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賺經濟

空賺經濟

“禮品經濟”是催生月餅券市場的根源,送禮需求超越了消費需求,使得禮品券脫離實物,具有了金融屬性。知名品牌的月餅券卻變成“期貨”,背後產生了一條“空賺經濟”的利益鏈。“空賺經濟”的背後,是“禮品經濟”的放大效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空賺經濟
  • 效應:禮品經濟
  • 事例:月餅事件
  • 屬性金融屬性
產生,交易,調查,解讀,

產生

2012年隨著月餅銷售進入旺季,月餅券倒賣回收也正逐漸形成“產業”。“禮品經濟”是催生月餅券市場的根源,送禮需求超越了消費需求,使得禮品券脫離實物,具有了金融屬性。黃牛倒手月餅券一般能夠獲得票面價格5%~10%左右利潤,而廠家則能獲取10%以上的“淨利潤”。
隨著月餅銷售進入旺季,月餅券倒賣回收也正逐漸形成“產業”。廠家製作——用戶採購送禮——中間商倒賣——廠家回收。月餅未見一個,知名品牌的月餅券卻變成“期貨”,背後產生了一條“空賺經濟”的利益鏈。
“空賺經濟”的背後,是“禮品經濟”的放大效應,而破解這個越做越大的泡沫,需從市場、金融等多方面的監管入手。

交易

2012年9月24日晚,在“黃牛”比較集中的北京宣武門SOGO商圈。當問到是否回收月餅卡時,一個中年男子說:“哈根達斯、好利來、味多美的我都要。小面額的我不要,三百五百的六折收。”
空賺經濟空賺經濟
在上海南京路、徐家匯(8.62,0.07,0.82%)等商圈,“盯”每日月餅券的“大盤”已經成為了這裡“黃牛”的生存之道,不同廠家生產的月餅券都有不同的折扣率。
在南京東路,正在“賣”月餅券的上海市民樂先生。他和妻子單位各發一張杏花樓月餅券,“加起來400元的券,問了好多個‘黃牛’,最多也只能賣到180元。”
“黃牛”展示了一本被他稱為“月餅券大盤”的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各種月餅券的生產廠家、價格、折扣率、每天買賣的數量等。月餅券好像期貨,做“月餅市”全靠“盯盤”。

調查

月餅券的發行量,據不完全統計,上海市月餅生產、經銷企業2012年就發放月餅券920多萬張。
登錄“趕集網(微博)”、“58同城”等網上交易平台,在禮品券回收的“零售市場”,大多數收卡的黃牛都是低買高賣。
企事業單位一般以6到7折的價格從廠家團購月餅券發給員工;員工以4折到6折的價格把月餅券賣給“黃牛”;“黃牛”會加價把券銷售給需要月餅券的消費者,並把倒賣不掉的月餅券以4到5折的價格賣回印券的廠家。
靠“黃牛”搭橋,一張張月餅券在給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孕育了一條灰色利益鏈。保守估計,黃牛倒手月餅券一般能夠獲得票面價格5%~10%左右利潤,而廠家則能獲取10%以上的“淨利潤”。
關於誰在回收“黃牛”手裡的月餅券,消費者也許不會想到,中秋節前“轟轟烈烈”的月餅券倒賣、回收市場背後,真正的“推手”,竟然很可能就是這些月餅券的生產者。
市面上月餅券的銷售分為酒店賓館和有直營店的糕餅房兩種渠道。一般來說,酒店賓館由於是季節性銷售月餅,基本不接受“回收”月餅券,在這種“以銷定產”的模式下,很少出現月餅券“超發”現象。
有直營店的知名糕餅房銷售月餅券卻另有乾坤。一位從事月餅銷售多年的業內人士表示:知名糕餅店基本上都接受“回購”月餅券,這樣一來,“超發”的月餅券到市面上流通一圈之後回到商家手中,不僅不需要提供實物,還能賺取額外差價。
“超發”是行業內多年的“潛規則”,起初是為了應對月餅季結束後產生的大量在保質期卻不得不下架的月餅帶來的庫存壓力,後來就演變成為一種牟利的手段,以至於臨近中秋消費者集中提貨時,有時會出現“有券無貨”的現象。
“超發”月餅券也並非毫無風險。在武漢、上海等多地就曾發生過多起知名糕點品牌“超發”月餅券遠遠大於其實際產能、消費者上門提貨卻發現“有票無餅”的現象。

解讀

中國禮品產業研究院專家認為,月餅券實際上並非禮品回收市場的搶手貨,但從廠家、黃牛黨到流通者,各獲其利皆大歡喜,這種怪象值得關注。月餅券作為一種禮品,供應量遠遠超過實際消費量,實際上生產廠家和商家把月餅券當成一種期貨來炒,這種情況最終會造成資源的浪費。
經濟學者表示,市場上的月餅定價普遍虛高,“灰色利益鏈”在各個轉手環節均有利可圖的表象背後,實際上是月餅高額的利潤在支撐。
上海財經大學世博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孫元欣指出,從需求的角度看,“禮品經濟”是催生月餅券市場的根源,送禮需求超越了消費需求,使得禮品券脫離實物,具有了金融屬性。從供給面上看,正是由於看到禮品券有利可圖,酒店、賓館、餐廳等本來和月餅券並無關係的廠商、企業也開始發券,“黃牛”從中獲利,“空賺經濟”的泡沫就做大了。對於發行提貨券的公司,應向監管機構支付一定比例的押金防範風險,一旦企業因經營風險出現問題,可以相應補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