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本屬物種,生長習性,分布範圍,栽培技術,選地整地,繁殖方法,田間管理,採收加工,病害防治,主要作用,藥材性狀,草藥鑑別,功能主治,注意事項,臨床付方,
形態特徵
草本或亞灌木。葉全緣。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具梗,通常組成疏鬆的圓錐花序或有時緊密總狀花序呈頭狀,具苞片,小苞片有或有時無;花萼5深裂,裂片狹,等大;花冠管筒狀或膨大,冠檐2唇形或稍呈2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裂片覆瓦狀排列;雄蕊2枚,伸出或內藏,花絲線形或闊而扁,多少被毛,花葯2室,藥室等大或1大1小,基部無距,但有時有髯毛;子房每室有胚珠3至多粒,花柱細長,柱頭齒狀2裂。蒴果線狀長圓形或線狀橢圓形,兩側呈壓扁狀;胚珠每室3至多粒,種子通常長圓形,種皮骨質,珠柄鉤脫落。
本屬物種
中國有2種,栽培1種,野生1種(包括1個變種)。
中文名 | 拉丁名 | 特徵描述 |
Andrographis paniculata (Burm.f.) Nees | 葉披針形或矩圓狀披針形;總花序集成大型圓錐花序;花冠明顯2唇形;雄蕊伸出花冠外,花絲在中部不擴大。 | |
Andrographis laxiflora (Bl.) Lindau | 葉卵形;總花序不集成大型圓錐花序;花冠微2唇形;雄蕊內藏,花絲在中部弧形擴大。花萼、蒴果無毛;總狀花序通常伸展。 | |
腺毛疏花穿心蓮(變種) | Andrographis laxiflora (Bl.) Lindau var. glomeruliflora (Bremek.) H. Chu | 花萼、蒴果外面被腺毛;總狀花序緊縮成近頭狀。 |
生長習性
穿心蓮喜濕怕旱,喜光、喜肥,不耐寒,整個生長過程均需高溫、高濕條件。植株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5-30℃,15-20℃時生長緩慢。開花結實要求溫度在20℃以上,低於20℃只開花不結實,除福建、廣東省外,由於早霜,完全不能開花。遇0℃低溫或霜凍,植株將全部枯萎。
分布範圍
疏花穿心蓮:產中國雲南(屏邊、金屏、西疇、麻栗坡、師宗、易武、西雙版納)、貴州(羅甸、豐貞)、海南(保亭)。印度、緬甸、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爪哇至加里曼丹)也有分布。印度為分布中心。模式標本采自印度尼西亞爪哇。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穿心蓮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地勢平坦、背風向陽、土質疏鬆、排水良好和靠近水源的田塊為佳,乾旱地和鹽鹼地不宜種植。忌與茄科作物輪作。每畝施人農家肥2000千克作基肥,移栽前翻耕,整平,作成1.3米寬的畦。苗床地宜冬前翻耕,凍垡。育苗前施足基肥,再耕翻2-3次,一定要做到土壤細碎、疏鬆,苗床寬1.2米,如有條件,苗床北面可設風障。
繁殖方法
用種子繁殖,生產上多用育苗移栽,南方也可直播或扦插繁殖。
育苗 長江中下游地區溫床育苗於3月中、下旬,冷床育苗於4月播種。宜晴天進行,先將苗床灌一次透水,水滲透後畦面揚一薄層過篩細土,播前種子用細沙或砂紙摩擦,使種皮失去光澤為宜。撒播,播後覆細土,厚度以剛蓋沒種子為度,面上再蓋一層粉碎的樹葉或稻草,以保持土壤水分,防止板結,最後蓋玻璃或塑膠薄膜,傍晚再蓋草簾保濕。播後7- 10天出苗。
育苗 長江中下游地區溫床育苗於3月中、下旬,冷床育苗於4月播種。宜晴天進行,先將苗床灌一次透水,水滲透後畦面揚一薄層過篩細土,播前種子用細沙或砂紙摩擦,使種皮失去光澤為宜。撒播,播後覆細土,厚度以剛蓋沒種子為度,面上再蓋一層粉碎的樹葉或稻草,以保持土壤水分,防止板結,最後蓋玻璃或塑膠薄膜,傍晚再蓋草簾保濕。播後7- 10天出苗。
幼苗期要嚴格控制苗床溫度和濕度。出苗之前地溫需保持在20-25℃以上,薄膜內氣溫最好保持在30-45℃,相對濕度在85%以上,晴天中午超過50Cc也無影響。出苗後具3片真葉時,可揭掉薄膜通氣,這時薄膜內的氣溫應控制在28-35℃之間,切忌超過40℃,如水分不足,應及時澆水,防止高溫缺水,在無風的晴天可早晚蓋膜,中午揭膜透風煉苗,5月下旬畦面溫度達17-20℃時,可撤掉玻璃或薄膜,並適當控制水分.促使根系發達。期間注意除草,防病,並可適當追肥提苗。
移栽:當苗高10厘米左右、具6片真葉時即可移栽,時間一般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以陰天或傍晚移栽為好,移栽前1天苗床澆水,以便起苗,帶土移裁成活率商。株行距20厘米×30厘米,穴栽。栽後及時澆水。肥水條件差的地方可適當密植,而採種田則可適當稀植。
田間管理
⑴保苗 如移栽後3-5天內,無雨日曬,應適當遮蔭,同時每天早、晚澆水,促使幼苗成活。
⑵追肥 以氮肥為主,在移栽成活後5-7天,每月追肥1次,每次每畝施入糞尿2000-3000千克。
⑶中耕除草 生長期間結合施肥進行3-4次,中耕要淺,同時適當培土,以促進莖基部不定根的生長。
⑷排灌 每次追肥後應及時澆水,苗期及平時,也應經常澆水,以充分保持土壤濕潤。但忌積水,故多雨時,應注意排水。
⑵追肥 以氮肥為主,在移栽成活後5-7天,每月追肥1次,每次每畝施入糞尿2000-3000千克。
⑶中耕除草 生長期間結合施肥進行3-4次,中耕要淺,同時適當培土,以促進莖基部不定根的生長。
⑷排灌 每次追肥後應及時澆水,苗期及平時,也應經常澆水,以充分保持土壤濕潤。但忌積水,故多雨時,應注意排水。
採收加工
每年採收一造,宜在10月份現蕾初花期採收。每年採收兩造則在8月和11月份採收。採收時用鐮刀從基部割取,運回攤曬在太陽下曬至5?6成乾,把它紮成小把再曬至足乾,捆成大把或用打包機打成50千克一件。一般每667平方米產250-300千克,高產達400千克。
商品規格質量要求:統貨 乾貨。呈方柱形,多分枝,節膨大,質脆,易折斷,斷面有白色髓部。葉片皺縮。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質脆易斷碎,全株味極苦。葉片不少於35%。無果實、泥沙、雜質、霉壞。
商品規格質量要求:統貨 乾貨。呈方柱形,多分枝,節膨大,質脆,易折斷,斷面有白色髓部。葉片皺縮。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質脆易斷碎,全株味極苦。葉片不少於35%。無果實、泥沙、雜質、霉壞。
病害防治
穿心蓮屬爵床科植物,原產南亞和東南亞熱帶地區,種植由於氣候、土壤等因素,易發生立枯病、枯萎病、疫病等病害。具體防治措施如下:立枯病俗稱爛秧,育苗期發生,多在幼苗長有1-2對真葉時發病嚴重,此時幼苗近地面莖基部產生黃褐色水漬狀、長形病斑,向莖部周圍擴展,形成繞莖病斑,患部失水乾縮,失去輸送養分和水分的功能,使幼苗枯萎,成片倒伏而死亡。
主要作用
藥用穿心蓮別名:欖核蓮、一見喜、斬舌劍、苦草、苦膽草、四方草。其藥用部位是植物穿心蓮(圓錐須藥草)的乾燥地上部分。秋初莖葉茂盛時采割,曬乾。炮製:除去雜質,洗淨,切段,乾燥。氣微,味極苦。性苦,寒。歸心、肺、大腸、膀胱經。
藥材性狀
莖呈方柱形,多分枝,長50-70cm,節稍膨大;質脆,易折斷。單葉對生,葉柄短或近無柄;葉片皺縮、易碎,完整者展開後呈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12cm,寬2-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下延,全緣或波狀;上表面綠色,下表面灰綠色,兩面光滑。
草藥鑑別
⑴本品葉橫切面:上表皮細胞類方形或長方形,下表皮細胞較小,上、下表皮均有含圓形、長橢圓形或棒狀鐘乳體的晶細胞;並有腺鱗,有時可見非腺毛。柵欄組織為1-2列細胞,貫穿於主脈上方;海綿組織排列疏鬆。主脈維管束外韌型,呈凹槽狀,木質部上方亦有晶細胞。葉表面製片:上下表皮均有增大的晶細胞,內含大型螺狀鐘乳體,直徑約至36μm,長約至180μm,較大端有臍樣點痕,層紋波狀,下表皮氣孔密布,直軸式,副衛細胞大小懸殊,也有不定式 。腺鱗頭部扁球形, 4 、6(8)細胞,直徑至40μm ;柄極短。非腺毛1-4細胞,長約至160μm,基部直徑約至40μm ,表面有角質紋理。
⑵取項下的供試品溶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穿心蓮對照藥材0.5g,加乙醇3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濃縮至約50ml,作為對照藥材溶液。再取脫水穿心蓮內酯、穿心蓮內酯對照品,加無水乙醇製成每1ml各含 1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與對照藥材溶液各6μl、對照品溶液4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矽膠GF254薄層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4:3:0.4)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分別顯相同顏色的斑點;噴以2%3,5-二硝基苯甲酸乙醇溶液與2mol/L氫氧化鉀溶液的等量混合液(臨用時配製),立即在日光下觀察。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用於感冒發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頓咳勞嗽,泄瀉痢疾,熱淋澀痛,癰腫瘡瘍,毒蛇咬傷。用法用量:6-9g;外用適量。
注意事項
口服穿心蓮0.5-1兩時,可出現噁心,食欲不振等副作用;胃、十二指腸潰瘍病患者不宜服用。
臨床付方
⑴治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腸炎:穿心蓮鮮葉十至十五片。水煎調蜜服。(《福建中草藥》)
⑵治急性菌痢,胃腸炎:穿心蓮三至五錢。水煎服,每日一劑,二次分服。(江西《草藥手冊》)
⑶治感冒發熱頭痛及熱瀉:一見喜研末。每次三分,日服三次,白湯送下。(《泉州本草》)
⑷治流行性感冒,肺炎:一見喜乾葉研末。每次一錢,日三至四次。 (《福建中草藥》)
⑸治支氣管炎、肺炎;穿心蓮葉三錢。水煎服。(《江西草藥》)
⑹治大葉性肺炎:一見喜六錢,梅葉冬青一兩,麥門冬五錢,白茅根一兩,金銀花五錢。水煎,分二次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手冊》)
⑺治肺結核(輕症),發熱:一、一見喜乾葉研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次十五至三十粒,日二至三次,開水下。(《福建中草藥》)二、一見喜五錢,十大功勞葉五錢,豐城雞血藤一兩。水煎,分二次服,每日一劑,十五至三十天為一療程。(江西《草藥手冊》)
⑻治百日咳:穿心蓮葉三片。水泡,蜂蜜調服,日三次。
⑼治膽囊炎:穿心蓮五錢,六月雪二兩,大青根一兩半,黃梔子根一兩,虎刺一兩,陰行草一兩。水煎服。如食欲不振,加野山植果(炒)二兩。
⑽治高血壓(充血型):穿心蓮葉五至七片。開水泡服,一日數次。(⑧--⑩方均出《江西草藥》)
⑾治口腔炎,扁桃體炎:一見喜乾葉研未,一錢至一錢半。調蜜,開水送服。(《福建中草藥》)
⑿治咽喉炎:穿心蓮(鮮)三錢。嚼爛吞服。(《江西草藥》)
⒀治急性闌尾炎:野菊花一兩,一見喜五錢。水煎,每日二劑分服。(江西《草藥手冊》)
⒁治癤腫,蜂窩組織炎:三顆針五錢,一見喜五錢,金銀花三錢,野菊花三錢,七葉一枝花二錢。水煎服。 (江西《草藥手冊)
⒂治鼻竇炎,中耳炎,結合膜炎,胃火牙痛:鮮一見喜全草三至五錢,水煎服;或搗汁滴耳。
⒃治熱淋:鮮一見喜葉十至十五片。搗爛,加蜜,開水沖服。
⒄治湯火傷,一見喜乾葉研末調茶油或鮮葉煎湯塗患處。
⒅治毒蛇咬傷:一、一見喜鮮葉搗爛調旱菸筒內的煙油外敷;另取鮮葉三至五錢,水煎服。(15--18方均出《福建中草藥》) 二、一見喜一兩,七葉一枝花三錢,狹葉韓信草一兩,白花蛇舌草一兩。每日一至二劑,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⒆治陰囊濕疹:一見喜粉三十克。甘油加至一百毫升,調勻塗患處。(江西《草藥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