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空杏寺
- 地理位置:山東省肥城市儀陽鄉
- 占地面積:約10餘畝
- 別名:湧泉寺
建築結構,歷史沿革,主要景觀,地圖信息,
建築結構
古寺依山而建,占地約10餘畝,由天王殿、東西偏殿、後大殿和西跨院組成。四周松柏疊翠,前有湧泉潺流,其景甚幽,實屬參禪修行之寶地,故在山東歷史上,曾與長清境內的靈岩寺相齊名。後大殿石階9級、前廊式,殿面寬15米,高8米,進深8米,重梁起架,磚砌斗拱,單飛檐,黃綠琉璃瓦,上塑飛龍走獸。殿內八棱石質明柱兩根,上刻楹聯,字型秀麗,刻工流暢。內供釋迦牟尼和數尊羅漢塑像,整座大殿雄偉壯觀。殿前兩側有對稱東西偏殿,皆是磚石結構,高起脊,建造風格古樸莊重。山門內的天王殿,高6米,進深6米,殿面寬12米,重梁起架,磚石結構,硬山單脊,內供四大天王神像。西跨院主禪房為前廊式,建造精巧。
歷史沿革
據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四月重修空杏寺碑文載:“大清國山東濟南府肥城縣東南有古剎一座,名曰空杏寺,創建於大金,屢修於大明。”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肥城縣誌》載:後唐有一納子來居於此,植杏一株於中庭,杏熟而核自落還複合之,顆顆圓成因名。又因古剎前有泉井1眼,深數丈,豐水季節泉水涌動而出,成為一方之奇觀,故又名湧泉寺。
空杏寺不僅是山東境內聞名遐邇的古寺,還是山東西區人民抗日武裝起義的發祥地。1938年1月,在這裡誕生了山東西區人民抗敵自衛團,點燃了泰西熊熊的抗日烈火,從此,它又成了革命鬥爭遺址。1990年,古寺被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寺前矗立的抗戰救國碑,以輝煌的革命歷史,為古寺增添了新的光彩。
主要景觀
大寺院內,古柏參天有碑刻數座,其中,以“皇賜湧泉寺聖旨碑”最為珍貴。此碑高2米,寬1米,龍首龜座,為元朝皇慶二年(公元1313年)所立。碑文篆楷相間,字跡秀麗,記載了成吉思汗、月古台、薛禪、完者、曲律五位皇帝賜建古寺的聖旨全文。此碑展現的書法之功力、雕刻之精湛,足以令當今世人嘆為觀止,拍手稱絕,是不可多得的稀世文物。
地圖信息
地址:泰安市肥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