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A^ka^s/anantya^yatana-deva)無色界四天的第一天。也稱無量空處、阿竭禪天、虛空知天、空知天、空處天。在‘九地’中此天稱為空無邊處地。指厭色界有色質的障礙不得自在,故以空無邊想的加行而入空無邊處定,又以此定為因而得的定地之果報。厭色故無色蘊,是由受、想、行、識等四蘊而成的異熟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空無邊處天
- 外文名:A^ka^s/anantya^yatana-deva
- 也稱:無量空處
- 大正:27·432c
空無邊處天由來,四空定壽命,詳解,
空無邊處天由來
《大毗婆沙論》卷八十四曾敘述此名之由來(大正27·432c)︰‘但以加行故名空無邊處,如施設論說︰以何加行修空無邊處定,由何加行入空無邊處定?謂初業者先應思惟牆上、樹上、崖上、舍上等諸虛空相,取此相已假想勝解,觀察照了無邊空相,以先思惟無邊空相而修加行,展轉引起初無色定,故說此名空無邊處。’《楞嚴經》卷九雲(大正19·146c)︰‘若在舍心舍厭成就,覺身為礙,銷礙入空,如是一類名為空處。’
又,此天已無色蘊,故無方處。至於此天的壽命,《長阿含經》卷二十說是一萬劫;《立世阿毗曇論》卷七分之為上中下品,下品一萬七千五百大劫,中品一萬八千五百大劫,上品二萬八千劫;《大毗婆沙論》卷八十四說是二萬劫。
空無邊處天:厭形色之身,思無邊之空,作空無邊之解,所生之處曰空無邊處。於色界中,以方便力,滅種種色,出色界獄,但見虛空無邊,故名空無邊處天。
喜見下一世要去的無色界宇宙已經不再依賴能量或者物質的存在而存在了。生命在這裡,也與外在的時空高度相合。或者說,這裡的宇宙就是生命,生命就是宇宙——如果以我們人類的眼光來看的話。
換句話說,這裡宇宙與生命的存在,是純精神性的,時空與生命是高度同質的存在。
四空定壽命
這裡的生靈的壽命之長,更是久遠得超乎想像:
空無邊處天,壽命二萬大劫(約9,032,000,000,000萬年);
識無邊處天,壽命四萬大劫(約18,064,000,000,000萬年);
無所有處天,壽命六萬大劫(約27,096,000,000,000萬年);
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命八萬大劫(約36,128,000,000,000萬年)。
依四空定建立的這四種時空屬於無色界,已經沒有物質能量的存在,連最細微也沒有,只有心識和時空,也就是說,只有純粹的精神、真空和時間。
詳解
空無邊處天國,是娑婆宇宙整個物質、能量的全部消失(所謂的“暗物質”在這裡也不見了),只有一片真空(整個娑婆宇宙,也只有這裡是真正的“真空”,我們人類現在所謂的真空,其實充滿了更細微的物質粒子——暗物質)。所以,依這整個空間的存在來叫它空無邊處天。
空無邊處天向上一層的“時空”,準確來說只有“時”沒有“空”,連真空或者說空間也不存在了,這就是識無邊處天。它是過去、現在、未來時間相續不斷的存在,只是時間這單一一維的存在,依此生靈的心識相續不斷,所以,稱這裡為識無邊處天。
再往上一層,連時間這一維也不存在了,“什麼都沒有了”,但是心識還在。為什麼呢?因為感覺到什麼都沒有了是還有感覺的——生靈還“感覺到什麼都沒有”的感覺,這就是無所有處天。
再往上一層,到生靈們連感覺“什麼都沒有”的感覺也沒有了,就進入了非想非非想處天。此處生命與“宇宙”的存在就只有微細的“這個”單一念頭,也就進入了唯一的單一作用力,就定在那裡。這就是無色界的最高“時空”,也是我們娑婆宇宙三界的最後一處。佛教為了說明對人類來說這么難以想像的存在,只能勉強地用“非想非非想”這樣一個並不簡單直接的詞來形容。
從非想非非想處天開始,就是我們娑婆宇宙產生和建立的過程。非想非非想的存在一旦發生“這個”單一念頭的變化,就會首先產生時間,接著是空間,再接著是能量,而後是我們人類所了解的物質。
就這樣,一個次元時空、一個次元時空地往下演化,整個娑婆宇宙的時空和生命就衍化了開來。
依我們人類現在了解的科學知識來說,非想的存在,相當於“宇宙大爆炸”前存在的那個無限小的、即不存在時間、也不存在空間的“宇宙奇點”。在這一“宇宙奇點”中,卻包含了時、空、能、物質的全部存在信息。
一旦“宇宙奇點”擴展開來,發生“宇宙大爆炸”,時間、空間、能量、物質就會先後產生出來。
對佛教來說,說明宇宙與生命“這樣的知識”並不是它的立意所在。所以,對修行的人來說,這個“知識體系”還必須與修證緊密結合。
依修行來說,這是還滅的過程,是破的過程。從欲界的粗定,到色界的四禪,再到無色界的四空定,四禪八定就是依次從物質相、能量相、空間相、時間相、心識相破起,直到非想非非想處天的非想非非想處定,只剩下心識本身的單一存在。
如果連這一單一存在也破了呢?
那么你成佛了。
可非想非非想處天真的是往上一步,就能成佛了?
答案是:理論上再往上一步就能成佛,實際上這基本上辦不到。
至於原因,讓我們來看喜見求索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