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解釋是,機構投資者年末或者每個季度為了排名,會做一波市值行情。Haugen 和Lakonishok(1988)提出機構投資者的窗飾效果假說:一些投資者為了實現資本損失而機構投資者為了美化自己即將公布的投資組合,會在年底賣出輸家(loss)組合、買進贏家(win)組合,到了第二年的一月會做相反的投資組合策略。因為小市值的公司風險較高,收益也較大,所以多歸入贏家組合中;而大市值的公司則相反,這個是用來說明上市公司的規模與年度效應有關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窗飾效應
- 外文名:Window effect
- 別稱:財務粉飾
- 領域:裝飾行業
窗飾效應(Windows Dress Effect)
另外一個解釋是,財務粉飾,這也是我們本文的所指含義。就是說上市公司或者其它持有上市公司股權的公司,到了年底,其中一些業績不佳或有虧損的公司會通過拋售一些有正收益的股票,這些拋售股票獲得的收益會體現在當期的損益表中,以達到粉飾盈餘的效果。我們將這稱作財務的粉飾效應。從更加廣義的角度來說,機構投資者季度末做市值也可納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