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外文名:Gangetic loach
- 別名:恆河鰍
- 中文學名:突吻沙鰍
- 拉丁學名:Botia rostrata(Günther, 1868)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目:鯉形目
- 科:鰍科
- 亞科:沙鰍亞科
- 屬:沙鰍屬
- 種:突吻沙鰍
- 分布區域:印度、孟加拉、中國怒江和伊洛瓦底江盆地
- 成魚體長:20 cm
- 性格:溫和
- 適宜溫度:22 - 27 ℃
- 酸鹼度:PH 6.5 - 7.5
- 活動水層:底層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養殖,注意事項,
形態特徵
吻長而突出。眼緣游離,眼下刺分叉。上唇具皺褶,在口角處與下唇相連。上、下頜較寬,分別與上、下唇相分離。須4對,其中頦須1對。腹鰭基部起點與背鰭第2分枝鰭條之基部相對。軀體陵櫃拔嚷被鱗。酷享拔側線完全。
眼側位,眼下刺分叉或不分叉。口下位,呈弧形。須3對或4對,其中吻須2對,聚生於吻端,口角須1對,在頦下的1對須有時為 1對突起所取代或缺如。骨鰾囊是由第二椎骨橫突的背、腹支與第四椎骨橫突的腹肋和懸器構成的;鰾前室部分為骨質或全為骨質囊所包;游離的鰾後室發達或退化。側線完全。尾鰭分叉。臀鰭分枝鰭條5根。
生活習性
突吻沙鰍主要分布於長江中上游,棲息於流水環境中,在水體的中下層活動,也常見於灘邊洄水區或大石堆間流水較緩的地方,為敞水區底棲性小跨歸犁型魚類。幼魚主要食物對象為枝角類、橈足類、輪蟲類、水蚯蚓等,成魚以水生昆蟲、底棲的無脊椎動物和江河中腐爛的屍體為主要食物,每年4月為繁殖季節,產卵類型為1年1次,繁殖高峰期在每年5、6月份,產漂流性卵,無粘性。突吻櫻拳邀剃沙鰍屬於小型魚類,生長速度較慢。
突吻沙鰍生活在流水環境中,對光照、溶氧和溫度比較敏感。因此只要為突吻沙鰍提供適合其食性的餌料和適宜的生活環境,就能對其進行異地馴養。
養殖
通過人工繁殖,可以避免其在自然條件下的不利因子,提高其成活率和生長速度的同時縮短養殖周期。
馴養池面積不宜過大,放養前先將池塘中的水全部排放乾淨,清除池底的污泥和雜物,放養前天用生愚循夜石灰進行消毒,除了對池底進行徹底消毒外,還必須對池壁徹底消毒。具體消毒方法是將生石灰化水滿池潑灑,消毒後在太陽下曝曬5天,消毒完畢後才可注水。馴養期間注意水質的變化,溶氧保持在5.0毫克每升,飼料以動物性飼料水蚯蚓為主。
注意事項
1. 定時,每天投餵2次,每天下午也要餵食;
2. 定質,投餵新鮮餌料,保再朽持飼料新鮮成分相對穩定,營養均衡;
3. 定量,飼料的日投餵量她鴉漏為突吻沙鰍總體重的4%~8%,具體的日投餵量要視水溫、天氣、攝食情況等靈活掌握;
4. 注意水質變化,根據水質狀況、透明度及水位變化情況定期換水,加注新鮮江水。突吻沙鰍應激反應極強,在養殖過程中儘量減少驚擾。換水時也不要過急。突吻沙鰍不喜強光,可在池塘水面上放泡沫板或在池底靠池壁處斜放水泥板等遮蔽物,供其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