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閏享壽,中國古代計算虛歲年齡的一種習俗,計算的年齡並不是真實的年齡。古代中國人計算年齡往往有虛歲(毛歲)與周歲(實歲)之分。周歲指的是一個人的實際年齡,與現當代計算方法基本無異,而虛歲則是在周歲上加1歲或2歲。把計算虛歲的方法總結起來就是:以計算年齡的時間為標準,若計算時間是在過了農曆新年到生日期間,則虛歲=周歲+2(即虛兩歲);若計算時間是在生日過後到農曆新年期間,則虛歲=周歲+1(即虛一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積閏享壽
古代中國人計算年齡往往有虛歲(毛歲)與周歲(實歲)之分。周歲指的是一個人的實際年齡,與現當代計算方法基本無異,而虛歲則是在周歲上加1歲或2歲。在古代,雖然沒有統一的虛歲計算標準,但大多數人都認為,孩子從出生時就應該記為一歲,因為十月懷胎在古人看來是萬物有靈的體現。而以後每過一個農曆新年(即春節,而非陽曆新年)就增加一歲,這樣虛歲往往比周歲要大。如果是臘月(陰曆十二月)出生,一過春節就記為兩歲,因此虛歲比周歲還要大兩歲。
根據中國通用的曆法算出來的。中國過去使用的農曆其實應該稱之為「陰陽曆」,是按照月亮的運行規律為主、再按照地球的運行規律加以調整而編訂出來的。月亮每29天半環繞地球旋轉一周,所以農曆的大月為30天,小月29天。但是,中國自古以來以農立國,農事活動卻要根據地球在環繞太陽旋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而造成的四季變化來安排的,這就是二十四節令。於是就產生了一個矛盾;農曆的一年即十二個月為354天或355天,較之地球繞太陽旋轉的實際時間365天另5時48分46秒大約少了10天到11天。這樣,幾年下來,月份和寒暑變化就無法對得上號了。古代曆法家們的解決辦法是:把陽曆多出的天數,每三年合成一個月,這就叫「閏月」,加在最末的一年裡,有閏月的年份,就叫做「閏年」。更準確的計算是三年一閏、五年兩閏、十九年七閏。閏年有13個月,比起平常的年份多出一個月。如果一位老人一生活足100歲,他的一生中,就經歷了36個閏年,亦即是多活了36個月,古人認為,老天爺賞賜他三年光陰,是他的福氣,值得引以為榮,「積閏三年」的說法就是這么一的。但是,從古到今,人能活到「長命百歲」的實在少之又少,所以習慣上通常把條件放寬,改為以60歲(稱為「花甲」)為下限,只要去世時滿60歲或以上,就可以通過「積閏」把三年加在實際的歲數上。所以,「享壽」這個詞屬於60歲以上的死者專用,在60歲以下去世的,不僅不能通過「積閏」的辦法加三歲,而且在訃告中只能用「享年」;至於在30歲以下去世的,那屬於「壽夭」,連「享年」也不能用,只能稱為「存年」或「得年」。
所以,我們現在把計算虛歲的方法總結起來就是:以計算年齡的時間為標準,若計算時間是在過了農曆新年到生日期間,則虛歲=周歲+2(即虛兩歲);若計算時間是在生日過後到農曆新年期間,則虛歲=周歲+1(即虛一歲)。
虛歲貌似比較容易理解,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可能會遇到“意外情況”。比如,下面舉兩個例子:
例如著名文學家歸有光生於正德元年12月24日是1507年1月6日,卒於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2月7日),按照現在的年齡計算方式,歸有光去世時是64歲,但是按照古代的積閏享壽的習俗,計算出的虛歲比周歲還要大兩歲,在訃告或者墓志銘中的正規寫法則是「積閏享壽六十六歲」,這並不表明歸有光活了66歲,歸有光實際活了64歲。
根據墓志銘的記載,山東按察使吳學,字遜之,生於天順丁丑五月二十七日(1457年6月18號),卒於嘉靖壬午年十二月某日(1522年12月19號至1523年1月17號之間),實際逝世時按周歲算應該是65歲,虛歲66歲,但是墓志銘中按照"積閏享壽”的原則則言其“享春秋六十有八”,年齡虛增三歲。
農曆的置閏法是“十九年七閏”,即每十九年都必加七次閏月,以十二個月等於一年來計算,這樣多出來的閏月每積十二個月就可以添一年。所以,人們往往將這些多出來的閏年視為上天恩賜,“享年”便由此而來。然而,古人計算壽齡時,並不是嚴格按照這樣的標準就行的,往往是人死五十歲或六十歲起積就閏加三歲,而九十五歲起積閏加五歲了!積閏享壽,估計當代人知道這種習俗的已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