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與有

空與有

空與有,佛法中的‘空’和‘有’只是兩個同義的字,而非是相對的兩極。佛法的要旨,只是教人離執,只有離一切執,才能還我原來面目,也才有自由自在分,讓生命安頓在原本無量、無限的實際理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空與有
  • 外文名:Empty and
  • 拼音:kongyuyou
  • 類型:佛法
原文解釋,宗教觀點,

原文解釋

印度佛教哲學中兩個基本概念和術語。“空有”源出“無有”。《梨俱吠陀》的《有無歌》說:“有既非有,無亦非無。”《歌者奧義書》說:“太初之時,世界為有,惟一無二。……太初之時,世界為無,惟一無二,由無生有。”這裡,“無”的基本含義是非存在,“有”的含義是存在。佛教哲學吸收了“無”、“有”,將之發展而為“空”、“有”,“空”、“有”成了佛教哲學的專用術語。小乘佛教哲學認為,空有分離,兩不相涉。在部派學說中,有的執有,認為“法我俱實”,如上座系的犢子部;有的執空,認為“法為空假”,如大眾系說假部;有的認為“我空法有”,即在某一範疇執有,在另一範疇又執空,如上座系說一切有部。大乘佛教哲學則繼承、發展了吠陀奧義書“無有”原理,賦予“空有”以新的內容:空不遣有,有不離空;空中攝有,有記憶體空;空有雖是兩家,但有內在聯繫,不是截然分割、兩不相干。例如,中觀派哲學,著重談空,但不斥有,而以空即有,假有明中。又如瑜伽行派哲學,著重說有,但不捨空,而以有即空,會空顯中。如是兩派大乘哲學運用空有相即、真俗圓融來表述中道勝義。因此,人們常稱中觀派哲學為大乘“空宗”,稱瑜伽行派哲學為大乘“有宗”。按中觀派哲學,“空”具有兩層含義:一是邏輯手段,一是最高真理──絕對空體;運用前者,表述後者。從邏輯說,空是“遮詮”──否定方法,對一切事物的矛盾雙方(兩邊)加以完全的否定,例如,生滅、斷常、一異、多少、苦樂、善惡,乃至生死與涅槃、諸佛與眾生皆被否定。然而,中觀派哲學家不是為否定而否定,而是把否定看作一種“揚棄”,通過對否定的最充分運用,達到最合理的肯定,從而巧妙地闡明《中論》所謂“不生亦不滅,不來亦不出,不一亦不異,不斷亦不常”的中道。

宗教觀點

佛教特別是大乘佛教的空有觀,實際上是對存在的一種基本看法。它在處理空有關係中具有一定的辯證法因素。由於它堅持唯心唯識的立場,它的辯證法始終是與唯心主義結合在一起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