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沿革,立石由來,鄉鎮概況,自然條件,經濟情況,社會事業,科教文體,衛生防疫,人口與計畫生育,安全工作,社會事務,基礎設施,古鎮風光,旅遊資源概況,“川南第一湖”,其他旅遊景觀,川劇的發源地,旅遊業發達,
概況
立石鎮位於瀘縣東部,與重慶市永川區接壤。轄1個社區、10個行政村。307省道過境。龍溪河從東北向西流經鎮境。
代碼510521115:~002玉龍社區 ~225下灣村 ~226三溪村 ~227柏楊村 ~228普照村 ~229玉龍村 ~230中咀村 ~231水鴨池村 ~232艾大橋村 ~233漁塘村 ~234天堂村
沿革
1934年設立石鎮,1935年改鄉,1958年改立石公社,1984年建鎮。位於瀘縣東北部,距縣城79千米。1997年,面積13.5平方千米,人口9.9萬,轄水進、魚塘、羅天、趙坪、天堂、高山、橫橋、共和、道場咀、水鴨池、江灣、燈桿坡、中咀、方家場、占坎、下灣、新房、華前、割草灣、三溪、李灘、染坊、金銀、石灣24個行政村和立石街居委會。 2004年,面積72平方千米,轄24個農業村、1個街村、1個社區,總人口40064人。
立石由來
立石地處瀘州到
永川的正中位置,源於唐宋時期古驛道上的驛站。古時,不管人們從瀘州來還是從永川來,基本上都是在立石 歇腳,早晨出發的話,剛好在立石吃午飯。加上這裡有二郎井水常年流淌,馬兒就可以在這裡飲水,所以,這裡就逐漸熱鬧起來。有一天,天仙太乙真人身披霞衣,騎著一頭騾子來到這裡品嘗泉水,看見四旁沒有栓騾子的樁子,就信手把自己錘鍊的一指條形法器插在驛道旁邊的一個小石包上,一會兒功夫,這裡就長出一根兩人高的青石樁,行人拴馬就方便了。奇特的是,石樁和石包完全整生在一起,石樁頂上每年還長出很多飄落白花的
蒲公英,就像真人的鬍子一樣。久而久之,來往的人們就把這當作一個地標:立著石頭的地方—立石由此而來。立石也盛產石材,那根石材也隨著馬幫的消失而逐漸風化了。人們說,這是太乙真人將法器化著細小的微粒和幸福的種子,播撒在了立石的大地上,孕育著立石的萬千百姓。
鄉鎮概況
立石鎮位於川、渝結合部,分別距四川瀘州市區38公里,重慶永川市區40公里。“登普照寺、觀
玉龍湖、飲二郎泉、品古鎮情”,這是立石鎮依託省級風景區玉龍湖和歷史文化名鎮向遊客展示的一幅優美畫卷。立石鎮全鎮幅員面積7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4002畝,轄區10個行政村,90個農業生產合作社和1個
玉龍社區,3個居民小組,總人口4099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486人。
“工業強鎮、旅遊興鎮、勞畜富民”,全鎮已先後引進了南京雨花羽絨廠、瀘州大獅釀酒坊、神泉酒業、天池酒廠、聯源麯酒廠等20餘家工業企業,引進了玉龍山莊、瓊華苑、
十二生肖、秋雨閣度假村、
伊莉莎白國際攝影基地等7家餐飲旅遊企業。
2000年以來,立石鎮先後被命名為省級文化先進鎮、市級文明示範集鎮、市級文明單位、市級“綜治模範鎮”,
計畫生育先進單位、市級敬老模範鎮、瀘縣長壽之鄉,是瀘州市的小康鎮。
立石鎮幅員面積7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2920.8畝,轄10個行政村、97個農業生產合作社和1個玉龍社區、8個居民小組,總人口4047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448人。
鎮機關內設有黨政辦、計生辦、社會事務辦、
經濟發展辦、財政所等5個辦事機構;設有武裝部、團委、婦聯、工會等組織;設有農業生產技術服務中心、農經財會服務中心、宣傳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管理所、勞動保障所、
計畫生育宣傳技術服務站等6個事業單位。現任鎮長:唐摯斌,機關行政編制32名,工勤人員2名,事業編制18名。現有在編行政人員22人,工勤人員2人,事業人員18人,其他人員4人。
立石鎮黨委、政府按上級要求,結合立石鎮實際,以“以工業強鎮、旅遊興鎮、勞畜富民”為指導,狠抓產業結構調整和招商引資,突出旅遊特色,促進“工業增長,農民增收,財政增富”,努力完成和超額完成上級分配各項任務,年終工作目標綜合考核被評為二等獎。
自然條件
全鎮大部分淺丘地形,其中柏楊、三溪和
普照村屬深丘地貌。年平均氣溫18.3℃。無霜期246天左右,年降雨量在947.8毫米左右,地質屬沙溪廟和遂林組土壤,適宜各種農作物生長。三、農特產資源:主要農產品有水稻、小麥、玉米、紅苕。其中:蠶桑、花椒、杜仲、白芷為本地特產。立石鎮現有稻田養魚5000餘畝,是四川省無公害養魚基地,其中玉龍湖年產成魚500噸,被專家譽為“川南魚倉”;實施退耕還林工程6400畝,其中生態林5200畝,經濟林水果1200畝;花椒、杜仲3600畝,白芷、黃枝子等中藥材1000餘畝。四、旅遊資源:鎮內有省級風景區玉龍湖、千年古鎮立石鎮。
經濟情況
立石鎮“工業強鎮、旅遊興鎮、勞畜富民”,立石鎮已先後引進了南京雨花羽絨廠、瀘州大獅釀酒坊、神泉酒業、天池酒廠、聯源麯酒廠等20餘家工業企業,引進了玉龍山莊、瓊華苑、十二生肖、秋雨閣度假村等7家餐飲旅遊企業,已先後發展了經濟林、生態林近萬畝,建起了四川省無公害漁業示範基地,成為川南漁業品種最多、產量最高、品質最好的漁業大鎮,兔業基地、山羊基地、生豬基地、中藥材基地已形成規模。
立石鎮農業人口11359戶,農業人口37977人,勞動力25024個,耕地面積22920.8畝。全年國民生產總值19853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14892萬元(畜牧業總產值占50%),工業總產值17556萬元,勞務報酬收入6930萬元,全年糧食總產量19318噸,人均占有糧食477.3公斤,出欄生豬32000頭,出水成魚810噸,水果產量399噸,農民人均可支配收3369元,比上年增加963元。
立石鎮發展優質母豬4800頭,確保仔豬生產基地年產仔豬6萬頭以上;引進投資業主租用3000畝土地休稻養魚,發展稻田養魚5000畝,建立四川省無公害養魚基地;玉龍湖年產成魚500噸,被專家譽為“川南魚倉”;維護退耕還林工程6400畝,其中生態林5200畝,經濟林水果1200畝;花椒套杜仲3600畝,白芷、黃枝子等中藥材1000餘畝。
統計工作榮獲縣“統計先進集體”、市“全國第一次經濟普查先進集體”。
鎮內有財政所、地稅所各1個。全年財稅收入215.7萬元,其中國稅96萬元,地稅91.6萬元,財政28.1萬元。有農村信用合作社、郵政儲蓄所、農業銀行各1個,年存款總餘額1786.72萬元,其中:信用社接收存款7116萬元,發放貸款3106萬元,回收貸款2457萬元。
社會事業
科教文體
鎮有中、國小校各1所,校舍面積為25畝和38畝,在職教職工為94人和68人,在校學生為2553人和1210人,中學新建學生公寓1100平方米。鎮有宣傳文化中心、二郎文化廣場、廣播電視網路服務公司各1個,光纖電視收看戶2100戶,其中集鎮1400戶。玉龍湖歌舞表演隊、腰鼓隊、秧歌隊、龍燈隊、川劇玩友協會各1個,業餘男子籃球隊4個,文化茶園和歌舞廳12個。9月28日立石玉龍湖腰鼓隊代表瀘縣參加了瀘州市老年人運動會古藺賽區閉幕式腰鼓大賽,榮獲二等獎。
衛生防疫
鎮衛生院1所,有床位45張,醫務人員35人。鄉村醫療站10個,從醫人員73人,集鎮個體醫療點20個,從醫工作人員40人。鎮有獸醫服務中心,在職職工18人,內設四川省動物檢查站,負責邊貿動物檢疫、檢查。2005年六月成立了立石鎮人感染豬鏈球菌和禽流感病防治指揮部、防護設備和藥品等共投入資金4.2萬元,發放宣傳資料1萬份,播放宣傳錄像24次46個小時,出動了幹部醫生等技術人員1980人次,普查消毒圈舍13534間,用消毒藥物15噸,消毒面積100%;注射雞、鴨、鵝、豬防疫針1.68萬頭次。無害化處理了雞、鴨、鵝、豬1260隻;全年無一例人感染豬鏈球菌和禽流感重大疾病。
人口與計畫生育
年有已婚育齡婦女9061人,全年出生人口158人,人口出生率3.88‰,計畫生育率96.2%,年內死亡197人,死亡率4.86‰,人口自然增長率-0.96‰。新建“三結合”基地1個,聯繫戶88戶,幫帶戶192戶。計生優質免費技術服務共投資7.5萬元。計生獎勵扶持91人,現金54600元。
安全工作
年初分別與各責任單位簽訂了目標責任書,52個客運車主和182輛機車主均交了安全保證書。鎮內兩座中型和兩座小Ⅱ型水庫均落實了防洪預案,庫內12個渡船碼頭,298隻船舶均簽訂安全責任書,鎮安全辦和船舶檢查站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安全檢查。全年未發生一起重大安全責任事故。
社會事務
全年享受低保對象:城鎮136戶,157人,金額16.55萬元;農村335戶,653人,金額15.22萬元;發放救災救濟款3萬元;立石鎮五保戶195戶,其中集中供養69人,金額20.25萬元。殯葬改革:死亡208人,火化30人,處罰82人;鎮機關幹部捐款支災3000元。
基礎設施
完成了玉龍湖35KV輸變電工程建設,新建
下灣村金竹灣水庫一座。集鎮規劃面積 1.7平方公里,現已建成0.5平方公里。完成了“農業綜合開發”、“新村扶貧”、“通達公路”、“南宇大道”(24米×700米)等項目規劃工程。啟動了南宇大道南段工程,瀘州蜀南農副產品有限公司、瀘州玉龍湖陶瓷廠已在南宇大道建廠並投入營運。鎮域內有公路157公里,其中省道二級公路8公里,縣道立玄路11公里,村級公路113公里,鄉級公路25公里。全鎮客運車輛52輛,玉龍湖有11個碼頭和6個停靠點,艾大橋水庫有1個碼頭和1個停靠點。鎮內有中學1所,校舍面積27畝,在職教職工94人,在校學生2553人。有國小1所,校舍面積38畝,在職教職工64人,在校學生近2000人。
古鎮風光
立石鎮,古稱立石棧,有“上跑瀘州、下跑重慶,宿於立石”的輝煌歷史。普照寺、元通寺、柏楊寺是最早的古廟之一,還有保存完好的南華宮古戲樓、翰林府、將軍廟、米市街和傳說中的二郎神泉古井,它是立石古文化底蘊豐厚的歷史見證,現為四川省文化先進鎮。2005年申報全國歷史文化名鎮通過國家建設部和國家文物總局初審。
旅遊資源概況
鎮內有獨特川南民居風情的米市街,翰林府、南華宮、龍橋古墓沉澱深厚文化底蘊,二郎泉的神話傳說引人入勝。玉龍湖是省級風景名勝區,風景秀麗,是瀘州的“北戴河”。立石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素有千年古鎮之美譽。
“川南第一湖”
立石鎮旅遊資源豐富,以
玉龍湖為代表的自然生態景觀。玉龍湖始建於1958年,是集防洪、灌溉、旅遊於一體的人工湖泊,水面6平方公里,湖長25.18公里,湖中大小島嶼及半島72個,被譽為“川南第一湖”,2000年被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玉龍湖風景名勝區距古鎮1.5千米處,有省級風景名勝區——
玉龍湖。該湖被譽為“川南第一湖”,湖長25.1千米,水域面積6平方千米,大小島嶼72座,湖面寬闊,水質清澈,群山環抱,河叉縱橫,環境優美,氣候宜人,已成為旅遊、休閒、度假和會議的理想境地。湖區各類設施齊全,有民眾籃球場1個,演出場1個,會議室12個,遊船、快艇60艘;玉龍山莊、瓊華苑、十二生肖等。2006年3月成功地舉辦了瀘州玉龍湖第五屆放生節活動和普照寺大雄寶殿奠基典禮;6月成功舉辦首屆二郎井淘井節。通過節慶活動的舉辦,進一步促進了旅遊業發展,全年接待遊人20萬人次,玉龍湖旅遊經濟已成為立石鎮鎮域經濟的有力增長點。
其他旅遊景觀
米市街形成於唐宋時期,到明朝隨著三江、湖廣移民來瀘落戶,立石場的規模迅速擴大,在清末明初場鎮面積就達3萬平米。米市街是傳統小青瓦木質房,保存較為完好,其唐宋格局、明清風貌歷歷在目,川南民居風格一覽無餘。普照寺建於明代,位於玉龍湖畔,因宋朝時在此修建鶴山書院而出名。當年建文皇帝入川經江津、來蘇到此出家,被人稱為和尚天子殿。南華宮是立石現存最早建築之一,亦是保存較好的古戲樓,至今有四百多年歷史。
川劇的發源地
立石古鎮文化元素多,是瀘縣
川劇的發源地,佛教文化源遠流長,基層文化活躍,是省級文化先進鎮、
瀘縣長壽之鄉。普照寺作為傳播佛教文化的勝地,以它獨特的風韻吸引著八方來客。上有一國之君,下有貧民百姓,其間也不乏文人志士,他們不僅留下了自己的足跡,也留下了他們的墨寶,書畫家楊遠曾用鐘鼎文為普照寺撰書了兩聯:“達摩面壁得大道,佛光普照渡眾生”,“古井長涌甘泉水,佛光普照神州山”。二郎神泉美麗的傳說故事,寄託著立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立石名人不少,翰林黃紹謀曾任浙江金華縣知縣、兩廣漕督,保存下來的一對石獅子依稀可見當年翰林府邸風采。南華宮作為明清時代移民會所,經常有各種演出,
瀘縣最早的川劇就是從這裡開始傳播。立石常年活躍著腰鼓隊、文藝分隊、清吹隊等各種文藝表演隊伍,放生節更是聞名遐邇,
張衛健等文藝界知名人士來這裡傾情演出,吸引著八方遊客共品文化盛宴。立石鎮已發現有龍橋古墓34座,具有較珍貴的研究價值。
旅遊業發達
瀘縣縣委、政府高度重視玉龍湖開發工作,區劃調整後不久就專門作出了開發玉龍湖的決定,由縣人大牽頭,開展基本綠化和基礎設施建設,並於2000年創建為省級風景名勝區。作為立石鎮黨委、政府,從1996年起就把“旅遊興鎮”作為鎮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接力棒一屆一屆地傳遞下去。景區內建有玉龍山莊、瓊華苑、宏德山莊、愛琴島、十二生肖度假村、遊船公司等,融餐飲、會議、培訓、休閒、娛樂為一體,年接待遊客近十萬人次。2011年,瀘縣第十二次黨代會又提出“旅遊新縣”發展戰略,把玉龍湖作為全縣旅遊發展金三角之一,立石旅遊發展迎來又一個重要的機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