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托仁波切開示

突托仁波切開示是一個佛教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突托仁波切開示
  • 地點:陽明山法輪禪寺
  • 司儀:丁丁
  • 整理:黃雅玲,珠珠
  • 屬性:上師的定義
◎信眾提問 :
第一個問題,弟子如果想依止仁波切為上師的時候,是否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或儀式?
第二個問題,如果想發起堅定的菩提心,是不是要有什修持?同樣的,要發起菩提心的時候,是不是也要有什麼儀式?
以上兩個問題要請示仁波切
◎仁波切開示 :
首先要不要有一個上師?要不要把對方當做是上師。對上師要有一個正面的看法,對上師要有理解,這個很重要!
不清楚之下,對上師說:“請你當我的根本上師。” 這位上師說:“好,我會把你當成是我的心子。” 沒有這件事情啦!因為,主要是對上師的定義要很清楚,這很重要。如果對上師的定義很清楚的時候,那就沒有需要透過什麼儀式。做儀式,那個不是上師;已經超越任何一個儀式,那個才是上師。為什麼沒有辦法透過儀式呢?因為對上師的虔敬心,不是透過什麼儀式。如果對上師沒有虔敬心,那透過儀式以後是不是上師呢?也不是。自己會變成一個弟子嗎?也不是。因為儀式是一個世俗的事情,就是要登記,要做一個儀式,透過這個儀式來稱呼一個人的職位是什麼,他的工作項目是什麼?他的權利是什麼,他的事情有那些?那個都是我們世俗的做法。
上師不能透過世俗的做法來規定。什麼是“上師”?上師的意思就是說,無上的意思,沒有比這個更好、更高貴、更殊勝的,也沒有可以去比較的,這個才叫做是上師。如果我們心中有不造做的虔敬心的當下,上師已經在我們的心中,上師已經跟我們的心合為一,應該要得到的加持就會得到,應該要淨化的就會淨化,應該成就的就會成就。但是透過這個儀式的時候,不能說是上師,應該說是一個善知識,應該說一個老師,應該說是在修行道路上一個指導的師父。這是可以透過儀式來做的。
對上師的看法,首先要非常清楚。共同佛教裡面,我們學習的老師我們稱為“善知識”,在金剛乘或密法裡面,我們把這位善知識稱呼為“上師”,在真正無上密法的修持裡頭,我們把上師稱呼為“根本上師”。它的層次不同,它的精神不一樣。
一般我們在共同佛教裡面,稱呼的善知識是什麼?是我們在凡夫的立場,在初學的過程裡面,這位善知識有正確的佛法觀念、或是教學,可以不斷地教導我們、帶領我們,這個叫“善知識”。對一個善知識來講,每一個善知識都要俱足八種的功德,所以善知識都不是那么容易的!
講到“上師”的時候,層次就更高,為什麼說層次更高呢?因為上師不是教導的人而已,而是三寶三根本的代表,三寶三根本的總集。對上師我們有這樣的恭敬,這樣的恭敬下,在那邊我們就得到佛法、知識、教導,那時候就是所謂的上師。
“根本上師”的時候,已經沒有“三寶三根本代表”的意思了,因為我們的內心已經跟上師的精神、上師的成就、上師的體性合而為一的當下,那個是所謂的“根本上師”。
所以密法裡頭的上師,是由我們的虔敬心來認定。我們認定一個上師的時候,不能夠像照鏡子一般。我舉個例子,我們照鏡子,想看到的是自己。如果照鏡子的當下,看到的不是自己,是另外一個人的時候,我們沒有辦法去接受它。但我們對上師的恭敬,不能期待上師的身口、上師的外相、上師的展現是我們想像中的。我們想像的是什麼意思?那是我們尋找一個人,他跟我們是可以相處的,他的生活習慣跟我們沒有差距。這樣做的時候,就不會變成對上師的恭敬,不會是恭敬的心。虔敬的心是因為上師如同佛一般,如果我們在二十一世紀我們在台灣裡面,如果出現了釋迦牟尼佛,我們現在不要想兩千五百年前,而是現在就是佛陀出現的時代。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對佛陀生起虔敬心的時候,那佛陀就不是佛,他是一個王子,他是有修行,他有一些成就。我們可能對他的看法是—很有學問的,很有智慧的,可能比一般人的層次高一點點。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的話,他可能是逃避社會的,可能是有很多挫折的。所以我們對他的看法是透過凡夫眾生的根器來看的。當初阿難尊者以及五比丘,對佛是有上師如佛的恭敬,對他們來講,他就是佛。但是對他的表弟或是沒有緣的凡夫眾生來講,他們的看法是完全相反的。為什麼他的表弟,對佛陀沒有辦法生起虔敬心?原因是他沒有辦法生起恭敬心。因為他沒有看到佛的功德及佛的莊嚴,他看到的都是佛的過失,佛的缺點,也就是他沒有看到佛。為什麼他沒有看到佛?因為他的內心沒有對佛的尊敬,內心沒有對佛一般的恭敬,所以他永遠都看不到佛。
在金剛乘裡面,上師高過佛的原因是在這個地方。“高”的意思不是上、下的意思。“高”的意思就是說,以我們凡夫眾生來講,真正修持佛法,透過上師的加持,透過上師的指導,透過傳承法脈的修持方式,讓我們從凡夫的心態來提高成就。從成就的角度來看,上師就如同佛一般。沒有比佛高的意思!對我們凡夫來講,釋迦牟尼佛兩千五百年前出現在印度,但是對兩千五百年後的我們來講,我們跟隨著有傳承的、很俱足的、很有成就的這些殊勝的上師們,具有佛一般的精神。
對上師如果不了解,那你說:“你能不能當我的上師?你能不能當我的根本上師?” 一個人在這樣要求的當下,是造作的心境,用造做的恭敬來要求。而答應的那個人也不是那么的誠心,那么的圓滿。這只是一個儀式而已,而儀式透過一百次也不會有什麼更好的結果。
你們說,能不能請某位上師當我的根本上師。當不當不是口頭上說一說!內心能不能生起恭敬的心很重要。這個恭敬的心不是來自於愚痴,不是來自於貪念,不是來自於任何一個煩惱。我們恭敬的心是來自於“智慧”,就是只有一個清淨的心。清淨的心我可以給你們一個舉例,就像過濾器一樣。在家裡的廚房我們會裝設過濾器,讓水可以變得更清淨。這些細菌這些污染不會留在水裡。對上師的心要像過濾器一樣。上師任何外相的變化,任何外相的轉變,不能影響到我們的心,因為是有清淨的心的關係。有清淨的心就能過濾,如果沒有清淨心的時候,我們對上師的心只能夠恭敬。恭敬是什麼?恭敬是當對方都是很殊勝的、很莊嚴的、很特別的、很尊貴的時候,我們會生起恭敬的心。但是這些高貴、尊貴,看到的都是一種外相。透過外相來生起恭敬的話,那這種恭敬隨時都會變化。為什麼隨時會有變化?隨著這個鏡頭變。我可以給你們一個舉例。你們應該會去看電影,我們坐在椅子上,看一部電影,從頭到底有不同的鏡頭,鏡頭有變化的過程,我們的心情也跟著在變化。就是有很傷心的時候,我們心裡很難過;很快樂的時候,心裡很歡喜;很緊張的時候,心裡就很緊張啦!所以說,我們恭敬的心就是這個樣子,因為恭敬的心來自於鏡頭,來自於外境,而清淨來自於我們的心。心很清淨,不管外境有多少的變化也不會干擾,也不會污染我們的心。不污染的心,才可能得到這個加持,才可能得到傳承所有上師們成就的加持。所以說要有清淨的心。
“虔敬” 指兩個東西,虔是內心的清淨,敬是我們身口的禮敬。但是我們的禮敬不能超過我們的虔敬。所以說,我們有虔敬心的當下,那我們就不用透過什麼儀式!因為自己有請求的心,有清淨的心的時候,他有可能就是這位上師最好的弟子,因為他不是透過儀式,他是透過他的“心”。自己心很虔敬的時候,自己自然而然會靠近這位上師;自己自然而然就會得到很多佛法的教導,上師的關心或上師的指導。這個自然而然就會有。自己心不清淨的時候,那就不會得到。
所以虔敬心很俱足的時候,上師自然而然就在那邊會出現。虔敬心不俱足的話,上師就不會出現了。所以最主要是,像種一個蘭花,首先要從它的地、它的根去培養。如果沒有從這邊培養而我們要求花立刻要開出來,我們想先要看到花才要照顧這個根,是沒有這個邏輯的!從根去培養,有一天可以看到這個花。什麼是 “花”?就是上師的殊勝,上師的莊嚴,上師的功德以及上師的加持!所以這不用透過儀式。
第二個問題提到菩提心的部份,菩提心是透過一個儀式沒有錯。透過什麼樣的儀式呢?心裡的儀式,從心裡真正地發起願菩提心、行菩提心。世俗菩提心首先要俱足,世俗菩提心如果沒有俱足,那我們只能受很多的菩薩戒,我們點很多的戒疤,不代表我們就是菩薩!什麼是菩薩?菩薩的意思是說,我可以承擔一切眾生的痛苦,我有捨得的心,把一切功德分享給一切的眾生。從意念中有沒有辦法能夠交換?如果能夠交換那就是最好的意思。
所以說,菩提心可以從上師或善知識處,受菩薩戒;如果世俗菩提心上面具足,我們也可以在那邊接受菩薩戒。或者沒有這些允許的話,就直接觀想十方諸佛菩薩在虛空中,我就從十方諸佛那邊發願菩提心、行菩薩道。這樣子直接從十方諸佛那邊受菩薩戒也可以!因為菩薩戒的受戒方式不同,所以受菩薩戒需要有個儀式。戒是需要一個儀式,那儀式是從這個善知識,或一個上師,或直接觀想,或是在大殿佛像面前,我們直接受菩薩戒,念誦菩薩戒文,這些儀式是一定要有的。
剛才提到的上師,是不用透過這些儀式的,因為上師不是我答應的問題;它不是答應、不是承諾,所以不用透過儀式。但是戒的部份我們一定要透過儀式。就是皈依也好,菩薩戒也好,或是俱足戒也好,比丘戒也好,比丘尼戒也好,這些戒一定要透過儀式。這兩者是有所不同的。
剛才問題裡頭提到要有很堅定的菩提心,這個是沒辦法由菩薩給我們的,這個是沒有辦法由佛給我們的!只能做這個儀式,有沒有堅定要靠自己。自己行菩薩的道路,有沒有那么堅定是很重要的。自己如果不堅定,可能因為是對菩提心不了解,或是對菩提心根本不知道,對菩提心的殊勝不清楚,只覺得就是很好、很殊勝,用這樣的心態來受戒的話,可能就沒有那么肯定,沒有那么堅定!
對菩提心方面必須要去了解,如何發起菩提心?你們看很多論文裡面,如何發起菩提心有二十一個舉例,地、太陽、黃金、水、湖、山、雲等等,就有這樣的方式舉例,幫助我們對菩提心更能夠了解。這些可以從書上去了解,這很重要!不了解的情況之下,你說我要發菩提心,發什麼樣的菩提心?你發起的這個菩提心是不是只想成就你自己,你也不知道。所以在這方面我們要特別去看書,特別要看論文,特別要跟善知識上這些課。對菩提心沒有堅定,沒有辦法維持,可能是對菩提心沒有了解的關係,或者是我們行菩提心方面有很多地方可能不是那么如法有關係,所以研討很重要。
文章來源:陽明山火供家族
轉自噶瑪噶舉中國論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