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導演:蓋·漢米爾頓
- 編劇:Wilfred Greatorex/ James Kennaway
- 主演:麥可·凱恩,特瑞沃·霍華德,尤爾根斯·庫爾特,勞倫斯·奧立弗,哈里.安德魯斯,伊恩.麥克謝,肯尼思.莫爾,羅伯特.肖,拉爾夫.理查森,克里斯托弗.普盧默
- 製片人:Claude Hudson
- 出品公司:Spitfire Productions
- 中文名:不列顛之戰
- 外文名:Battle of Britain
- 其它譯名:倫敦上空的鷹/Slaget om England/空軍大戰略
- 出品時間:1970-07-16
- 發行公司: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 製片地區:英國
- 製片成本:$13,000,000
- 拍攝地點:英國達克斯福德
- 拍攝日期:1968年9月15日
- 類型:戰爭 劇情片
- 片長:133 min / UK:151 min
- 上映時間:1969年9月15日
- 票房:300萬美元
- 分級:一級
- 對白語言:英語 / 法語 / 德語 / 波蘭語
- 色彩:彩色
- imdb編碼:tt0064072
- 主要獎項:無
- 線上播放平台:電影網、優酷網
- 幅面: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演職員,電影視頻,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幕後花絮,幕後製作,製作發行,影片評價,
劇情簡介
二次世界大戰時期,1940年德國納粹黨軍在征服了大部份的西歐後,開始轉移視線到英國,更起了攻打英國的念頭,他們的首要任務就是瓦解英國空軍(RAF),好讓他們海上的戰艦在進攻英國時不用受到空襲。德國空軍約有2500部戰機而英國空軍則只有650部戰機,在這軍力懸殊的情況下,憑著各人的堅毅與意志,RAF可會得到最後勝利?
1940年6月至10月間,在英國和英吉利海峽上空,展開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空戰,這就是不列顛之戰。這是 一場由空軍主戰的戰役。
德國空軍和英國皇家空軍為爭奪制空權苦苦激戰了近四個月,並動用了當時最先進的武器。經過激烈的爭奪,英軍損失飛機1746架,德國損失2000架,死亡飛行員300多名,戰損率超過航空隊整體實力的40%。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
Squadron Leader Canfield | 麥可·凱恩 | ---- |
Air Vice Marshal Keith Park | 特瑞沃·霍華德 | ---- |
Baron von Richter | 尤爾根斯·庫爾特 | ---- |
Sgt. Pilot Andy | 伊恩·麥柯肖恩 | ---- |
Group Capt. Baker | 肯尼斯·摩爾 | ---- |
Air Chief Marshal Sir Hugh Dowding | 勞倫斯·奧利弗 | ---- |
Group Capt. Hope | 奈吉爾·派屈克 | ---- |
Squadron Leader Colin Harvey | 克里斯托弗·普盧默 | ---- |
Air Vice Marshal Evill | 麥可·雷德格瑞夫 | ---- |
Sir David Kelly | 拉爾夫·理察森 | ---- |
Squadron Leader Skipper | 羅伯特·肖 | ---- |
Section Officer Maggie Harvey | 蘇珊娜·約克 | ---- |
Warrant Officer Warwick | 麥可·貝茨 | ---- |
Pilot Officer Archie | 愛德華·福克斯 | ---- |
Jamie | 詹姆斯·卡沙莫 | ---- |
RAF pilot | 尼克·泰特 | ---- |
Senior civil servant | Harry Andrews | ---- |
Air Vice Marshal Trafford Leigh-Mallory | Patrick Wymark | ---- |
Wing Cmdr. Willoughby | Robert Flemyng | ---- |
Mrs. Andy | Isla Blair | ---- |
Squadron Leader Edwards | 巴里·福斯特 | ---- |
Farmer | John Baskcomb | ---- |
Willoughby's assistant controller | Tom Chatto | ---- |
職員表
出品人 | 製作人 | 導演 | 副導演(助理) | 編劇 | 攝影 | 配樂 | 剪輯 | 美術設計 |
---|---|---|---|---|---|---|---|---|
蓋·漢米爾頓 | 哈里·薩爾茲曼 班傑明·菲斯 John Palmer | 蓋伊·漢彌爾頓 | David Bracknell Derek Cracknell Terence A. Clegg Mike Gowans Richard Jenkins Garth Thomas | Wilfred Greatorex James Kennaway Derek Dempster Derek Wood | 弗雷迪·揚 | Ron Goodwin | Bert Bates | Maurice Carter Bert Davey William Hutchinson Jack Maxsted Gil Parrondo Lionel Couch |
幕後花絮
1、由於片中很多場景被重拍多次,所以拍攝本片消耗的彈藥比當年的不列顛戰役還多。
2、曾參加不列顛之戰並在29歲成為德國最年輕將軍的的阿道夫·加蘭德(Adolf Galland)任本片技術顧問。
3、在拍攝東倫敦和Aldwich捷運站的場景時,劇組找來很多當年閃電戰的倖存者做臨時演員,其中有些人因場面過於真實而中途退出。
4、在不列顛戰役期間,皇家空軍使用的“噴火”式戰鬥機多為Mk I型,可到影片拍攝時,只能用9種不同型號的“噴火”式戰鬥機替代。
5、在德軍方面,製片方集合了32架CASA 2.111雙引擎轟炸機,在影片拍攝結束後,劇組將一架HA-1112贈送給德國聯邦國防軍空軍博物館,它被改裝為梅塞施密特Bf 109 G-2,機身上還畫有德國王牌飛行員古斯塔夫·榮德爾(Gustav Rodel)的徽章。
6、為營造出“鷹日”的猛烈空襲,劇組炸毀了一座位於達克斯福德的二戰機庫。二戰時期的轟炸機基地Bovingdon也出現在本片。
7、為了呈現出1940年夏季萬里無雲的晴空,有些仰拍畫面只能在西班牙取景,而俯拍畫面則全都在雲層之下拍攝。
8、《不列顛之戰》在當時是拍攝投入高達1300萬美元的大製作,但最終卻因票房慘澹而虧損了1000萬。
幕後製作
故事背景
不列顛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0年至1941年)納粹德國對英國發動的大規模空戰。而這次戰爭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空戰,除了英、德兩國之外,包括同屬大英國協的紐西蘭、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愛爾蘭、牙買加、斯里蘭卡、南羅德西亞等國的空勤人員也投入英軍;許多被納粹德國占領的歐洲國家,包括波蘭、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法國等撤至英國的空軍,也加入了保衛英國的行列;當時屬於中立的美國,也有志願者組成了“飛鷹中隊”(Eagle Squadrons)與英國並肩作戰。同屬軸心國的義大利,則派出“空軍軍團”(Corpo Aereo Italiano)與德國空軍一起戰鬥。戰爭在1941年10月12日以德國的失敗告終,由於損失過多的戰機和飛行員,又無法取得英倫海峽的制空權優勢,更無法藉由空襲瓦解英國的地面和海軍戰力,德國不得不放棄入侵英國的作戰計畫。
拍攝過程
拍攝本片需要大量二戰時期戰機,1965年9月,製片人哈里·薩爾茲曼和班傑明·菲斯與前轟炸機組指揮官哈米什·馬哈迪上校取得聯繫,希望由他來尋找二戰飛機並協商使用。最終,共有100架飛機出現在片中。在馬哈迪的幫助下,製片方在英國還有109架“噴火”式戰鬥機,可最終只找到27架,而且只有12架能升空。馬哈迪還聯繫到了6架“颶風”式戰鬥機,其中的3架仍可以飛行。本片讓這些二戰飛機得以保存下來,其中甚至還有一架難得一見的“噴火式”Mk II型戰鬥機。
為了在片中重現榮克87型“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劇組改裝了兩架Percival Proctor教練機,以偽裝成半尺寸的斯圖卡。在拍攝俯衝攻擊場景時,劇組使用了無線電遙控的大型航模。另外,劇組還製作了Heinkel He-111轟炸機航模,以拍攝該型飛機在英吉利海峽上空被擊毀的場景。除去作戰飛機外,製片方還使用了兩架JU-52型運輸機。本片在英國達克斯福德、德布登、北維爾德和霍金格取景拍攝,這些地點都曾參加不列顛戰役。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 Spitfire Productions [英國] |
發行公司 | United Artists Corporation Ltd. [英國] (1969) |
聯美電影公司 [美國] (1969) | |
United Artists [德國](1969) | |
美國廣播公司 [美國] (1975) (USA) (TV) (original airing) (pan/scan) | |
United Artists Films (1969) (Finland) | |
United Artists [法國] (1969) | |
United Artists (1969) (Sweden) | |
FS Film Oy [芬蘭] (2004) (Finland) (DVD) | |
Fazer Musiikki Oy/Fazer Video(Finland) (video) | |
MGM Home Entertainment (Europe) Ltd. [英國] (2001) (UK) (VHS)/(2004) (UK) (DVD) | |
米高梅家庭娛樂公司 [德國] (2004) (DVD) | |
米高梅家庭娛樂公司 [法國] (2004)(DVD) | |
米高梅家庭娛樂公司 [美國] (2003) (DVD)/(2008) (DVD) (Blu-ray)/(2007) (DVD) | |
米高梅聯美家庭娛樂 [美國] (1996) (VHS) (pan/scan)/ (laserdisc) | |
Svensk Filmindustri (SF) AB [瑞典] (2004) (DVD)/(2009) (DVD) (Blu-ray) | |
TV3 (1989) (Finland) (TV) | |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德國] (1999) (VHS) |
影片評價
影片以紀實戲劇的風格描寫德國納粹在1940年的不列顛之戰,相對於戰勝國拍攝的眾多二戰題材的電影,這部電影還是比較客觀公道的。它不僅展示了英國飛行員保衛國家的英勇壯舉,也展示了德國軍人昂揚的精神風貌和不屈的進取精神。片中戰機蓋天的空襲場面拍得十分壯觀而逼真,效果震撼人心。勞倫斯·奧立弗飾演戰術高明的爵士令人印象深刻。
英國的電影就如其文學作品一樣,都是很重視故事性的,但在這部電影中卻沒有這樣強烈,反倒是張馳有度,於一個側面反映了二戰時的艱苦與磨難。戰爭片中空戰的場面是最耗金錢的,而且也是最難以拍攝和把握的,這部片子卻在這兩方面都表現得不錯,雖沒有《珍珠港》中那樣的震憾場面,也沒有那樣的激烈與緊張,但通看全片,還是表現出了當時的那種氛圍以及英國人民在困苦中戰鬥的愛國心。在這部片中對於美軍參戰一事點滴未提,空戰場面看來也較為真實可信,整個風格也是充滿了紳士似的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