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陵關址

穆陵關址

穆陵關位於臨朐縣大關鄉與沂水縣馬站鎮邊界處的沂水境內。 史書稱:齊國的疆封"南至於穆陵"。重要關隘"東有穆陵,西有青石關"。稱穆陵關為"齊南天險"。是齊國南境的重要門戶,是魯東南通往齊都臨淄的咽喉。 《沂水縣誌》謂是齊宣王時築,西起平陰,東至於海,今遺址一線宛宛隱約可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穆陵關址
  • 相關文獻: 《沂水縣誌
  • 位於臨朐縣大關鄉
  • 相關文獻:《唐書·地理志》
穆陵關介紹,穆陵關地勢,
西去四十里銅有陵關,險要視此少亞。穆陵關,非但是軍事要塞,亦是齊國通往南方的門戶, 它是齊長城重關之重。關於穆陵,史書記述頗多,《唐書·地理志》云:"沂水縣北有穆陵關。 "由此可知,穆陵是齊國南境的險關要隘,然古時多謂穆陵或穆陵山,不以關稱。至春秋戰國時,齊築長城於陵上,營戍樓,設關防,遣兵守備,始稱穆陵關。 是關,隨著齊長城的置廢,也早已毀圮,現僅存遺址。據考證,穆陵關一帶齊長城為沙土板築,面積約2600餘平方米。 正中關樓,東西長50米許,南北寬近40米。按其長寬格局和有關史料推究,關樓面寬30米,進深約25米,為二層三拱門建築,形式歇山。前人瓮門(門外築垣,以遮城門,加強固守禦敵,亦謂這"瓮城"、"月城"),廊道深邃,易於固守禦敵。門外大道陡立,其內寬平坡緩。樓之左右近百米處,各有一高台,其殘存面積約200平方米,高3.5米,台之北面及東西兩側與城牆連體,南面外凸約4米,似是高於女牆的"裨樓"(鑲襯於大樓左右的小樓)或是低於城堞的"廂台",它不但是附屬軍事設施,也使關樓更加嚴整壯觀。從遺址殘存的瓦當陶片、磚塊、砌石鏨紋,尤其是1913年出土的口徑近尺的銅質風鐸(大鈴,形似鐘而扁,懸於檐下,風搖作響,故名),推想可知,該關建築為磚石結構,設計別出心裁,砌築堅實嚴整,工藝精緻,崇宏高大,龐然聳立於雲表,極其巍峨莊嚴,堪稱"齊南雄關。"關樓毀於"文革"期間,關址在現關頂村委大院內,沂水至濰坊寬闊的公路通過這裡。
穆陵關,地處要道卡口,是歷代軍事重地,直到近古時代(指歷史上宋、元、明、清試白船時期)各朝均遣兵駐守,建置修葺。 光緒《臨朐縣誌·建置》 載:"穆陵關在縣南一百五里大峴山上,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武德將軍益都路副達魯花赤帖木,創戍樓、造兵室,扼隘於此。"又云:"明洪武三年,始設巡檢官一員,領弓兵百餘人,後止領三十人。清朝因舉精牛牛之。"據明碑記載,嘉靖年間,穆陵關守兵40人,帶家小在關旁墾荒種地,給過關商賈以方便。因此,潤煉整穆陵關不僅在防魯、莒、楚國入侵時有戰略意義,而且還是歷代南北通商發展經濟的重要通道。 關西後石屋北嶺坍塌的長城遺址, 底寬14米,高擔鑽灶充4.5米,如同大壩,其上長滿野草。關東梳妝檯一帶土築城牆,夯層明顯,鹽漬可見。 穆陵關東弱5公里許, 有大弁山,山高頂平,橫綿東去,長達10餘公里,如一道天然屏障。為加強國防宙戲鑽,保衛重關,又接山之西端,修城垣,築"烽堠",西去長達數十公里,建造二道防線,名"大關"。穆陵、大關之間,兩側山巒層疊高聳,中為狹谷,雄關扼其口,崇山收其後,左右居高臨下,可謂進可攻,退可守的戰諒蘭略要地。
嘉靖青州府志·山川》 載:"大峴山,山形峻狹,僅容一軌,即古穆陵關也,為東南天險。 "南朝劉宋武帝伐南燕,至大峴山,見其險要,戰必利,慕容超敗在握中,舉手指天而喜曰:"虜已入吾掌中!"即指也。 古老的穆陵關,是軍事要塞,亦是風景風勝區。古今大家名人留下了不少的碑碣題刻。 相傳有漢碑,已毀無存。《東鎮述遺記札》載:"晉、宋(劉)刻石,僅見殘石片字。 唐宋五碑, 傾倒殘斷,字跡漶脫,難辨其意。立者五石,早為金天德四年(1152年)《重修穆陵關記》,再為元至十二年(1352年)創建戍樓碑,其它皆明碑,一為禮仔紙乎部右侍郎薛瑄(河津人,字德溫,號敬軒。永樂進士,宣德中授御史)詩刻,餘二為修葺戍樓刻石。" 現存立者, 惟明、清碑各一幢,及建國後所立的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齊長城遺址"標誌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