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交橋社區

立交橋社區

郴州立交橋社區位於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蘇仙嶺街道,社區居委會成立於1990年3月。以京廣複線、人民東路上的東門口立交橋(老城區唯一一座立交橋)冠名,2002年8月與桔井居委會(鐵路家屬委員會)合併立交橋社區居委會,東以郴江河西,沿江路南段為界,南以桔井路延伸段為界,西以鐵路為界,北以原“蘇園路社區”,市一中圍牆為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郴州立交橋社區
  • 位於湖南郴州蘇仙區蘇仙嶺街道
  • 成立時間:2002年8月
  • 面積:0.57平方公里
  • 人口:9860人(2014年)
  • 社區黨委成立:2010年6月 
  • 行政級別:社區
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社區情況,社區設施,其他信息,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金鳳區,發展重點,基礎設施,社區服務,

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

轄區面積0.57平方公里,43個居民小組,共2658戶9860人,轄區單位有郴州市第一中學郴州市一完小郴州文藝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郴州市直屬機關幼稚園、市機電化工行管辦、蘇仙嶺街道辦事處、郴化集團等7個單位和10個小區。

社區情況

立交橋社區居委會現有在職職工7人,退休人員2人,社區享受城市低保戶有139戶共262人。社區黨委成立2010年6月,下設4個黨支部,黨員128人,其中男性87人,女性41人,社區工作人員黨員4名,居民黨員4名,企業改制轉入黨員103民,退伍、大專院校轉入黨員17名。
轄區支路——沿江路南段轄區支路——沿江路南段
近年來,立交橋社區黨委以構建和諧社區、創建和美社區為目標,全面提高社區黨建工作水平,真情服務社區居民,各項工作取得較好成績,先後獲得:
“全國創建學習型家庭示範社區”
“全國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示範社區”
“全國科普示範社區”
“全國青年文明社區”
“湖南省科普示範社區”
“湖南省綜合減災示範社區”
“湖南省最充分就業社區”
“湖南省文明社區”
立交橋社區立交橋社區
“湖南省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示範區”
“湖南省基層五好關工委”
“郴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郴州市關心下一代創新獎”
“蘇仙嶺街道三個文明建設一等獎”
“郴州市和美社區”
“蘇仙區先進基層黨組織”
立交橋社區服務大廳立交橋社區服務大廳
“蘇仙區計畫生育紅旗社區”
“蘇仙區綜治工作先進單位”
“郴州市安全文明小區”
郴州市首個”巾幗文明崗”社區等
連續十三年被授予“蘇仙嶺街道雙文明考核一等獎”殊榮

社區設施

社區辦公用房等基礎設施建設是社區建設和服務的基礎性工作,立交橋社區在郴州市委組織部聯點扶建工作隊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下,搶抓機遇,巧借外力,多方籌資,堅持高標準規劃、高水平建設,全力打造青年文明社區創建工作平台。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籌集資金60萬餘元建成了及辦公、商業門面、商樓於一體,占地面積180平方米、建築面積902平方米的綜合服務大樓;二是規範黨、團組織建設。投入近2萬元規範了黨、團組織活動室、遠程教育室的建設,配齊了電視機、CVD等音響設備,為黨、團活動和居民生活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使社區黨、團活動和居民有陣地、學習有去處、服務有載體;三是完善黨團機制建設。為加強社區居民的思想教育,規範思想道德行為,立交橋社區立足本身,不斷完善制度建設,突出黨建、團建機制創新,重點開展了社區黨建、團建“道德工程”。針對一段時期治安狀況混亂的情況,黨、團組織聘請了認真負責的老黨員和優秀團員擔當黨和國家政策宣傳員、民事糾紛調解員、傳統教育講解員,並組織有關單位和居民共同成立了治安聯防室,負責轄區內的治安,採取對重點區域進行夜間巡邏等方式,促進了社會治安狀況明顯好轉,樹立了良好的對外形象。
立交橋社區(桔井路、東門口立交橋)立交橋社區(桔井路、東門口立交橋)
立交橋社區(東門口立交橋、城東路)立交橋社區(東門口立交橋、城東路)

其他信息

社區辦公樓地址:郴州市沿江路南段2號南入口處(東門口立交橋以北)
立交橋社區(東苑閣遊園)立交橋社區(東苑閣遊園)
所屬:郴州市 / 蘇仙區 / 蘇仙嶺街道
郵編:423000
公交:‘萬原家居購物廣場’站:藍、紅19路、20路、21路、27路、28路、29路、31路、32路、35路、38路(萬原有2個同名不同站的站台,一個位於蘇仙橋上,另一個萬原家居北大門前統一路上)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金鳳區

立交橋社區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金鳳區滿城北街辦事處,成立於1985年10月15日。轄區總面積1.2平方公里,現有13個居民小區,有居民住宅樓35棟,住戶1072戶,居住人口2662人。轄區單位4家,商業網點21家,非公有制經濟組織1個,新社會組織1個,有志願者隊伍6支120人。立交橋社區“兩委”班子成員7人,其中,女性6名,大專以上文化程度2名,高中文化程度3名;平均年齡40歲,35歲以下的3名;下崗失業人員4人,占57%,城鎮居民7人,占100%。領取城鎮社區工作者報酬5人,辦理養老保險5人,失業保險5人。立交橋社區黨支部共有黨員115名,非公有制經濟和新社會組織黨員29名,占25%,婦女黨員32名,占黨員37%,流動黨員22人,占黨員25%,離退休黨員54人,占黨員62%,生活困難黨員5人,占黨員5%;平均年齡58歲,35歲以下的8名,占9%,60歲以上的47名,占55%;大專以上文化程度17名,占20%。
立交橋社區辦公場所屬物業公司提供用房,使用面積75平米,設黨員活動陣地,配備電教設備1套,辦公桌椅6套,電腦2台,印表機1台,投影儀1套,圖書200冊。立交橋社區黨支部堅持以社區黨建工作為龍頭,以建設文化型社區為目標,通過對黨員進行宗旨、權利、義務、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黨風黨紀等方面的教育,充分發揮了黨支部的戰鬥保壘作用。經常開展城鄉“聯創共建”活動,社區黨支部積極與高橋村開展結對子活動。以送文化下鄉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結對共建活動。利用三角公園獨特的地域優勢,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多方籌資,配置了演出舞台、更衣室等設施,開闢成了社區文化廣場,並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先後參加了“相約春天·慶三八·促就業”大型手工作品展覽會;首屆社區文化節暨《文化銀川》欄目開播一周年慶典、“湖城之夏”廣場文藝演出等大型活動。每周不定期有小型文化活動的演出,活動內容積極健康、新穎生動,受到了廣大居民民眾的喜愛,極大地豐富了廣大居民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從而拉近了居民與支部黨員之間的距離,營造了祥和的社區環境,促進了社區和諧。

發展重點

立交橋社區存在問題: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加大文化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醫療衛生環境。
立交橋社區的發展重點主要是:增加特色產業種植面積106畝,養殖業方面發展豬140頭、牛15頭、羊80隻,想盡一切辦法增加農民收入,力爭在十一五規劃結束時全社區年人均純收入增加到3800元。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立交橋社區已實現通水 、通電 、通路 ,無路燈。全社區有 0戶通自來水,有 15 戶飲用井水,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 100 %)。有 1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5戶;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 15戶。
該社區到金塘鄉道路為通路;進社區道路為土路面;社區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3 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 13 公里,全社區共擁有汽車0輛,拖拉機 1 輛,機車6輛。
全社區建有沼氣池農戶11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 4戶;建有小水窖 6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 0 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162畝,有效灌溉率為 90 %,其中有高穩高產農田地面積 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0 畝。
該社區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為主,其中有 0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5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0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 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社區服務

立交橋社區從為居民辦實事、解決生活急需問題入手,一方面努力創造居民安居樂業的良好環境﹔另一方面,把為老年人、殘疾人、下崗失業人員、青少年的服務作為重點,根據社區不同人群的需求,大力發展社區服務事業,解決生活急需問題。為服務社區居民,方便居民民眾,在社區中心設立了警務室、再就業服務站、衛生計生服務站、老年活動健身室、市民學校、圖書閱覽室,設立了家政服務、送米、送氣、修理、理髮、乾洗、快餐等個便民利民服務網點,成立了一支200多人組成的社區服務志願者隊伍,定期為社區居民開展無償和低償服務。兩年來我們組織開展了社區義務服務活動30多次,為社區85%以上的居民民眾開展了無償和低償服務,通過社區職介中心進一步拓展了就業安置渠道,共安排剩餘勞動力轉移200多人,促進了和諧社區的創建,通過服務,增強了廣大居民民眾凝聚力和向心力。建設的百米文化走廊,廣泛宣傳計畫生育、科學技術、衛生健康知識、法制宣傳知識、環境保護等內容,營造了轄區內和諧文明、健康向上、居民共築共建、安居樂業的良好氛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