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沉水
草本。根狀莖發達,在水底泥中蔓延,節部生根。莖圓柱形,長1-2.5米,分枝極多。葉常5片輪生(或4-6片輪生、或3-4片輪生),長3.5厘米,絲狀全細裂,葉的
裂片約13對,細線形,裂片長1-1.5厘米;葉柄極短或不存在。
花兩性,單性或雜性,雌雄同株,單生於苞片狀葉腋內,常4朵輪生,由多數花排成近裸頹的頂生或腋生的
穗狀花序,長6-10厘米,生於水面上。如為單性花,則上部為雄花,下部為
雌花,中部有時為兩性花,基部有一對苞片,其中1片稍大、為廣橢圓形,長1-3毫米,
全緣或呈羽狀齒裂。雄花:萼筒廣鐘狀,頂端4深裂、平滑;花瓣4,闊匙形,凹陷,長2.5毫米,頂端圓形、粉紅色;雄蕊8,花葯長橢圓形,長2毫米;淡黃色;無花梗。
雌花:萼筒管狀,4深裂;花瓣缺,或不明顯;子房下位、4室,花柱4,很短、偏於一側,柱頭羽毛狀,向外反轉,具4胚珠;大苞片矩圓形,全緣或有細鋸齒,較花瓣為短,小苞片近圓形,邊緣有鋸齒。分果廣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2-3毫米,具4縱深溝,溝緣表面光滑。花期從春到秋陸續開放,4-9月陸續結果。
產地生境
穗狀狐尾藻為世界廣布種,產於全球的淡水水域。中國南北各地池塘、河溝、沼澤中常有生長,特別是在含鈣的水域中更較常見。穗狀弧尾藻喜陽光直射的環境,其喜溫暖,耐低溫,在16-28℃的溫度範圍內生長較好,越冬溫度不宜低於4℃,整個植株可在冰層下的水中存活。
亞洲:孟加拉國、不丹、高棉、中國(安徽、湖北、內蒙古、陝西、山西、西藏、台灣)、印度(克什米爾)、印度尼西亞、伊朗、以色列、日本、約旦、韓國、朝鮮、巴基斯坦、巴基斯坦、菲律賓、泰國、土耳其、越南。
非洲:阿爾及利亞、波札那、埃及、肯亞、納米比亞、南非、多哥、尚比亞、辛巴威。
北美: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安大略省、魁北克省)、美國(阿拉巴馬州、阿拉斯加州、亞利桑那、加利福尼亞州、科羅拉多州、康乃狄克州、德拉瓦州、佛羅里達州、喬治亞州、愛達荷州、伊利諾斯州、印第安納州、愛荷華州、肯塔基州、路易斯安那州、緬因州、馬里蘭州、麻薩諸塞州、密西根州、明尼蘇達州、密西西比州、蒙大拿州、內華達州、新澤西州、新墨西哥州、紐約、北卡羅來納州、俄亥俄州、奧克拉荷馬州、俄勒岡州、賓夕法尼亞州、羅德島、南卡羅來納州、南達科他州、田納西州、德克薩斯州、佛蒙特州、維吉尼亞州、華盛頓、西維吉尼亞州、威斯康星州)。
歐洲:奧地利、比利時、克羅地亞、捷克共和國、丹麥、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德國、冰島、愛爾蘭、義大利、列支敦斯登、立陶宛、盧森堡、荷蘭、挪威、葡萄牙、俄羅斯(西伯利亞)、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國(海峽群島、英格蘭和威爾斯)。
大洋洲:澳大利亞。
繁殖方法
該種植物以
扦插法繁殖為主,多在每年4-8月進行。如果條件允許,亦可全年育苗。還可採用播種法進行育苗。
栽培技術
缸養
當在室內進行水族箱裝飾時,宜選用直徑3-5毫米的礫石作為栽培基質。在操作前的3天左右,最好給小苗追肥一次。如不與其他水生植物混栽,所用容器通常為中型水族箱注意擺放地點應保證植株能夠接受所需的光照。先將栽培基質鋪好,其厚度為5-7厘米。可先注入適量水至栽培容器中,然後即可種植。
管理
穗狀狐尾藻對水質要求不嚴,在含鈣較高的水中也能很好生長。水體的pH可控制在5.4-8.4間,即呈微酸性至鹼性。這種植物適應性很強,對肥料的需求量較少,生長旺及時追肥。最好保持全日照;在缺少光照的環境中進行栽培,可以使用專用
螢光燈,每天給予10-12小時的人工光照,這樣植株也能較正常地生長。在良好的管理條件下,穗狀狐尾藻不易患病,亦較少受到有害動物的侵襲。該種植物為多年生,其發苗迅速,成形很快。它的最佳觀賞時段自種苗定植後可達3-5個月。在不更新植株的情況下,其連續栽培不宜超過8個月。
主要價值
藥用:全草入藥,清涼,解毒,止痢,治慢性下痢。
飼用:夏季生長旺盛,一年四季可采,可為養豬、養魚、養鴨的飼料。
觀賞:該種植物適合室內水體綠化,是裝飾玻璃容器的良好材料。當水族箱栽培時,常作為中景、背景草使用。除供觀賞外,它還可用來漚制綠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