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共九章。第一章是緒論部分,介紹該書的研究背景、意義,主要研究內容、思路和方法,對案例地區和案例研究內容及相關數據來源做了說明;第二章綜述了有關空間規劃有效性評價所面臨的難題、評價理論與方法和空間規劃有效性影響因素等方面的國內外研究成果;第三章通過整合一致性、規劃效能和規劃實施事後效益評價,建立了新的空間規劃有效性分析框架,並對具體評價方法進行了改進;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根據空間規劃有效性分析框架內部構成的邏輯順序依次展開案例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保護耕地和管控城鎮用地擴張中的有效性評價,這三章合起來構成一個空間規劃有效性分析框架套用的完整案例研究;第七章分析了案例區空間規劃有效性的影響因素,提出了以提升空間規劃有效性為導向的政策建議;第八章比較了現有的和該書所提出的空間規劃有效性評價理論、框架與方法;第九章總結了全書的主要研究結論。
zhua曲子白渡白顆
作品目錄
| 第六章 規劃對改善決策作用的分析:基於事後效益的視角 |
| |
| |
| |
| |
創作背景
空間規劃有效性評價是一個評估、認知、學習、反省、提高的過程,重在評價規劃所產生的實際影響與作用,為規划動態管理提供依據,最終服務於提升規劃績效。因此,空間規劃有效性評價的意義重大。然而,空間規劃有效性研究仍是滯後的,其面臨的核心難題是在理論上對空間規劃有效性的概念和內涵進行定義,並據此開發空間規劃有效性的分析框架與具體評價方法。理論研究的滯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空間規劃有效性評價缺乏全面性、客觀性和評價指標與規劃作用之間關係模糊等實踐問題。鑒於此,《空間規劃有效性評價:理論、方法與案例》對空間規劃有效性評價理論與方法進行了研究。
作品思想
第一,該書在整合和拓展一致性理論和規劃效能理論的基礎上建立了空間規劃實施有效性的綜合性分析框架。這一理論框架的評價對象包括後續決策行為、規劃實施結果和結果的事後效益,能夠較為全面地反映規劃的實際影響與作用。此外,這一框架能夠反映規劃所發揮實際作用與影響的差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示規劃有效性可能問題的原因所在。
第二,該書針對所建立的規劃有效性分析框架的構成要件,提出了新的或改進了已有的具體分析方法。結合中國空間規劃的特點,該書建議從數量、空間等多個維度評價結果與規劃的一致性;在土地利用與規劃空間一致性的評價方面,提出了空間吻合度數量指標、地類演化一致性、空間形態一致性等相結合的評價方法。在解構規劃效能內涵、定義和區分規劃目標與規劃方案的基礎上,作者提出了新的規劃效能評價方法,有助於較為客觀地分析規劃在土地開發利用等相關決策中所扮演的角色。
第三,該書運用所建立的規劃有效性分析框架做了一個比較深入的案例研究,較為系統地展示了案例城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保護耕地和管控城鎮用地擴張中所發揮的作用和影響,有利於揭示中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的成效與問題及其影響因素。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沈孝強,男,蘭州大學管理學院教師、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公共政策評價、土地管理與空間規劃、區域治理與城市增長管理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