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縫挑流消能

泄水建築物末端縮成窄縫,迫使水流橫向收縮,形成窄而厚的射流,再經挑坎拋向空中,最後跌入下游水墊的消能方式。這種方式屬收縮流消能,也是挑流消能的特殊方式。1954年,葡萄牙卡布里爾(Cabril)拱壩樞紐岸邊泄洪洞出口首先採用窄縫挑流消能。中國1980年以來也開始研究,並已用於東江、東風等水電站的溢洪道,其上下游水位差都在100m以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窄縫挑流消能
  • 外文名:slot—type  bucket energy dissipation
窄縫挑流消能的特點是水流先在坎內被迫強行收縮,從窄縫挑坎射出後,在鉛直向和縱向(順流向)的擴散和在空中摻氣比較充分,水流呈窄而長的條形分散落入較大範圍的水墊中,撞擊、紊動和摩擦等消能作用也發揮得比較充分。
窄縫挑流消能與等寬挑流消能相比,減輕河床沖刷的效果較為顯著,而且沿水流方向形成條狀沖坑,特別適用於狹窄河谷的岸邊溢洪道、溢流壩和泄洪隧洞。
窄縫挑坎的體形設計,包括確定坎的挑角、出口斷面形狀、收縮段的槽寬比和長度、側牆的平面形式和高度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