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橋

穿山橋

穿山橋位於廣西桂林市七星區灕江路跨小東江處,因位於穿山附近而得名。舊橋始建於1972年,於1975年交付使用。因橋址地質複雜,導致原有病害迅速加重,於2009年3月9日爆破拆除,舊橋從建成到拆除共運行了近35年。新橋於2008年12月6日破土動工,2009年12月30日正式通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穿山橋
  • 外文名:ChuanShan Bridge
  • 地理位置:廣西桂林市灕江路跨小東江處
  • 全長:475.16米
  • 主橋長:113.16米
  • 主橋寬:46米
  • 引道長:263米
  • 匝道長:404米
  • 匝道寬:22米
  • 舊橋始建日期:1972年
  • 舊橋竣工日期:1975年
  • 舊橋拆除日期:2009年3月9日15時36分
  • 新橋開工日期:2008年12月6日
  • 新橋竣工日期:2009年12月30日
  • 工程總投資:1.1億元
基本介紹,雛形,始建,重建,意義,

基本介紹

穿山橋橫跨小東江,位於廣西桂林市市內中南部,灕江橋東側,連線灕江路東西兩段,同雉山橋灕江橋上海路一起形成了一條長長的直道貫穿市區東西。
穿山橋西側匝道穿山橋西側匝道

雛形

一般認為穿山橋的雛形是明代的成順橋,有3孔、石拱築就而成,不過年久失修。穿山橋在1960年為石墩木面橋。

始建

1971年至1972年,由桂林市解放橋工程指揮部設計、桂林市市政工程處施工,建成雙曲拱、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公路橋,橋長66米,寬18米,跨徑56米,荷載汽—13級。同雉山橋、灕江橋、上海路組成了中南部重要的交通路道,連線了桂林市高新區和市區東部。在橋南的不遠處即是穿山南路通往相距很近的穿山公園和中共桂林城工委舊址。後因設計上計算不當,發生橋台位移、下沉,又於1974年秋增加修建了小墩用來加固,1975年3月交付使用。穿山橋舊橋從建成到拆除共運行了近35年,期間經歷多次整修加固,同時因為穿山橋橋址地質複雜,導致原有病害迅速加重。經專家多次會診,市政府研究決定,重新調整穿山橋施工方案,提前爆破拆除舊橋。
2009年12月30日通車慶典2009年12月30日通車慶典

重建

隨著我市人口和各種車輛保有量迅速增長,穿山橋橋面上出現的交通擁堵現象已經成為我市市區最重要的交通瓶頸之一。為改善市區道路交通擁堵狀況,市政府把穿山橋系統改造工程列入2009年為民辦實事工程之一。
穿山橋重建工程於2008年12月6日動工。整個工程由主橋、匝道、引道和下穿通道4個部分組成,其中,主橋設計為三跨連續梁橋,主橋長113.16米,寬46米,雙向6車道;匝道長404米,寬22米;引道長263米,寬度由18米至50米不等;穿山路在橋樑西端下穿而過,下穿通道長396米,寬30米;橋樑東端下穿人行道長156米,寬5米。橋上道路等級為城市Ⅱ級主幹道,工程總投資約1.1億元。
2009年3月9日下午3時36分,隨著一聲巨響,穿山橋舊橋被成功爆破拆除,為桂林服務了近35年的穿山橋舊橋完成了使命。此次爆破根據穿山橋的結構特點,小東江水深、流速和周圍環境狀況,制定了科學的爆破方案和嚴密的安全防護措施。為確保爆破成功,施工人員在橋拱的各部位設定了998個炮眼,單炮眼填藥量僅為50至60克,炸藥總量控制在51公斤左右,爆破飛石安全控制距離在30米內。同時採用毫秒微差導爆管雷管起爆線路的方式,每段起爆延時50毫秒,以減少爆破震動。時任市長李志剛、副市長劉明昱出席了爆破拆除儀式。
穿山橋爆破拆除瞬間穿山橋爆破拆除瞬間
2009年12月30日上午10時30分,在8門禮炮響過之後,背景牆如兩扇大門般向兩側緩緩打開,穿山新橋全貌立即呈現在市民面前。新穿山橋簡潔的柱狀橋墩和柔和的曲線梁,附以石材裝飾和整體暖色調的飾面,古樸中透露著現代氣息,與小東江、穿山、塔山等景色相互融合,共同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時任桂林市市長李志剛宣布拆除重建的桂林市穿山橋新橋正式竣工通車並為通車剪彩,至此,桂林上海路至灕江路全線貫通,卡在象山區七星區之間的“瓶頸”被徹底打通。搭載著市民代表和穿山橋建設者的數輛觀禮車首先通過穿山橋,接著,早就等在橋兩頭的各種車輛依次通過。

意義

副市長周衛在通車儀式上致辭。他說,備受關注的穿山橋系統改造工程,經過建設者12個月的艱苦奮戰,終於正式通車了。這是我市實施“三橋十路”工程建設取得的又一重大勝利。穿山橋系統改造工程是市委、市政府落實“保護灕江,發展臨桂,再造一個新桂林”重大戰略部署,為加快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和疏解提升老城而實施的為民辦實事工程,也是落實市人大加強城市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道路交通擁堵狀況議案的重要舉措,是一項惠民、利民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工程的建成通車,對於改善桂林市東區與中心區、臨桂新區的交通聯繫,擴大城市規模,拓展發展空間,提升城市品位,推動向西發展,都將發揮積極而重要的作用。因為工期緊、任務重,建設者精心組織,科學管理,克服了地質情況異常複雜、不確定因素多、施工工藝和工序繁多、征地拆遷難度大等諸多困難,強力推進項目建設,創造了桂林市區建橋史上100米以上的大橋僅用12個月建成通車的最短紀錄。
穿山橋通車慶典穿山橋通車慶典
穿山社區居民宋薇有幸作為市民代表在通車儀式上發表感言。她深有感觸地說,以前的穿山橋不僅陳舊破損,而且橋面狹窄,交通擁堵嚴重,市民出行非常不便,重建後的穿山橋橋面寬,景色美,行走方便。這是一項實實在在的為民辦實事工程,她為自己能在這座美麗的城市生活和工作感到無比幸福和自豪。
現場的市民民眾為穿山橋順利通車歡呼雀躍,他們在通車儀式上共同見證了這期盼已久的場景,並紛紛用手機、相機拍下這難忘的一刻。橋樑建設者們也在現場列隊慶賀,為自己的辛勤努力終於得到回報感到自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