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薄壁墩系梁施工平台及底模一體結構

空心薄壁墩系梁施工平台及底模一體結構

《空心薄壁墩系梁施工平台及底模一體結構》是中鐵二十三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於2019年8月6日申請的專利,該專利申請號為2019212653628,公布號為CN210886942U,公布日為2020年6月30日,發明人是林恩川、尹智勇、陳文萍、劉詠梅、張大鵬等。

《空心薄壁墩系梁施工平台及底模一體結構》包括用作系梁施工平台及底模的蓋板,以及預施作系梁底部與墩身之間的倒角混凝土;所述蓋板搭設在所述倒角混凝土上。該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2019年8月之前系梁施工工法存在的,施工平台搭設與模板支架體系拆除工序複雜,以及人孔構造破壞系梁結構整體性的問題,提供一種空心薄壁墩系梁施工平台及底模。該施工平台及底模搭設簡便,縮短了施工工期;並且無需拆除,因此無需預留人孔,能夠保障系梁結構的穩定性。

2021年11月,《空心薄壁墩系梁施工平台及底模一體結構》獲得2020年度四川專利獎三等獎。

(概述圖為《空心薄壁墩系梁施工平台及底模一體結構》的摘要附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空心薄壁墩系梁施工平台及底模一體結構
  • 公布號:CN210886942U
  • 公布日:2020年6月30日
  • 申請號:2019212653628
  • 申請日:2019年8月6日
  • 申請人:中鐵二十三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天府街中段336號
  • 發明人:林恩川、尹智勇、陳文萍、劉詠梅、張大鵬、張旭、熊志剛、周琪、馬敏
  • 專利代理機構: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陳令軒
  • Int.Cl.:E01D21/00(2006.01)I
  • 類別:實用新型
專利背景,發明內容,專利目的,技術方案,改善效果,附圖說明,權利要求,實施方式,榮譽表彰,

專利背景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人民對行車舒適性要求的提升,高等級鐵路、公路的縱坡設計逐漸減小,空心薄壁墩大跨度橋樑越來越多,對施工質量控制要求越來越高。系梁施工是空心薄壁墩施工的重點環節,墩內施工平台搭建困難、支架模板體系安裝及拆除難度大、系梁施工影響墩身施工進度是施工中的主要問題。尤其是中國北方的甘肅地區,屬暖溫帶大陸性高原氣候,冬冷常睛,夏熱豐雨,冬季常吹西北風,夏季常行東南風,且風速較大。施工受氣候條件制約,季節性施工特點明顯,一般在每年11月初至次年4月初為凍融冬休期無法施工,全年有效施工時間很短。如何快速、安全、經濟地完成空心薄壁墩系梁施工,一直是困擾施工的一個難題。
空心薄壁墩是2019年8月之前大型橋樑建設普遍採用的一種結構形式,在墩間及墩內設定系梁用以增加墩身橫向剛度,防止墩身橫向失穩。空心薄壁墩系梁施工必須與墩身施工相配合,傳統空心薄壁墩系梁施工方法有滿堂支架法和平台支架法兩種。
滿堂支架法是以地面為基礎,逐層搭設滿堂支架作為系梁施工平台及模板支架體系,施工完成後拆除滿堂支架,之後再繼續施工墩身。缺點是:滿堂支架搭設難度大、成本高,且受系梁高度限制,系梁過高則無法搭設滿堂支架。系梁施工時墩身無法施工,導致總體施工時間延長。
當系梁過高時,需採用平台支架法。平台支架法是在墩身施工至系梁下方時,預先預埋連線件,待墩身系梁下方段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後暫時拆除墩身模板,在連線件上安裝牛腿,並搭建系梁施工平台及系梁模板支架體系,進行系梁施工,系梁施工完成後拆除平台及模板支架體系,之後再繼續施工墩身。缺點是:平台安裝及拆除難度大,平台搭設成本高,施工時間長;且墩身模板被拆除後,系梁施工時墩身無法施工,導致墩身施工總體時間延長。
無論是滿堂支架法,或是平台支架法,除墩間系梁底板之外,其他部位系梁均需要在施工時預留人孔,待系梁施工完畢後,以便人員進入系梁底部對模板支架實施拆除。首先,拆除工序十分複雜,拖延了施工時間,影響施工工期。其次,高空拆除作業危險係數較高。並且,人孔結構對系梁結構的整體性產生了一定破壞。

發明內容

專利目的

《空心薄壁墩系梁施工平台及底模一體結構》的目的在於:針對2019年8月之前系梁施工工法存在的,施工平台搭設與模板支架體系拆除工序複雜,以及人孔構造破壞系梁結構整體性的問題,提供一種空心薄壁墩系梁施工平台及底模。該施工平台及底模搭設簡便,縮短了施工工期;並且無需拆除,因此無需預留人孔,能夠保障系梁結構的穩定性。

技術方案

《空心薄壁墩系梁施工平台及底模一體結構》包括用作系梁施工平台及底模的蓋板,以及預施作系梁底部與墩身之間的倒角混凝土;所述蓋板搭設在所述倒角混凝土上。
該方案在系梁對應的墩身節段施工時,墩身先施工系梁下倒角作為後期施工平台支點,並在倒角上搭設平台進行系梁的施工。系梁採用預製板作為施工平台及底模板,不必搭設型鋼平台及支架,操作更簡單,施工速度更快,減少了高空拆除作業安全性更高,減少施工平台及底模板材料,減少了人工,節約了成本,鋼筋混凝土施工完畢後平台不拆除。且不需設定人孔,不破壞系梁結構整體性,更能保證質量,比傳統型鋼搭設平台更加牢固可靠。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蓋板為鋼筋混凝土預製板。預製板在廠內預製,成本低廉,結構強度有保障。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蓋板由若干塊鋼筋混凝土預製板相互拼接組成。多塊預製板共同承重,一方面方便預製及吊裝,另一方面提高整體可靠度。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倒角混凝土傾斜面與墩身面之間所呈角度小於45°,該方案使預製板的倒角承重結構更穩固。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倒角混凝土中預埋有加強鋼筋,且所述加強鋼筋綁紮在墩身鋼筋上,以進一步加強倒角結構。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加強鋼筋的直徑與墩身鋼筋的直徑一致,保證倒角結構強度。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蓋板長度小於墩身內壁間距,使預製板與墩身之間預留有足夠間隙,方便吊裝。

改善效果

《空心薄壁墩系梁施工平台及底模一體結構》有益效果是:該實用新型在系梁對應的墩身節段施工時,墩身先施工系梁下倒角作為後期施工平台支點,並在倒角上搭設平台進行系梁的施工。系梁採用預製板作為施工平台及底模板,不必搭設型鋼平台及支架,操作更簡單,施工速度更快,減少了高空拆除作業安全性更高,減少施工平台及底模板材料,減少了人工,節約了成本,鋼筋混凝土施工完畢後平台不拆除。且不需設定人孔,不破壞系梁結構整體性,更能保證質量,比傳統型鋼搭設平台更加牢固可靠。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步驟ⅰ-ⅱ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步驟ⅲ-ⅳ示意圖。
附圖中部件所對應的標記:H-墩身、H1-系梁下方段、H2-系梁段、H3-系樑上方段;1-蓋板、2-系梁、3-倒角混凝土、4-加強鋼筋。

權利要求

1.《空心薄壁墩系梁施工平台及底模一體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用作系梁施工平台及底模的蓋板,以及預施作系梁底部與墩身之間的倒角混凝土;所述蓋板搭設在所述倒角混凝土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薄壁墩系梁施工平台及底模一體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蓋板為鋼筋混凝土預製板。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心薄壁墩系梁施工平台及底模一體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蓋板由若干塊鋼筋混凝土預製板相互拼接組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薄壁墩系梁施工平台及底模一體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倒角混凝土傾斜面與墩身面之間所呈角度小於45°。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空心薄壁墩系梁施工平台及底模一體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倒角混凝土中預埋有加強鋼筋,且所述加強鋼筋綁紮在墩身鋼筋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空心薄壁墩系梁施工平台及底模一體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加強鋼筋的直徑與墩身鋼筋的直徑一致。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薄壁墩系梁施工平台及底模一體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蓋板長度小於墩身內壁間距。

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空心薄壁墩系梁施工平台及底模一體結構》包括用作系梁施工平台及底模的蓋板,以及預施作系梁底部與墩身之間的倒角混凝土;所述蓋板搭設在所述倒角混凝土上。
具體地,所述蓋板為鋼筋混凝土預製板。所述蓋板由若干塊鋼筋混凝土預製板相互拼接組成。所述蓋板長度小於墩身內壁間距。所述倒角混凝土傾斜面與墩身面之間所呈角度小於45°。如圖1所示,所述倒角混凝土中預埋有加強鋼筋,且所述加強鋼筋綁紮在墩身鋼筋上。所述加強鋼筋的直徑與墩身鋼筋的直徑一致。
基於上述方案,以下公開一種空心薄壁墩系梁施工工法,包括如下步驟:
ⅰ.如圖2所示,墩身施工至系梁段時,施作墩身與系梁底部之間的倒角;
ⅱ.如圖2所示,不拆除墩身模板,並繼續向上施作墩身系梁段及墩身系樑上方段;
ⅲ.如圖3所示,在步驟ⅰ的倒角上搭設預製板,作為系梁施工平台及底模;預製板可由墩身頂部開口處吊裝進入墩身並搭設在倒角上;
ⅳ.如圖3所示,在步驟ⅲ的施工平台及底模上施作系梁。
該實施例對於空心薄壁墩的墩間系梁頂板及底板、墩內系梁頂板及底板同樣適用,採用該實施例的施工工法均可以實施。特別地,該實施例尤其適用與墩內系梁底板的施工。原因在於,墩間系梁底板不存在拆模困難問題,可以採用2019年8月之前的平台支架法。墩間系梁頂板及墩內系梁頂板,由於兩者距離墩間系梁底板或墩內系梁底板的高度較小,可以採用平台支架法。而在墩內系梁底板的施工上採用該實施例的工法,解決了墩內系梁因距離地面較高不易搭設平台支架的問題,並且該實施例的預製板不需要預留人孔進行拆除,因此,該實施例尤其適用於墩內系梁底板的施工。

榮譽表彰

2021年11月,《空心薄壁墩系梁施工平台及底模一體結構》獲得2020年度四川專利獎三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