。
十一 電動車的前途
可以肯定,今年的上海車展,電動車依然會是熱點,但是非常遺憾,這些五花八門、花樣翻新的BEV,也只能一如既往地在展館裡熱鬧,成不了馬路上現實的風景。
十二 負增長不是不可能的
不管你做好了準備沒有,邁過1800萬輛大關的中國車市,已經不再可能高歌猛進,至於2000萬還是2500萬,頂在哪裡都有可能,但頂是一定存在的。
十三 無聊的遐想
原來每天開車,比坐飛機貴多了,每公里成本幾乎是飛行的2~4倍!
閥局臘漏
十四 棺材鋪發財
現在,不僅高速公路、石油公司趁錢爽,醫藥、棺材鋪——現在叫殯儀館、甚至教育,都成了暴利的行當,這讓人情何以堪。
十五 豬是怎么死的
在歐洲,上一趟公廁一般是0.5歐元,這個錢夠你在義大利的高速上跑大約7.5公里;如果以“如廁平價購買力”來計算,我們的高速公路收費標準是人家的8倍!
十六 居然不是假新聞
或許這是中石化的一項重點實驗也未可知——“兌水油”雖然沒有“水變油”那么偉大,如果搞成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那是跑不掉的……宙櫃
十七 一切鼓勵買車的政策都應退出
技術先進的真正好車,是不需要你那3000元補貼的,市場上就有不少車章墊戲型一面領著國家發的3000元補貼,一面卻在加著價銷售……
十八 發展新能源車要順應市場
目前來看,包括插電混合動力、增程型電動車在內的廣義混合動力技術,可能的確是邁向完全的電力驅動時代不可逾越的階段。
十九 人人都是文明之星
幾乎沒有誰不抱怨別人亂開車的,既然大家都對諸種不文明駕駛行為深惡痛絕,那么我們的交通應該比較文明才是啊。
二十 兩則迥異的預測
波士頓也罷、野乘白淚村也罷,他們的市場研究做錯了,無關緊要,可是,如果政策制定出了偏差,將來那么大的單,到時誰來買呢?
二十一 J.D.POWER大禮包
豪華品牌的4次免費保養加上5000元工時券,總價值也接近萬元了!這不是天上掉餡餅,而是J.D.POWER給他派的大禮包。
二十二 抱怨不能改變任何事
實際生活中,可以改變的地方還有很多。就開車這件事,我自己的體會是,禮讓一下,心情都會好很多。
二十三 吃飯等位和買車加價
世界上有兩件事是我所最不能理解的,一謂吃飯等位,二謂買車加價。
二十四 品牌崇拜
看到苦主們對達文西家居的控訴,我雖然沒有幸災樂禍,但也實在無法同情。
二十五 “深喉”不深
所謂渠道之爭是個偽問題,渠道的最終所有權屬於品牌方,誰擁有品牌,誰才真正擁有這個渠道。
二十六 SUV熱的背後
難道SUV真的就是汽車工業的趨勢和方向?除了坐姿高一點,視野好一點,提速慢一點,油耗大一點,看起來粗獷一點,開起來笨重一點,SUV比轎車到底有什麼優勢呢?
二十七 通用可以成為蘋果嗎?
在Joel Ewanick看來,雖然豐田、大眾、現代,當然還有福特,都非常強大,但是,這些巨頭只是強大的“汽車品牌”(auto brand),而不是強大的“消費者品牌”(consumer brand)。
二十八 馬爾喬內的杞人之憂
中國的公車,特別是各級領導專車,鮮見本國品牌,於國自然不是一件光榮的事,於各級領導本人,也未見得就很有面子。
二十九 傳播不只是吆喝
我的看法是,作為一個完整的傳播鏈條,廠家自己是信息源,這個源頭如果是枯竭的、靜止的,作為傳播渠道的媒體無論如何也是難以幫得上忙的。
三十 大限將至
國內汽車廠家在核心技術上的確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進步,以至於一些媒體在年底評選各種年度獎項時遇到一個麻煩,就是“年度技術”一項的入圍名單,總是湊不齊。
三十一 10年輪迴
所以,當賓士總裁蔡澈在本屆車展上宣布,氫是未來新能源幾乎唯一的選擇時,我有些恍惚,這個輪迴太快了,從通用的“自主魔力”,到賓士的F125,還不到10年。
三十二 車型過剩
一些廠家在座椅靠背上繡個圖案就算一款新車,或者換個保險槓就算是小改款。這樣的所謂新車上市,完全成了一種行銷行為,而不是真正的為了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升級。
三十三 買薩博的鬧劇該收場了
如果單純從品牌角度考慮,我覺得,薩博還真比不上悍馬,所以那些爭先恐後要收購薩博的中國車企的眼光,甚至還不如四川騰中重工。
三十四 都在談病徵 無人開藥方
汽車行業存在的這些問題,不用大佬、專家們說,大家都是知道的,相信行業自身也是清醒的,關鍵是要怎么辦,如何在發展中解決這些問題。
三十五 道德譴責不如強化制度
當我們見過太多因為扶起倒地老人而麻煩纏身的新聞之後,患上這種遇事繞道的冷漠時代病的,絕對不止這18個人,你我都是患者,只是程度可能不同而已。
三十六 一家石油公司的新聞發布會
“最賺錢央企”前四名中,三家都是石油公司。
三十七 馬路人渣自動消滅系統
酒駕、醉駕一類嚴重交通違法行為,依然存在打擊的死角。這個死角就是特權車。
三十八 雷克薩斯的國產之惑
在中國這個全世界競爭最激烈的汽車市場,只有兩個選擇:要么以國產的形式全身心投入,爭取成為市場主流,要么扮演一個旁觀者,滿足於只做一個個性化的進口小眾品牌。
三十九 配美國校車?不如雇個合格司機!
校車司機職業資格培訓和準入制度,比單純的、脫離實際的校車強制性標準,更有必要,也更加可行。
四十 2011年廣州車展觀後感
場外比場內熱鬧,論壇、沙龍、頒獎禮、飯局,最熱鬧的去處不是展館,是香格里拉。
四十一 品牌過家家
住羅馬花園,穿雅戈爾西服,戴勞斯丹頓手錶,用達文西家具,彈貝爾曼鋼琴,叫Edward LAW,一點都不洋氣,都是本土貨。在裝洋相方面,歐朗們還真有點落後了。
四十二 買車的五不原則
前幾天在報上看到一則新聞,說某女士在香港買了塊12萬的名表,結果走時慢了一個鐘,跟人不依不饒的,這就太沒范兒了,12萬的表,走時準不準還重要嗎?
四十三 誰來終結“老三樣”
實際上,“老三樣”不變的只是名字,今天的捷達早已不是當年的捷達,今天的桑塔納也已經是全新的桑塔納,炒作概念是沒有意義的,市場認的從來就不是概念。
四十四 挖礦的和煉鋼的
即將步入2012,中國車市整體低迷,消費快速升級的特徵將會延續。可以預見,很多廠家將經歷更加痛苦的一年——特別是本土品牌。
下篇
四十五 好訊息,壞訊息
四十六 路品即人品
大家常說酒品見人品,牌品見人品,在我看來,路品更見人品,喝酒打牌往往都是熟人,熟人之間難免客套謙虛,路上都是陌生人,大家就都“坦誠”相待了。
四十七 為日系車把把脈
日系此輪只是發展中的周期性低潮,沒什麼大病,頂多有點食滯腦沉,多運動,捂一捂,發發汗也就好了。不過也要重視暴露的問題,否則小恙釀成沉疴的病例也是很多的。
四十八 勞斯萊斯夢魘
套用一下慕容雪村“每個作家都會面臨韓寒困境”的說法,每個司機都難脫勞斯萊斯夢魘——實際上不止司機,騎車的,甚至走路的,都有和勞斯萊斯發生碰撞、剮蹭的可能。
四十九 吐就讓他們吐吧
實際上,克拉克森們不遠萬里跑到中國來做這一期節目,恰恰也是中國汽車工業在世界上的存在越來越強勢的一個證明。
五十 春風普度即不度
春風固然能綠江南岸,但是任你幾級春風,也吹不綠戈壁灘。本土品牌要真正為市場所接受,迎來真正的春天,還是要靠自己。
五十一 反制和反反制
如果歐盟真的採取所謂的反制措施,那么中國的反反制對歐洲汽車工業的打擊將是致命的。
五十二 315隨感
如果,一個社會,所有人的底線都是不直接傷害他人,那么就沒有誰是真正無辜的,大家都是彼此間接的施害與受害者。
五十三 林書豪致梅西的信
關於給VOLVO代言這件事,我在高興之餘,也有點擔心——鑒於之前有那么多名人代言失敗的事實。我知道,在這方面您是行家,經驗比較豐富,所以想請您指點一二。
五十四 重新認識本土品牌
我必須承認,自己也是一直戴著有色眼鏡看待本土品牌的。
五十五 混動時代來臨
很多領域的經驗是不能直接相互印證的,比如隨身碟的存儲容量可以輕易從16M發展到16G,但是水稻的畝產從1000斤增加到2000斤就很難,雜交都不行。
五十六 好車的標準
在評價什麼才是一款好車這個問題上,媒體界一直存在著兩條路線,一是以《消費者報告》為代表的消費主義路線,二是以一些所謂的專業媒體為代表的操控主義路線。
五十七 好車展的標準
從參展規模角度而言,北京車展無疑已經可以傲視全球了,但是北京車展離一個真正高水平車展的距離,大約不比北京金隅和洛杉磯湖人之間的距離更小。
五十八 怕死別上高速
車禍如此高發,原因並不是車速太快,國內很多高速平均車速都已經低得有些不像話了,真正的原因在於很多司機腦袋裡根本沒有安全這根弦!
五十九 開車睡覺
作為一種科學研究,無人駕駛系統的開發很有意義,但是真的上路,甚至真的商品化,我覺得還是算了吧——人至於懶到這個地步?
六十 慷別人之慨
放著這么多好辦法不用,卻直接給買車的人發補貼,我覺得,這有點慷別人之慨的意思。
六十一 雷瑟夫的審慎
我不認為這單純是個別品牌的經營出現了問題,而是整個行業對車市的複雜性預計不夠,該買的單,始終是要買的。
六十二 絕對的安全是不存在的
電動車的安全需要重視,但是安全都是相對的,我們不能用高於普通汽車的安全標準去要求電動車,所以,用“526”事件作為討論電動車安全的依據,不是科學的態度。
六十三 飆車應該入刑
我們希望和成都孫偉銘案成為“醉駕入刑”的起點一樣,深圳“5·26”事件能成為“飆車入刑”的起點。
六十四 工信部的國際笑話
看來,工信部的油耗原來也是廠家所供,這個“國際笑話”原來乃廠家和工信部合資自主開發。
六十五 動口?動手?
越來越多的功能被創造出來,但是,我們實際上並不真正需要。
六十六 加油,國家隊!
非常可惜,在很多消費者心目中,本土品牌的形象並沒有隨著本土品牌產品一起同步改善。
六十七 限購不如限用
北京限牌那陣子,前省長黃華華“廣東不限私車限公車”的表態贏得多么熱烈的掌聲啊。可是,私車終於還是被限了,而公車,只是被裝上了GPS。
六十八 規劃?願景?
有人和我辯論認為應該是“吹牛”,這我不能同意,後者沒有主觀上實現之的願望,我想,制定規劃的人,無論如何,主觀上還是非常希望能實現上述目標的。
六十九 扶得起 站不住
新能源車發展不發展得起來,最終取決於新能源車本身能否為市場所接受,是否較之傳統汽車更有綜合優勢,而非能享受到何種特殊的關照。
七十 自救不要總在落水後
不去研究如何避免落水,卻研究如何在落水後自救;不去小心駕駛,避免事故,卻總在事故發生後抱怨氣囊為何沒有打開……;我們捨本逐末的事情幹得太多了!
七十一 季後賽的資格
那么,誰會出局?這我無法預測,但是,我可以替市場——這個真正的最後裁決者,宣布一下季後賽入圍者的必要條件……
七十二 上帝很累
可是,現實中,我總恍惚覺得也是有上帝的——別YY,不是你,還真把消費者當上帝啊?是“有關部門”。
七十三 汽車業出不了京東
這一系列服務,無法在網路上虛擬實現。你可以在網上下單讓別人給你送一本書來,但如果你想理個髮,電商沒辦法給你快遞個髮型師上門。
七十四 辯證法
辯證法很有意思,上述幾例,也告訴我們,起初的決策往往會辯證成最終的拍腦袋,而當初對所有質疑者說“你們都不懂品牌”的,也辯證成原來不懂品牌的恰恰是他自己。
七十五 你會開車嗎
在我看來,會開車,起碼得有兩層:一是駕駛技術,二是交通意識。
七十六 各種“自主”
“自主品牌”叫法的泛濫,是商業領域泛政治化的一種體現。一些人把商業玩成了政治,把生意搞成了政績。
七十七 謝主隆恩
如果只是下調收費標準,那么大家就會明白原來以前收多了錢,不僅不會感恩,還會心生埋怨;而黃金周免費,則是一種賞賜,你看,又給你們派糖了,還不趕快謝主隆恩!
七十八 誰在裸奔
好幾次,在內環以及東風路上堵得動彈不得,抬頭看見顯示牌上卻是一路暢通的和諧的綠色,煩躁的心情不禁大慰——就像看了新聞聯播一樣。
七十九 汽車公害
想起我開了這么多年的車,造了這么大的孽,欠了社會這么多應繳而沒有繳的各種費用,尤其是,今天一早又沒有忍住,開了這么個公害來上班,不禁深不自安,惶愧不已。
八十 銷量是市場深耕的結果
同樣,也不能因為德國車在中國賣得好,就說明中國消費者成熟了,僅僅一年前還是日本車更暢銷呢,集體補鈣也不能這么快啊。
八十一 2020快點來吧
13%或者15%,估計按專家的本意,只不過泛泛地表示增速會很快,市場還有潛力,像我前面那樣較真地據此算出一個結果來,在態度上是不科學的。
八十二 中國式辦證
仔細反省之後,沒有發現自己哪裡得罪過組委會的老爺們,也一貫安分守己、遵紀守法,是個大大的良民,想不通組委會有什麼連B證都不發給我的理由……
八十三 生意經
十年了,廣州車展組委會也終於越來越會做生意了。
八十四 車展十感
中國車市,這一輪看大眾,下一輪看福特,最後,還是看豐田。
八十五 羅生門
到底是撞卡車,還是撞護欄?這事至於弄錯么?無論是撞什麼,如果是100公里以上的時速,而車還能像新聞照片中那么完好,我只能說,那真是神車。
八十六 一道閱讀理解題
壓力開始有些大了。“奧迪快背”如果是一道100分的閱讀理解題,我想,我大約是及不了格了。
八十七 我找李教授
塑化劑能有什麼危害?我就是個很好的證明嘛——我喝了那么多茅台五糧液,這不好好的嗎?我今年58了,女朋友還誇我身體棒呢。
於是堵車就打算收擁堵費,車多就擬收牌照費,房價高就擬征物業稅,空氣不好,還有人建議收呼吸稅。
二 “黃金十年”已逝 “白金十年”可期
不光房價,幾乎什麼都在漲,但車價卻一直在降,從給百姓帶來實惠的角度,汽車業也許是中國這十年里,產業發展最健康,民眾滿意度最高的行業之一。
三 綠色和諧公務員大獎
雄照設全按這個邏輯,因為學位緊張,生孩子前先建好幼稚園國小也是公民的基本責任;因為看病也難,所以生病前蓋所醫院,或者自家培養個醫護人員,也是病人的基本責任……
四 假如沒有“召回門”
豐田章男淚灑美國國會,可是搏不到同情,因為美國人要的不是這個。
五 ONSTAR的前途
“你們如此大力地宣傳這個東西,是因為它真的好用,還只是因為你們有這個東西?”
六 走高速 不幸福
幸不幸福,是很具體的。比如說,我認為明明應該給3塊的,你卻硬要收5塊,很顯然,那一刻我是不大會幸福的。
七 便宜並非無往而不利
未來,能不能提供更有魅力——而非更廉價的產品,成為競爭的關鍵。以是觀之,中國本土汽車品牌目前所表現出來的狀況令人擔憂。
八 停車場應該誰來建
停車設施和道路一樣,都是社會公共基礎設施,既然大家都不認為修路應該是車主自己的事,那么停車場顯然也不應該由車主自己來建。
九 領導都是品牌控
國內汽車行業櫃舟狼的領導們無疑對品牌也是重視的,而不停地創立新的品牌,大約是他們重視品牌的一種表現形式。
十 教我如何不軋它
後來,幾次在內環路上看到我們的阿SIR不辭辛勞,大熱天的,躲在警車裡用DV記錄違章軋線車輛的時候,我隱約了解了——我們公路上的有些實線不完全是牆,還是陷阱。
十一 電動車的前途
可以肯定,今年的上海車展,電動車依然會是熱點,但是非常遺憾,這些五花八門、花樣翻新的BEV,也只能一如既往地在展館裡熱鬧,成不了馬路上現實的風景。
十二 負增長不是不可能的
不管你做好了準備沒有,邁過1800萬輛大關的中國車市,已經不再可能高歌猛進,至於2000萬還是2500萬,頂在哪裡都有可能,但頂是一定存在的。
十三 無聊的遐想
原來每天開車,比坐飛機貴多了,每公里成本幾乎是飛行的2~4倍!
閥局臘漏
十四 棺材鋪發財
現在,不僅高速公路、石油公司趁錢爽,醫藥、棺材鋪——現在叫殯儀館、甚至教育,都成了暴利的行當,這讓人情何以堪。
十五 豬是怎么死的
在歐洲,上一趟公廁一般是0.5歐元,這個錢夠你在義大利的高速上跑大約7.5公里;如果以“如廁平價購買力”來計算,我們的高速公路收費標準是人家的8倍!
十六 居然不是假新聞
或許這是中石化的一項重點實驗也未可知——“兌水油”雖然沒有“水變油”那么偉大,如果搞成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那是跑不掉的……宙櫃
十七 一切鼓勵買車的政策都應退出
技術先進的真正好車,是不需要你那3000元補貼的,市場上就有不少車章墊戲型一面領著國家發的3000元補貼,一面卻在加著價銷售……
十八 發展新能源車要順應市場
目前來看,包括插電混合動力、增程型電動車在內的廣義混合動力技術,可能的確是邁向完全的電力驅動時代不可逾越的階段。
十九 人人都是文明之星
幾乎沒有誰不抱怨別人亂開車的,既然大家都對諸種不文明駕駛行為深惡痛絕,那么我們的交通應該比較文明才是啊。
二十 兩則迥異的預測
波士頓也罷、野乘白淚村也罷,他們的市場研究做錯了,無關緊要,可是,如果政策制定出了偏差,將來那么大的單,到時誰來買呢?
二十一 J.D.POWER大禮包
豪華品牌的4次免費保養加上5000元工時券,總價值也接近萬元了!這不是天上掉餡餅,而是J.D.POWER給他派的大禮包。
二十二 抱怨不能改變任何事
實際生活中,可以改變的地方還有很多。就開車這件事,我自己的體會是,禮讓一下,心情都會好很多。
二十三 吃飯等位和買車加價
世界上有兩件事是我所最不能理解的,一謂吃飯等位,二謂買車加價。
二十四 品牌崇拜
看到苦主們對達文西家居的控訴,我雖然沒有幸災樂禍,但也實在無法同情。
二十五 “深喉”不深
所謂渠道之爭是個偽問題,渠道的最終所有權屬於品牌方,誰擁有品牌,誰才真正擁有這個渠道。
二十六 SUV熱的背後
難道SUV真的就是汽車工業的趨勢和方向?除了坐姿高一點,視野好一點,提速慢一點,油耗大一點,看起來粗獷一點,開起來笨重一點,SUV比轎車到底有什麼優勢呢?
二十七 通用可以成為蘋果嗎?
在Joel Ewanick看來,雖然豐田、大眾、現代,當然還有福特,都非常強大,但是,這些巨頭只是強大的“汽車品牌”(auto brand),而不是強大的“消費者品牌”(consumer brand)。
二十八 馬爾喬內的杞人之憂
中國的公車,特別是各級領導專車,鮮見本國品牌,於國自然不是一件光榮的事,於各級領導本人,也未見得就很有面子。
二十九 傳播不只是吆喝
我的看法是,作為一個完整的傳播鏈條,廠家自己是信息源,這個源頭如果是枯竭的、靜止的,作為傳播渠道的媒體無論如何也是難以幫得上忙的。
三十 大限將至
國內汽車廠家在核心技術上的確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進步,以至於一些媒體在年底評選各種年度獎項時遇到一個麻煩,就是“年度技術”一項的入圍名單,總是湊不齊。
三十一 10年輪迴
所以,當賓士總裁蔡澈在本屆車展上宣布,氫是未來新能源幾乎唯一的選擇時,我有些恍惚,這個輪迴太快了,從通用的“自主魔力”,到賓士的F125,還不到10年。
三十二 車型過剩
一些廠家在座椅靠背上繡個圖案就算一款新車,或者換個保險槓就算是小改款。這樣的所謂新車上市,完全成了一種行銷行為,而不是真正的為了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升級。
三十三 買薩博的鬧劇該收場了
如果單純從品牌角度考慮,我覺得,薩博還真比不上悍馬,所以那些爭先恐後要收購薩博的中國車企的眼光,甚至還不如四川騰中重工。
三十四 都在談病徵 無人開藥方
汽車行業存在的這些問題,不用大佬、專家們說,大家都是知道的,相信行業自身也是清醒的,關鍵是要怎么辦,如何在發展中解決這些問題。
三十五 道德譴責不如強化制度
當我們見過太多因為扶起倒地老人而麻煩纏身的新聞之後,患上這種遇事繞道的冷漠時代病的,絕對不止這18個人,你我都是患者,只是程度可能不同而已。
三十六 一家石油公司的新聞發布會
“最賺錢央企”前四名中,三家都是石油公司。
三十七 馬路人渣自動消滅系統
酒駕、醉駕一類嚴重交通違法行為,依然存在打擊的死角。這個死角就是特權車。
三十八 雷克薩斯的國產之惑
在中國這個全世界競爭最激烈的汽車市場,只有兩個選擇:要么以國產的形式全身心投入,爭取成為市場主流,要么扮演一個旁觀者,滿足於只做一個個性化的進口小眾品牌。
三十九 配美國校車?不如雇個合格司機!
校車司機職業資格培訓和準入制度,比單純的、脫離實際的校車強制性標準,更有必要,也更加可行。
四十 2011年廣州車展觀後感
場外比場內熱鬧,論壇、沙龍、頒獎禮、飯局,最熱鬧的去處不是展館,是香格里拉。
四十一 品牌過家家
住羅馬花園,穿雅戈爾西服,戴勞斯丹頓手錶,用達文西家具,彈貝爾曼鋼琴,叫Edward LAW,一點都不洋氣,都是本土貨。在裝洋相方面,歐朗們還真有點落後了。
四十二 買車的五不原則
前幾天在報上看到一則新聞,說某女士在香港買了塊12萬的名表,結果走時慢了一個鐘,跟人不依不饒的,這就太沒范兒了,12萬的表,走時準不準還重要嗎?
四十三 誰來終結“老三樣”
實際上,“老三樣”不變的只是名字,今天的捷達早已不是當年的捷達,今天的桑塔納也已經是全新的桑塔納,炒作概念是沒有意義的,市場認的從來就不是概念。
四十四 挖礦的和煉鋼的
即將步入2012,中國車市整體低迷,消費快速升級的特徵將會延續。可以預見,很多廠家將經歷更加痛苦的一年——特別是本土品牌。
下篇
四十五 好訊息,壞訊息
四十六 路品即人品
大家常說酒品見人品,牌品見人品,在我看來,路品更見人品,喝酒打牌往往都是熟人,熟人之間難免客套謙虛,路上都是陌生人,大家就都“坦誠”相待了。
四十七 為日系車把把脈
日系此輪只是發展中的周期性低潮,沒什麼大病,頂多有點食滯腦沉,多運動,捂一捂,發發汗也就好了。不過也要重視暴露的問題,否則小恙釀成沉疴的病例也是很多的。
四十八 勞斯萊斯夢魘
套用一下慕容雪村“每個作家都會面臨韓寒困境”的說法,每個司機都難脫勞斯萊斯夢魘——實際上不止司機,騎車的,甚至走路的,都有和勞斯萊斯發生碰撞、剮蹭的可能。
四十九 吐就讓他們吐吧
實際上,克拉克森們不遠萬里跑到中國來做這一期節目,恰恰也是中國汽車工業在世界上的存在越來越強勢的一個證明。
五十 春風普度即不度
春風固然能綠江南岸,但是任你幾級春風,也吹不綠戈壁灘。本土品牌要真正為市場所接受,迎來真正的春天,還是要靠自己。
五十一 反制和反反制
如果歐盟真的採取所謂的反制措施,那么中國的反反制對歐洲汽車工業的打擊將是致命的。
五十二 315隨感
如果,一個社會,所有人的底線都是不直接傷害他人,那么就沒有誰是真正無辜的,大家都是彼此間接的施害與受害者。
五十三 林書豪致梅西的信
關於給VOLVO代言這件事,我在高興之餘,也有點擔心——鑒於之前有那么多名人代言失敗的事實。我知道,在這方面您是行家,經驗比較豐富,所以想請您指點一二。
五十四 重新認識本土品牌
我必須承認,自己也是一直戴著有色眼鏡看待本土品牌的。
五十五 混動時代來臨
很多領域的經驗是不能直接相互印證的,比如隨身碟的存儲容量可以輕易從16M發展到16G,但是水稻的畝產從1000斤增加到2000斤就很難,雜交都不行。
五十六 好車的標準
在評價什麼才是一款好車這個問題上,媒體界一直存在著兩條路線,一是以《消費者報告》為代表的消費主義路線,二是以一些所謂的專業媒體為代表的操控主義路線。
五十七 好車展的標準
從參展規模角度而言,北京車展無疑已經可以傲視全球了,但是北京車展離一個真正高水平車展的距離,大約不比北京金隅和洛杉磯湖人之間的距離更小。
五十八 怕死別上高速
車禍如此高發,原因並不是車速太快,國內很多高速平均車速都已經低得有些不像話了,真正的原因在於很多司機腦袋裡根本沒有安全這根弦!
五十九 開車睡覺
作為一種科學研究,無人駕駛系統的開發很有意義,但是真的上路,甚至真的商品化,我覺得還是算了吧——人至於懶到這個地步?
六十 慷別人之慨
放著這么多好辦法不用,卻直接給買車的人發補貼,我覺得,這有點慷別人之慨的意思。
六十一 雷瑟夫的審慎
我不認為這單純是個別品牌的經營出現了問題,而是整個行業對車市的複雜性預計不夠,該買的單,始終是要買的。
六十二 絕對的安全是不存在的
電動車的安全需要重視,但是安全都是相對的,我們不能用高於普通汽車的安全標準去要求電動車,所以,用“526”事件作為討論電動車安全的依據,不是科學的態度。
六十三 飆車應該入刑
我們希望和成都孫偉銘案成為“醉駕入刑”的起點一樣,深圳“5·26”事件能成為“飆車入刑”的起點。
六十四 工信部的國際笑話
看來,工信部的油耗原來也是廠家所供,這個“國際笑話”原來乃廠家和工信部合資自主開發。
六十五 動口?動手?
越來越多的功能被創造出來,但是,我們實際上並不真正需要。
六十六 加油,國家隊!
非常可惜,在很多消費者心目中,本土品牌的形象並沒有隨著本土品牌產品一起同步改善。
六十七 限購不如限用
北京限牌那陣子,前省長黃華華“廣東不限私車限公車”的表態贏得多么熱烈的掌聲啊。可是,私車終於還是被限了,而公車,只是被裝上了GPS。
六十八 規劃?願景?
有人和我辯論認為應該是“吹牛”,這我不能同意,後者沒有主觀上實現之的願望,我想,制定規劃的人,無論如何,主觀上還是非常希望能實現上述目標的。
六十九 扶得起 站不住
新能源車發展不發展得起來,最終取決於新能源車本身能否為市場所接受,是否較之傳統汽車更有綜合優勢,而非能享受到何種特殊的關照。
七十 自救不要總在落水後
不去研究如何避免落水,卻研究如何在落水後自救;不去小心駕駛,避免事故,卻總在事故發生後抱怨氣囊為何沒有打開……;我們捨本逐末的事情幹得太多了!
七十一 季後賽的資格
那么,誰會出局?這我無法預測,但是,我可以替市場——這個真正的最後裁決者,宣布一下季後賽入圍者的必要條件……
七十二 上帝很累
可是,現實中,我總恍惚覺得也是有上帝的——別YY,不是你,還真把消費者當上帝啊?是“有關部門”。
七十三 汽車業出不了京東
這一系列服務,無法在網路上虛擬實現。你可以在網上下單讓別人給你送一本書來,但如果你想理個髮,電商沒辦法給你快遞個髮型師上門。
七十四 辯證法
辯證法很有意思,上述幾例,也告訴我們,起初的決策往往會辯證成最終的拍腦袋,而當初對所有質疑者說“你們都不懂品牌”的,也辯證成原來不懂品牌的恰恰是他自己。
七十五 你會開車嗎
在我看來,會開車,起碼得有兩層:一是駕駛技術,二是交通意識。
七十六 各種“自主”
“自主品牌”叫法的泛濫,是商業領域泛政治化的一種體現。一些人把商業玩成了政治,把生意搞成了政績。
七十七 謝主隆恩
如果只是下調收費標準,那么大家就會明白原來以前收多了錢,不僅不會感恩,還會心生埋怨;而黃金周免費,則是一種賞賜,你看,又給你們派糖了,還不趕快謝主隆恩!
七十八 誰在裸奔
好幾次,在內環以及東風路上堵得動彈不得,抬頭看見顯示牌上卻是一路暢通的和諧的綠色,煩躁的心情不禁大慰——就像看了新聞聯播一樣。
七十九 汽車公害
想起我開了這么多年的車,造了這么大的孽,欠了社會這么多應繳而沒有繳的各種費用,尤其是,今天一早又沒有忍住,開了這么個公害來上班,不禁深不自安,惶愧不已。
八十 銷量是市場深耕的結果
同樣,也不能因為德國車在中國賣得好,就說明中國消費者成熟了,僅僅一年前還是日本車更暢銷呢,集體補鈣也不能這么快啊。
八十一 2020快點來吧
13%或者15%,估計按專家的本意,只不過泛泛地表示增速會很快,市場還有潛力,像我前面那樣較真地據此算出一個結果來,在態度上是不科學的。
八十二 中國式辦證
仔細反省之後,沒有發現自己哪裡得罪過組委會的老爺們,也一貫安分守己、遵紀守法,是個大大的良民,想不通組委會有什麼連B證都不發給我的理由……
八十三 生意經
十年了,廣州車展組委會也終於越來越會做生意了。
八十四 車展十感
中國車市,這一輪看大眾,下一輪看福特,最後,還是看豐田。
八十五 羅生門
到底是撞卡車,還是撞護欄?這事至於弄錯么?無論是撞什麼,如果是100公里以上的時速,而車還能像新聞照片中那么完好,我只能說,那真是神車。
八十六 一道閱讀理解題
壓力開始有些大了。“奧迪快背”如果是一道100分的閱讀理解題,我想,我大約是及不了格了。
八十七 我找李教授
塑化劑能有什麼危害?我就是個很好的證明嘛——我喝了那么多茅台五糧液,這不好好的嗎?我今年58了,女朋友還誇我身體棒呢。
序言
“站著說話”這個專欄,自2003年正式開闢以來,剛好十年了,每周一期,累計下來,數量居然也非常可觀。很多同行、同事都屢屢建議我結集出版,我總是一笑置之,因為內心實在懷疑這些行業性的評論,是否真有合起來出一本書的必要。
首先,這些評論都是因相關新聞而發,離開了具體的新聞背景,還有多少價值呢?
其次,這些評論都和汽車行業有關,是我開在廣州日報汽車周刊上的專欄,業內人士看一看,或許還有些共鳴,離開了行業背景,這些短小的評論,還有什麼價值呢?
再次,書,於我而言,一直是神聖的,像我這樣,雖然也以文字為生,但是,寫書,卻一直不敢。書當然人人可寫,但是,寫出來,於讀者如果沒有絲毫價值,這樣的書,出它幹嘛?
所以,《站著說話》這個專欄雖然一直頗受讀者喜愛,我卻一直沒有將這些評論集成一本書的想法。
後來,勸的人多了,我不免想,難道我的這些行業評論,時過境遷,竟然還真的有些價值?於是在網上搜尋了一下自己過去寫的這些評論,自己重讀了一下,讀起來居然也還不是一點味道沒有,有些似乎也還超出了行業批評的範疇,我假設自己是一個對汽車行業漠不關心的人,似乎也還讀得進去;後來聽說,行業很多同仁、報社很多同事、廠家一些領導都養成了每個星期一看“站著說話”的習慣,某合資廠家日方老總甚至還要求手下為他翻譯每周的《站著說話》……,而大家愛看這個專欄的原因,並非完全都是出於對這個行業的關心,很多人只是覺得我寫得比較有趣。
既然如此,我想,就結個集,出本書大概也不是不可以吧。出一本書的虛榮畢竟也還是有的,我居然也開始整理起我的這些評論的稿子來了。
這頗不容易。因為原本沒有這種計畫,所以很少保留原稿,特別是2010年以前寫的那些。2011年開始,因為有部落格,這些言論發表後都會轉載到部落格上去,所以不用蒐集,整理起來容易得多。那就先從容易的開始,於是就有了這本《站著說話2011-2012年合集》。之前的,我打算慢慢整理,將來再出一本《站著說話十年選集》。
需要說明一下的是,我的專欄命名為“站著說話”,並不像很多人揣摩的那樣,有什麼高深的含義,很簡單,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意思,因為批評別人總是容易的,而這個專欄,也只負責批評,並不負責提供建設性的意見。所以,這本集子,我就姑且給它起個名字,叫“短長集”。
最後還要補充說明一下的是,這些小評論,都有一定的新聞或事件背景,好在我從來不會故作高深,說的都是些平白淺顯的話,所以,即使不了解這些背景,大約也應該知道我在說什麼。於是,我就沒有把這些背景也附在每一則評論的後面——最初,是有這樣想法的,可是,稍微估摸了一下,工作量對我來說太大了。讀者朋友,如果實在感興趣,勞煩百度一下,也很方便,而我,就樂得偷個懶了。
不過,我還是不憚其煩地把每篇言論的發表時間都附在了文後,很多時候,話之所以還有意義,就在於它是什麼時候說的。所以,我也希望讀者朋友們能稍微留意一下我說這些話的時間。
2012年12月
首先,這些評論都是因相關新聞而發,離開了具體的新聞背景,還有多少價值呢?
其次,這些評論都和汽車行業有關,是我開在廣州日報汽車周刊上的專欄,業內人士看一看,或許還有些共鳴,離開了行業背景,這些短小的評論,還有什麼價值呢?
再次,書,於我而言,一直是神聖的,像我這樣,雖然也以文字為生,但是,寫書,卻一直不敢。書當然人人可寫,但是,寫出來,於讀者如果沒有絲毫價值,這樣的書,出它幹嘛?
所以,《站著說話》這個專欄雖然一直頗受讀者喜愛,我卻一直沒有將這些評論集成一本書的想法。
後來,勸的人多了,我不免想,難道我的這些行業評論,時過境遷,竟然還真的有些價值?於是在網上搜尋了一下自己過去寫的這些評論,自己重讀了一下,讀起來居然也還不是一點味道沒有,有些似乎也還超出了行業批評的範疇,我假設自己是一個對汽車行業漠不關心的人,似乎也還讀得進去;後來聽說,行業很多同仁、報社很多同事、廠家一些領導都養成了每個星期一看“站著說話”的習慣,某合資廠家日方老總甚至還要求手下為他翻譯每周的《站著說話》……,而大家愛看這個專欄的原因,並非完全都是出於對這個行業的關心,很多人只是覺得我寫得比較有趣。
既然如此,我想,就結個集,出本書大概也不是不可以吧。出一本書的虛榮畢竟也還是有的,我居然也開始整理起我的這些評論的稿子來了。
這頗不容易。因為原本沒有這種計畫,所以很少保留原稿,特別是2010年以前寫的那些。2011年開始,因為有部落格,這些言論發表後都會轉載到部落格上去,所以不用蒐集,整理起來容易得多。那就先從容易的開始,於是就有了這本《站著說話2011-2012年合集》。之前的,我打算慢慢整理,將來再出一本《站著說話十年選集》。
需要說明一下的是,我的專欄命名為“站著說話”,並不像很多人揣摩的那樣,有什麼高深的含義,很簡單,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意思,因為批評別人總是容易的,而這個專欄,也只負責批評,並不負責提供建設性的意見。所以,這本集子,我就姑且給它起個名字,叫“短長集”。
最後還要補充說明一下的是,這些小評論,都有一定的新聞或事件背景,好在我從來不會故作高深,說的都是些平白淺顯的話,所以,即使不了解這些背景,大約也應該知道我在說什麼。於是,我就沒有把這些背景也附在每一則評論的後面——最初,是有這樣想法的,可是,稍微估摸了一下,工作量對我來說太大了。讀者朋友,如果實在感興趣,勞煩百度一下,也很方便,而我,就樂得偷個懶了。
不過,我還是不憚其煩地把每篇言論的發表時間都附在了文後,很多時候,話之所以還有意義,就在於它是什麼時候說的。所以,我也希望讀者朋友們能稍微留意一下我說這些話的時間。
2012年12月
名人推薦
這本書,不要送,要真金購買。讓有主見的記者“站著說話”,“站著,也能把錢掙了!”
——李潮,資深媒體人,駕尚製片人
“諾貝爾汽車評論獎委員會”經過討論,計畫給本書頒發年度最少廢話獎!
——李穎,資深媒體人
這年頭,大部分書都是歌功頌德的,你可是敢直言講真話的,期待。
——唐燕,大洋網汽車旅遊部總監
別名:毒舌集。模仿有風險,拷貝需慎重。
——沈萬松,上海大眾華商區前崽經理
——李潮,資深媒體人,駕尚製片人
“諾貝爾汽車評論獎委員會”經過討論,計畫給本書頒發年度最少廢話獎!
——李穎,資深媒體人
這年頭,大部分書都是歌功頌德的,你可是敢直言講真話的,期待。
——唐燕,大洋網汽車旅遊部總監
別名:毒舌集。模仿有風險,拷貝需慎重。
——沈萬松,上海大眾華商區前崽經理
序言
“站著說話”這個專欄,自2003年正式開闢以來,剛好十年了,每周一期,累計下來,數量居然也非常可觀。很多同行、同事都屢屢建議我結集出版,我總是一笑置之,因為內心實在懷疑這些行業性的評論,是否真有合起來出一本書的必要。
首先,這些評論都是因相關新聞而發,離開了具體的新聞背景,還有多少價值呢?
其次,這些評論都和汽車行業有關,是我開在廣州日報汽車周刊上的專欄,業內人士看一看,或許還有些共鳴,離開了行業背景,這些短小的評論,還有什麼價值呢?
再次,書,於我而言,一直是神聖的,像我這樣,雖然也以文字為生,但是,寫書,卻一直不敢。書當然人人可寫,但是,寫出來,於讀者如果沒有絲毫價值,這樣的書,出它幹嘛?
所以,《站著說話》這個專欄雖然一直頗受讀者喜愛,我卻一直沒有將這些評論集成一本書的想法。
後來,勸的人多了,我不免想,難道我的這些行業評論,時過境遷,竟然還真的有些價值?於是在網上搜尋了一下自己過去寫的這些評論,自己重讀了一下,讀起來居然也還不是一點味道沒有,有些似乎也還超出了行業批評的範疇,我假設自己是一個對汽車行業漠不關心的人,似乎也還讀得進去;後來聽說,行業很多同仁、報社很多同事、廠家一些領導都養成了每個星期一看“站著說話”的習慣,某合資廠家日方老總甚至還要求手下為他翻譯每周的《站著說話》……,而大家愛看這個專欄的原因,並非完全都是出於對這個行業的關心,很多人只是覺得我寫得比較有趣。
既然如此,我想,就結個集,出本書大概也不是不可以吧。出一本書的虛榮畢竟也還是有的,我居然也開始整理起我的這些評論的稿子來了。
這頗不容易。因為原本沒有這種計畫,所以很少保留原稿,特別是2010年以前寫的那些。2011年開始,因為有部落格,這些言論發表後都會轉載到部落格上去,所以不用蒐集,整理起來容易得多。那就先從容易的開始,於是就有了這本《站著說話2011-2012年合集》。之前的,我打算慢慢整理,將來再出一本《站著說話十年選集》。
需要說明一下的是,我的專欄命名為“站著說話”,並不像很多人揣摩的那樣,有什麼高深的含義,很簡單,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意思,因為批評別人總是容易的,而這個專欄,也只負責批評,並不負責提供建設性的意見。所以,這本集子,我就姑且給它起個名字,叫“短長集”。
最後還要補充說明一下的是,這些小評論,都有一定的新聞或事件背景,好在我從來不會故作高深,說的都是些平白淺顯的話,所以,即使不了解這些背景,大約也應該知道我在說什麼。於是,我就沒有把這些背景也附在每一則評論的後面——最初,是有這樣想法的,可是,稍微估摸了一下,工作量對我來說太大了。讀者朋友,如果實在感興趣,勞煩百度一下,也很方便,而我,就樂得偷個懶了。
不過,我還是不憚其煩地把每篇言論的發表時間都附在了文後,很多時候,話之所以還有意義,就在於它是什麼時候說的。所以,我也希望讀者朋友們能稍微留意一下我說這些話的時間。
2012年12月
首先,這些評論都是因相關新聞而發,離開了具體的新聞背景,還有多少價值呢?
其次,這些評論都和汽車行業有關,是我開在廣州日報汽車周刊上的專欄,業內人士看一看,或許還有些共鳴,離開了行業背景,這些短小的評論,還有什麼價值呢?
再次,書,於我而言,一直是神聖的,像我這樣,雖然也以文字為生,但是,寫書,卻一直不敢。書當然人人可寫,但是,寫出來,於讀者如果沒有絲毫價值,這樣的書,出它幹嘛?
所以,《站著說話》這個專欄雖然一直頗受讀者喜愛,我卻一直沒有將這些評論集成一本書的想法。
後來,勸的人多了,我不免想,難道我的這些行業評論,時過境遷,竟然還真的有些價值?於是在網上搜尋了一下自己過去寫的這些評論,自己重讀了一下,讀起來居然也還不是一點味道沒有,有些似乎也還超出了行業批評的範疇,我假設自己是一個對汽車行業漠不關心的人,似乎也還讀得進去;後來聽說,行業很多同仁、報社很多同事、廠家一些領導都養成了每個星期一看“站著說話”的習慣,某合資廠家日方老總甚至還要求手下為他翻譯每周的《站著說話》……,而大家愛看這個專欄的原因,並非完全都是出於對這個行業的關心,很多人只是覺得我寫得比較有趣。
既然如此,我想,就結個集,出本書大概也不是不可以吧。出一本書的虛榮畢竟也還是有的,我居然也開始整理起我的這些評論的稿子來了。
這頗不容易。因為原本沒有這種計畫,所以很少保留原稿,特別是2010年以前寫的那些。2011年開始,因為有部落格,這些言論發表後都會轉載到部落格上去,所以不用蒐集,整理起來容易得多。那就先從容易的開始,於是就有了這本《站著說話2011-2012年合集》。之前的,我打算慢慢整理,將來再出一本《站著說話十年選集》。
需要說明一下的是,我的專欄命名為“站著說話”,並不像很多人揣摩的那樣,有什麼高深的含義,很簡單,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意思,因為批評別人總是容易的,而這個專欄,也只負責批評,並不負責提供建設性的意見。所以,這本集子,我就姑且給它起個名字,叫“短長集”。
最後還要補充說明一下的是,這些小評論,都有一定的新聞或事件背景,好在我從來不會故作高深,說的都是些平白淺顯的話,所以,即使不了解這些背景,大約也應該知道我在說什麼。於是,我就沒有把這些背景也附在每一則評論的後面——最初,是有這樣想法的,可是,稍微估摸了一下,工作量對我來說太大了。讀者朋友,如果實在感興趣,勞煩百度一下,也很方便,而我,就樂得偷個懶了。
不過,我還是不憚其煩地把每篇言論的發表時間都附在了文後,很多時候,話之所以還有意義,就在於它是什麼時候說的。所以,我也希望讀者朋友們能稍微留意一下我說這些話的時間。
2012年12月
名人推薦
這本書,不要送,要真金購買。讓有主見的記者“站著說話”,“站著,也能把錢掙了!”
——李潮,資深媒體人,駕尚製片人
“諾貝爾汽車評論獎委員會”經過討論,計畫給本書頒發年度最少廢話獎!
——李穎,資深媒體人
這年頭,大部分書都是歌功頌德的,你可是敢直言講真話的,期待。
——唐燕,大洋網汽車旅遊部總監
別名:毒舌集。模仿有風險,拷貝需慎重。
——沈萬松,上海大眾華商區前崽經理
——李潮,資深媒體人,駕尚製片人
“諾貝爾汽車評論獎委員會”經過討論,計畫給本書頒發年度最少廢話獎!
——李穎,資深媒體人
這年頭,大部分書都是歌功頌德的,你可是敢直言講真話的,期待。
——唐燕,大洋網汽車旅遊部總監
別名:毒舌集。模仿有風險,拷貝需慎重。
——沈萬松,上海大眾華商區前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