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晨景》是英國現代派詩人托馬斯·斯特爾那斯·艾略特創作於1917年的一首短詩。
《窗前晨景》展現了兩幅景象,奇特的是詩人會感到女僕的靈魂會發芽,扭曲的臉會向他拋來,微笑從屋頂那邊消失。這些意象帶有灰暗色彩,表現詩人對資本主義城市文明的失望。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窗前晨景
- 作者:托馬斯·斯特爾那斯·艾略特
- 創作時間:1917年
- 作品體裁:詩歌
- 外文原名:Morning at the Window
作品原文,中文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Morning at the Window
They are rattling breakfast plates in basement kitchens
And along the trampled edges of the street
I am aware of the damp souls of house maids
Sprouting despondently at area gates.
The brown waves of fog toss up to me
Twisted faces from the bottom of the street,
And tear from a passer-by with muddy skirts
An aimless smile that hovers in the air
And vanishes along the level of the roofs.
中文譯文
窗前晨景
地下室廚房裡,她們把早餐盤子洗得桌球響;
沿著眾人踐踏的街道邊沿,
我感到女僕們潮濕的靈魂
在地下室前的大門口沮喪地發芽。
一陣陣棕色波浪般的霧從街的盡頭
向我拋上一張張扭曲的臉,
又從一位穿著泥污的裙子的行人的臉上
撕下一個空洞的微笑,微笑逗留在半空,
又沿著屋頂一線消失了。
(裘小龍 譯)
創作背景
1919年,艾略特在《傳統與個人才能》一文中提出非個性化詩學理論。他指出,一個藝術家只有消滅了自己的個性,才能介入傳統。真正優秀的作家是傳統的,他們應具備一種“歷史意識”。非個性化詩學理論無疑是對詩人早期創作實踐的反撥。艾略特的早期詩歌大都帶有個人經歷的影子,一系列的街道漫遊詩歌如《窗前晨景》就是以詩人在聖路易斯和波士頓街道遊走的經歷為背景。
作品鑑賞
艾略特早期詩歌有較多反映現實的成分,抒寫20世紀20年代資本主義社會中存在的懷疑和幻滅的情緒。《窗前晨景》主要寫大城市的醜陋污濁,寫人性的異化扭曲。“窗前”是攝取城市生活畫面的地點,“晨”則規定了所攝生活鏡頭的時間。
第一節鏡頭對準地下廚房,主要描寫女傭。第二節鏡頭對準街道上,主要描寫路人。
第一節中,“早餐”扣住題目的“晨”字,“盤子嘩嘩響”表明女傭們正在忙於準備早餐。地下廚房沿街道兩邊而建,通常低於街道的路面,窗戶的上半截緊貼路面,其幽暗潮濕可以想見。“街道”不用“行人來往”而用“行人踐踏”修飾,這可能是從地下廚房的視角來考慮的,從廚房上半截窗戶望去,不見行人而只見萬腳雜沓,被“踐踏”感是強烈的,同時“踐踏”越顯“地下廚房”的低矮。下面兩句是詩人的臆想,他“覺察”到女傭“潮濕的靈魂”在“冒出嫩芽”,表面上看,這種臆想是荒誕的,“靈魂”怎么能是”潮濕”的,”靈魂”又怎么能夠長出“芽”來。這裡面運用了暗示和聯想,“靈魂”“潮濕”暗示了室內“潮濕”,空氣“潮濕”,女傭滿身“潮濕”。詩人又由地下受潮的植物種子會發芽,聯想到女傭受潮的“靈魂”也像種子一樣會發芽。但是這些在物化世界擠壓下的女傭竟不如一株植物,她們的靈魂發芽並不像鑽出地面的植物的芽那么直茁,而是”沮喪地冒出”。“沮喪”就意味著這“芽”是纖瘦、歪斜、彎扭的。這種“芽”的形態,正是女傭異化的生命、扭曲的靈魂的幻化形象。
鏡頭移到街道上來了,第一節的畫面是由“晨響”開始的,第二節則由“晨霧”開始。“黃色波浪”顯示了倫敦晨霧的個性特徵,重工業煙塵與自然界的晨霧摻合在一起,白霧也就變黃了,霧本來是輕淡之物.在倫敦卻顯得分外之濃,“黃色波浪”見出霧的濃而濁。街道上的主體不是路人,而是黃霧,黃霧籠罩著所有的路人,從“拋來”“撕下”“讓……消失”等詞語就可看出霧的詭異、野蠻和放肆,那是個慣於搞惡作劇的怪物。它與潮濕窒悶的地下廚房一樣,是異化的社會環境的象徵。第一節突出的是女傭“潮濕的靈魂”,第二突出的是路人“扭歪的面孔”,行人在霧裡影影綽綽地走,面孔依稀可見,看不真切的面孔確乎給人“扭歪”的感覺,詩人意在通過路人外在的畸變暗示他們人格的異化。以上寫路人是“面”的描寫,下面寫“穿髒裙子的路人”是“點”的描寫,這個路人的衣著、表情都寫到了,“無目的的笑”,充分揭示了人物的靈魂的空虛和情感的麻木,與“扭歪的面孔”有著內在的聯繫。“笑容”能夠“撕下”,能夠“飄”,這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的,詩人這樣寫,笑容就變成有質感的東西了。路人任霧“拋來”拋去(實際情形是從霧中顯露),笑容任霧”撕下”飄落(實際情形是從霧中隱沒),這就意味著人沒有絲毫的人格可言。那個木然的笑臉隱沒之後,詩人感覺它已隨著那些在城市屋頂上面彌散的霧”漸漸消失”,虛無的笑最終消失於虛無。
艾略特詩歌的聯想過於豐富,複雜的意象中暗示的東西太多,因而比較晦澀難懂。
作者簡介
托馬斯·斯特爾那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年9月26日—1965年1月4日)(通稱T·S·艾略特),英國詩人、劇作家、批評家和編輯,20世紀西方現代派文學的領袖。出生於美國,良好的教育和家庭薰陶為艾略特最終走上文學道路奠定了基礎。1906—1914年間先後就讀於哈佛大學、巴黎大學、牛津大學莫頓學院,專攻哲學和文學,選修法、德、拉丁、希臘語和梵文,研習中世紀史、比較文學、印度哲學和宗教等等,被譽為“當代最博學的英語詩人”。1927年加入英國籍。他的詩歌生涯從14歲開始,第一首詩發表在《史密斯學報》上,最早的詩集出版於1917年,其中的《普魯弗洛克的情歌》是他第一篇重要作品,在對詩歌語言的改革上嶄露頭角,1922年《荒原》問世,使他確立了現代派詩歌鼻祖的地位。以後相繼發表了《空心人》(1925)、《灰色星期三》(1930)、《岩石》的合唱詩(1934)、《四個四重奏》(1943)以及多本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