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木海上刻詩

《立木海上刻詩》是遼代東丹王耶律倍(又名李贊華)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此詩前兩句詩概括了作者的處境,由此引出了後兩句被迫出走他國的原因。這是一首十分巧妙的隱喻詩,全詩意象鮮明,隱喻深微。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立木海上刻詩
  • 作者:耶律倍(又名李贊華)
  • 創作年代:遼代
  • 出處:全唐詩
  • 作品體裁:五言絕句
  • 作品別名:海上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立木海上刻詩
小山壓大山,大山全無力。
羞見故鄉人,從此投外國。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 山:契丹文字中通“汗”,即“可汗”,北方遊牧民族對君主的尊稱。
②無力:一作“無氣”。
③故鄉人:一作“本邦人”。
④投外國:指投奔後唐。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小山壓著大山,大山無力反抗。
羞於見故鄉人,從此投奔外國。

創作背景

天顯五年(930年),耶律倍為避遼太宗耶律德光之害,攜高美人載著書籍投奔了後唐。走時立木海上、刻詩於木,該詩便是為記錄此事而寫。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立木海上刻詩》是今存第一首完整的契丹人寫的漢文詩,也是今存最早的遼代五言古絕。這一首詩的意思是,既然自己無力抵住他人的壓迫,只好躲避。耶律倍本為皇太子,按說繼皇帝位者應是自己,可帝位卻偏偏落在自己的弟弟德光身上,德光不僅沒有因哥哥之讓位而厚待兄長,反而見疑兄長欲加害之,這就是“小山壓大山”;而自己雖為兄長,但卻無力對抗作為皇帝的弟弟,所以說“大山全無力”。兩句詩概括了自己所處的地位,說明了自己走適他國的原因。
袁行霈在《中國文學史·遼代詩歌》中指出:“山是契丹小字,其義為可汗,與漢字之山形同義異。”把契丹文與漢文融合在同一個比喻中,是一種很特殊的比興手法,也是一首典型的中原文化與契丹文化融合的詩作。
此詩寫自己在弟弟的猜忌、傾軋下走投無路的遭際,以及逃奔異國、亡命海外之時的悲涼淒楚的情懷,暴露了封建統治集團同根相煎、骨肉相殘的現實。雖然它在藝術技法上尚欠火候,有些生硬、粗糙和平直,帶有契丹人開始學習作漢語詩時尚欠成熟的痕跡,但仍不失為一首能體現契丹、漢文化碰撞交融、優勢互補的佳作,有著獨特的審美功能和當時其他漢語詩無法替代的意義。
全詩直敘直抒,感情激憤,殊少蘊籍,天然渾成,藝術尚未純熟,體現了草原遊牧民族尚率直諱委婉的民族性格。

名家點評

清代文學家趙翼:情詞淒婉,言短而意長,已深有合於風人之旨矣。(《二十四史札記·卷二七·遼族多好文學》)
江蘇大學教授劉達科:作者精通漢語,在這首漢語詩中嵌入了一個契丹字,利用契丹和漢文字形的巧合,傳遞出隱忍和微旨,表現了深刻的思想內容。內心極度悲憤、抑鬱和怨恨的情緒在詩中表現得卻又十分委婉、含蓄。全詩意蘊深微,極得古代詩評家稱賞。(《遼金元絕句詩探驪》)

作者簡介

耶律倍(899—936年),遼初東丹王。小字圖欲,一作突欲,遼太祖阿保機的長子,著名的契丹學者。幼聰敏好學,外寬內摯。太祖神冊初,立為太子。天顯五年(930年)從征渤海,破之,改其國為東丹,以倍為王。太祖卒,太后述律執政,疏長子倍,親二子德光,遂立為帝,即太宗。太宗既立,徒居東平。唐明宗以書召至汴,賜姓名李贊華,鎮滑州。雖居異國,仍與故國通問不絕,後為明宗養子李從坷所害。世宗立,謐讓國皇帝。聖宗統和中,更謐文獻,廟號義宗。通陰陽,知音律,精醫藥之術,善畫,工遼、漢文章。詩有悲慨之音,尤擅五言,效慕白居易詩風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