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木式創新”,是指在創新的過程中,不同要素之間如“積木”般的組合方式。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以已開發國家為代表掀起了一波全球性的創新浪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積木式創新
- 含義1:不同要素之間積木般的組合方式
- 含義2:已開發國家為代表的全球性創新浪潮
定義,解釋,積木式創新的時代,
定義
所謂“積木式創新”,是指在創新的過程中,不同要素之間如“積木”般的組合方式。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以已開發國家為代表掀起了一波全球性的創新浪潮。
解釋
在今天的美國,更是出現了井噴式的創新活動,全面覆蓋了能源、航天、機器人、電子、醫療和教育等領域。以“積木式創新”來形容這些創新浪潮,包含了橫縱兩方面的含義——既指創新活動中所需要素的橫向組合,也指各個發展階段的決策權的縱向組合。“積木式創新”的縱橫兩方,涉及了企業的治理模式和法律規制,值得我們思考與借鑑。
積木式創新的時代
在我們過去的印象當中,科學家或許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形象,他很有想法,很有想像力,動手能力也很強。比如愛迪生,為了做一個燈泡,他一種一種地試驗材質,試出來了,燈泡也就做出來了;然後是籌錢、辦工廠、商業化、賺錢,然後再打官司,最後把錢都賠進去,一輩子也就這樣過去了。
然而在今天,世界已經進入了一個“積木式創新”的時代:
首先,科學家憑興趣搞創造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從美國的科研與商業現象來看,做科研的科學家往往是在學校的科學家。過去,他們在聯邦政府的資助下所做的科研專利並不能獲得商業化的套用。然而,1980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拜杜法案》後,曾經的那些沉睡的被“束之高閣”的專利技術,逐漸通過工業化而推向商業套用。另外,市場化的需求一端,也在牽引著科學家的精力與興趣。相關企業會邀請科學家到企業中工作,再把問題帶回實驗室里,讓科研與生產相互配合,使得創新不再是盲目的,不再是憑興趣的,而是目標非常明確,非常具有針對性。資本、決策、判斷與需求的牽引融為一體,每一項創新研究的背後都與市場需求的驅動密不可分。“發明創新”不再是一個人靈機一動的創造,創新產品都不是偶然出現的,而是經過了大量的努力,利用商業化驅動進行的科研創造。
第二,科學家包辦的時代也已經過去了。大家都熟悉,發明創造CDMA技術的是一位美女,一位女明星,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商業化路徑,最後只能夠繼續做女明星,無法成為一位靠科學發明而致富的企業家。
第三,在商業化產品以後,科學家占大頭的時代也過去了。從當下的數據來看,一個發明到最後一個產品,發明專利僅占產品收成的百分之二;而每一塊錢的科研成果背後要有一百塊錢的商業推動才能付諸實現,轉化為商業化的產品。所以,科學家占大頭的時代也過去了。
第四,依靠一套企業治理結構完成整個商業化鏈條的時代也過去了。靠一套公司治理的方式就把產品從無到有,從一個理念,一個科學的想法變成一個時代的產品,進而完成商業鏈條的時代也過去了。科學家的占比在慢慢稀釋,原來的公司體制和治理結構處在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中,這也是一個需要動態摸索的過程。如何讓科學家心甘情願地接受一個股權比例低得多、但絕對收入大得多的結果,是一個動態摸索的過程。從這一點看,中國的企業家,中國的投資家應該儘早走到國外去,儘早發現這些商業機會,“早一點走出去,早一點看清楚”。
第五,靠財務投資坐享其成的時代過去了。僅僅投錢就想坐收所有的漁利的時代過去了。見到一個技術,把錢投進去了,當然會長大。但是,可以長多大?這是投資人自己努力的結果,早期投入的人自己有一份責任,自己是一個自變數,為了使它可以長得更大,我們需要有戰略眼光的投資,因為戰略投資可以幫助我們,幫助這些科技發明,重新定義其盈利空間,重新定義盈利的分配方式,讓它有一個更大的生長的空間。
第六,僅僅靠細化的創新時代也是已經過去了。所謂的創新,就是把一個技術做到極致,做得精準。比如治病,我們今天的想法是發明針對疾病的藥物,但將來可能是通過基因技術來預防和治療疾病。比如教育,我們今天的想法是,如何把課程講得更細緻,讓同學把書背全。但再過一些年,教育方式發生了改變,不是這樣教書了,那時學生所需要的知識與方法不再是我們今天所講授的了。因此,在創新時代,我們要靠全新的技術,這同樣需要走出去看。
第七,靠法律來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時代過去了。我們在美國的時候參觀了一個企業,叫做1366,這個公司的名字不起眼,他們所做的產品是太陽能矽片。傳統的矽片就是一大片矽,用金剛石的線來切割,像切豆腐一樣切割。在切割的過程當中會有很多的廢料,這個公司有一個核心技術來減少或利用這些廢料。這個技術如果僅僅靠法律保護,將來誰偷走這個技術就上法庭打官司,這是沒有用的。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平台,一個生態來保護這些專利技術,這一點需要國家的政策支持。
第八,僅僅靠燃料加工的時代過去了。在過去,我們中國人只管制作,處在製造業的較低層次。但今天,在“積木式創新”的浪潮中,中國有自己的優勢應當被把握和發揮:我們能夠發明創造,我們有一個巨大的市場。整個發明創造的過程,所謂的“創新”的過程,我們不僅僅承擔燃料加工的角色,我們還可以進行技術的創新,進行套用的創新。
第九,靠簡單模仿的時代也結束了。在全球化的時代,依靠簡單模仿已經無法生存了。因為信息不對稱的障礙已經基本上被消除了,別人有什麼我們都知道,我們做什麼人家也知道。所以,我們必須早一點出去看,避免重複,避免閉門造車,要早一點出去了解國外的發展情況。
第十,靠政府主導的時代同樣過去了。從前,我們發現一個好的產業,就依靠政府來牽引發展。但我們看一下今天美國的創新企業,那些在做驚天動地發明創造的企業,往往都是在毫不起眼的地方默默工作著。這些企業有兩個特點,一是它開始的時候很小,二是它長得很快。它很小的時候,政府看不到它;它長得太快,政府來不及反應。所以,我們的建議是:一讓資本來識別,讓資本來牽引,因為他們用自己的真金白銀來投資,他們更敏銳;二是讓企業家來主打,因為中國具有套用創新的優勢和製造業的優勢,最適合進行大規模量產;三是讓政府來消除障礙,深化供應側改革,那就是降低稅收、削減管制、以及促進企業家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