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08.00畝(其中:田155.00畝,地53.00畝),人均耕地0.57畝,主要種植玉米、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1,913.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2.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3畝,主要種植桃子、桔子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8.00畝,其中養殖面積4.00畝;其他面積839.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7年底,已實現五通(水、電、路、電視、電話)。全村有111戶通自來水。有111戶通電,有86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86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78%和7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0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93戶(分別占總數的95%和84%)。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0.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9.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機車20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42戶;裝有太陽能農戶5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65.00畝,有效灌溉率為79%,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32.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6 畝。 該村到2007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9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1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2.2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8.36萬元,畜牧業收入11.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23頭,肉牛12頭,肉羊0頭); 林業收入0.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1.00萬元, 工資性收入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59.32元,農民收入以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人 ,在省內務工5人,到省外務工5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養殖,主要銷售往省內。2007年主要產業銷售總收入46.33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3.00%。該村目前正在大力發展種植、養殖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11戶,共有鄉村人口381人,其中男性186人,女性95人。其中農業人口362人,勞動力189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壯、苗族混居地,其中族壯族47人,苗族12人。 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5人,占人口總數的3%;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77人,參合率78%。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鎮衛生院9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盤龍國小,中學生就讀到盤龍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00公里,距離中學1.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3人,其中小學生46人,中學生17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7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0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93.47畝。已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0.45萬元,有固定資產10.56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收支情況。
基層組織
該村有黨員總數12人,黨員中男黨員8人,女黨員4人。該村有團員20人。
發展重點
該村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是:一是缺乏足夠的發展資金。人居環境與發展極不相稱。二是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灌條件相對較差。三是民眾的科技意識不強,科技成果轉化速度慢。 該村今後的發展重點是:一是發展特色種植業。戶均發展無公害蔬菜一畝以上。二是擴大勞務經濟的比例。擴大勞務輸出,依託當地廠家眾多的優勢,打造優質的勞務經濟。到“十一五”期末,戶均勞務收入達10000元以上。三是切實加強第三產業鏈的帶動。使第三產業產值達100萬元以上。辦好農家園,促進休閒、假日經濟的發展。第四,大力發展養殖業。到“十一五”期末,達到生豬出欄600頭以上,大牲畜存欄達150頭以上。人均純收入由2007年的1695元增加到24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