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地聯網

空地聯網屬於空中網際網路技術的一種,指的是在飛行中的機艙中,通過移動互聯設備登錄網際網路的技術,這跟家裡使用的wi-fi是一樣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空地聯網
  • 性質:網際網路技術
簡介,發展過程,2012年9月,2012年11月上旬,2012年10月中旬,2013年7月3日,成本是瓶頸,“吸金”商機,

簡介

空地聯網屬於空中網際網路技術的一種,指的是在飛行中的機艙中,通過移動互聯設備登錄網際網路的技術,這跟家裡使用的wi-fi是一樣的。海南航空的空地聯網測試航班測試飛行2個小時,上網時間約1個小時10分鐘。從測試的情況來看,實時視頻會議、微信聊天、發微博、收發信件、玩遊戲、網上支付等效果比較順暢,測試上下行頻寬達到12M以上,信號十分穩定,超出了預期的測試效果。2013年年初,海航將在商業飛行中推行“空地聯網”,收費問題目前還在探討中。
業內人士分析,關於在飛機上上Wi-Fi,已被熱炒,技術上沒有啥問題,就是一個準入問題。至於測試地聯網,發微博云云,除了秀一把外,更多是航空在無線領域的寂寞。在不久的將來,旅客將能在空中連結網際網路瀏覽網頁、玩遊戲、收發郵件、視頻會議等。網際網路將突破空域的限制,實現真正的空地互聯,這為中國民航飛行網路技術套用的創新邁出了歷史性的一大步。

發展過程

空中網際網路技術在國外已開發國家已經成熟並得到廣泛套用。美國已有三分之一的幹線航班已經開始提供類似服務,美國達美航空公司就每天為2200多個國內航班提供無線上網服務,而美國西南航空公司的Wi-Fi服務已覆蓋整個機隊。

2012年9月

東航改造波音737-800客機,提供30M的雙向地空寬頻
東航參與改裝了一架最新引進的機號為B5515的波音737-800型飛機,改造後的飛機採用的是一套地空移動寬頻通訊系統,該系統的建設成本相比衛星方式大幅降低,從而把使用費用大幅降低到旅客能夠普遍接受的程度,同時,該系統較高的穩定性和可用性,也為東航今後在其全部航班範圍內推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飛機平穩運行後,只要輸入wifi密碼就可以用上地空聯網的網路,雙向頻寬達30M。

2012年11月上旬

國航在國內推出無線區域網路航班,僅限於客機區域網路
國航的機上寬頻,這種網路僅限於客艙的小環境內,暫不能與地面網路互通。

2012年10月中旬

海航實驗完成地空網際網路,可視頻、微博、QQ聊天、瀏覽網頁
海南航空飛行上網體驗小組已奔赴四川綿陽,開展了國內首次為期半天的飛行上網體驗,對飛行過程中的網路聊天通話、網頁瀏覽等日常上網功能進行了檢測,測試效果良好。

2013年7月3日

國內首架在飛機上能上網的航班在2013年7月3日下午首航,這趟國航北京直飛成都的航班,會在空中實現地面和空中網路的真正互聯,飛機飛到天空後,將不再是孤島,飛機上也能發微博、發郵件了。這將實現中國民航機上通訊的重大突破。
然而人們不禁要問,此前國航、深航等航空公司都曾推出過飛機上網服務,這次推出的網際網路服務與以往有哪些不同?中國民航管理幹部學院適航審定系丁曉宇博士說,此前所說的飛行途中上網,只是在飛機上搭建了一個無線網路。
丁曉宇:一方面可以實現機內人員網路溝通交流,另一方面提前在飛機上的系統中載入各種服務內容,比如載入一些影片等,飛機上的人員可以通過系統實現購物和購票。
在以前飛機上提供的無線區域網路服務中,乘客進行的購物和購票,實際上不是與網際網路同步完成的。
丁曉宇:在實際的技術處理上是飛機到達地面以後,將飛機上存儲的數據導出再導入到相關的系統進行處理,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實時互聯互通。
按照現有的技術要求,飛機飛行到一萬公尺(約合3000米)以上,才能開啟上網服務。

成本是瓶頸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深航曾與瑞士OnAir公司簽訂合作協定,宣布將推出客艙通信服務。但這一計畫最後無疾而終。據業內人士透露,該計畫被緊急叫停的主要原因是擔心威脅航班飛行安全。一般而言,在飛行過程中,旅客攜帶的通信終端如果開機就會試圖連線地面網路,而這個過程會對飛機通訊、電子導航設備造成不良影響。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世界上多個客艙通信網路的主流供應商已開發出多個技術平台,可以把地面的基站信號和天上的衛星信號連線起來,而不至於威脅飛行安全,這些平台包括空中客車、國際航空電信集團合資的OnAir和美國本土的Aircell和Row44。在國外,漢莎、達美等國外航企巨頭已經在部分航班上實現了接入網際網路服務。美國已有1260多架飛機可以空中上網,約占全美幹線飛機的三分之一。旅客可在飛機上查收郵件和即時信息,進入企業的VPN等。
2011年11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組織召開了“我國開展民用航空機載公眾移動通信業務可行性及其監管問題的研究”項目結題評審會,該項目由工信部電信研究院承擔,來自工信部、民航局、三大電信運營商、中興、華為、信威、無線綠洲、北郵和重慶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評審結果認為,解決在飛機上上網、收發簡訊、打電話的問題,是廣大消費者的熱切希望;根據國際發展的情況和國內研究的情況,技術條件已基本成熟。對於未來該市場的發展,與會專家還表示,如果要發展該項事業,需要整合國內相關方面各自優勢,理順政策監管,兼顧各方利益形成合理的運營模式。
“什麼時候飛機上的區域網路能與地面聯通,接入廣域網際網路。根本問題不是技術,而是成本。”通信行業人士表示,將網際網路和機艙內的區域網路連線起來,需要在機艙內增添一些特殊的設備。包括OnAir、Aircell和Row44在內的這些客艙通信平台之所以沒有大規模商用,成本高昂是一大問題。據介紹,阿聯航空為方便手機打電話引入的客艙通信系統,費用高達2600萬美元;而深航此前安裝機載移動通信設備的計畫中,每架飛機僅改裝費用的預算就達到450萬元人民幣。

“吸金”商機

雖然多數旅客反感在飛機上使用手機,但保持通訊暢通卻是許多商務旅客所期待的事情。據統計,在國際主力航空公司的航班利潤中,頭等艙商務艙旅客貢獻率超過60%,這也是他們紛紛斥巨資安裝客艙通信系統的原因。全球主要航空公司的客艙通信費用都價格不菲,如語音通話除向移動運營商交付相當於國際漫遊費的資費外,還要向航空公司支付一定費用彌補客艙通信設備的安裝成本,所以收費標準高達每分鐘數美元,發條簡訊也需要1美元左右。
市場研究公司In-Stat的調查報告顯示,除了機艙通話外,在機艙里推廣機上網際網路也是一個巨大的“金礦”。報告稱,預計到2015年,飛機上的wifi服務所能帶來的收益將從如今的每年2.25億美元劇增至每年15億美元,增幅高達600%。在美國,機上網際網路的盈利模式以收費為主,另按航線、搭乘頻率、包月等方式進行細分。美聯航日前宣布,從2012年開始將在公司所有航班中部署WiFi網路,乘客可利用WiFi網路瀏覽網頁甚至觀看視頻,美聯航方面認為航班內的WiFi使用量將在未來逐步增加,所以他們傾向於使用衛星網路,該服務的費用尚不明確,但此前德國漢莎航空擁有類似的網路系統,他們每小時向乘客收費15美元。
一些國內網際網路從業者認為,即便國內航空公司機艙內的區域網路展示尚未連通地面網際網路,但依然有利可圖。他們認為,豐富機上區域網路的內容,在裡面植入廣告,是最直接的盈利模式。從航空公司刊物上的廣告構成來看,汽車、鐘錶、化妝品、高端房產是主力,但缺乏互動,無線區域網路可以解決這一問題,讓這些廣告變得更有趣。航空公司只需要將服務外包,不需要太大的成本,便能獲得收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