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塵法師

空塵和尚俗家姓王,名宏貞,河南省信陽縣人,清同治五年(1866年)出生。光緒十五年(1889年),空塵二十四歲,因鑒於佛法無南北,道風有盛衰,遂稟明師父,偕同師弟淨源,托缽行腳至湖北,同受具足戒於漢陽歸元寺。戒師安定和尚對空塵頗為器重,圓戒後留他住禪堂。未幾,皇寺院派人催促他回去任職事,協助管理寺務。他在寺內任事之餘,深究禪教,並訪求佛書多種,藉以深入研究。他在寺內任副寺、知客、監院等職,先後十有餘年,修寺置產,整規立矩,井然無紊。偶亦吟詩作畫,亦頗可觀,人皆愛而珍藏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空塵法師
  • 出生地:河南省信陽縣
  • 性別:男
  • 所處時代:清朝
空塵法師,成就,

空塵法師

家庭務農為業,勉以餬口。空塵自幼體弱多病,常年藥不離口,幾頻於危。七歲時,父母無力撫養這個多病的孩子,就把他舍給信陽城內的皇寺院,做了個未落髮的小沙彌。空塵以自幼多病,未曾讀書,到皇寺院調養了兩年,身體好了些,他的師父德淮和尚愛惜他,送他入學塾啟蒙。但空塵不樂讀誦,時常兀然獨坐,有如痴呆。讀了幾年啟蒙書,也沒有什麼進境。十餘歲時,師父為他剃度,不再要他到學塾讀書,以後就在寺中做雜務,又虛度了幾年歲月。二十歲時,他的師叔用言語激勵他,謂∶“蘇老泉二十七歲始發憤讀書,卒以成名,而你今猶少老泉七歲,如果能發奮上進,也還不算為晚。”他聽後十分感動,慚愧萬分。於是自號“模糊僧”以自警,自此精勤學習,不稍懈怠。不數年間,學問上果然大有長進。

成就

光緒末年(1908年),寺產興學之說甚囂塵上。空塵有感於興學一事,既為社會造福,亦僧家布施之所當為者,且可杜絕地方人士覬覦寺產之野心,因此發願創設義學。宣統初年(1909年),他首先捐出寺地三十餘畝為校址,興建校舍,聘請教師,創立僧俗兩等國小校一所,招收信陽一地僧青年及在家失學兒童入學就讀,以經費充裕,師資優良,學校辦得很有績效,亦得到地方人士的稱頌。
民國元年(1912年),寄禪長老在上海成立“中華佛教總會”,空塵親自赴上海參加成立大會。回到信陽皇寺院後,他即與師弟淨源出面,約集信陽諸山同道開會,組織中華佛教總會信陽支部,被選為首任會長。此後,空塵和尚又陸續成立講演團、水龍會,併購置義地闢為義冢。此外他冬施寒衣,夏施藥品,開創茶山,興辦學校,所有這些社會公益和地方慈善事業,他莫不極力提倡及支持。空塵和尚前後主持信陽佛教支會五載,會員達三千人之多。民國四年(1915年),他與淨源在城西八里許創建古佛寺一座,先後建成殿宇僧舍三十餘間。翌年,他的師弟淨源示寂,修建工程被迫停止。他本人也因悲痛過甚,不久因舊病復發而舍報。世壽五十一歲,戒臘二十六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