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稜組

該組為一套陸相含煤地層:中下部為灰白色細砂岩、粉砂岩與灰黑色泥岩互層,夾薄層凝灰岩和煤層,上部為灰綠或深灰色粉、細砂岩,夾多層灰綠色凝灰岩、灰黑色泥岩及煤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穆稜組
  • 外文名:Muling Fm K1m
  • 命名者:王恆升
  • 時間:1929
命名,沿革,特徵,

命名

1929王恆升年命名穆稜煤系,參考剖面位於黑龍江雞西市南約30 km處的梨樹平崗煤礦第十六剖面。

沿革

該組系指命名的穆稜煤系之上部地層,時代歸屬於晚侏羅世。森田義人1943年改稱樺山含煤層,將時代置於早白堊世。任績1950年稱這套地層為穆稜含煤層,仍歸晚侏羅世。陳廣雅1963年稱穆稜組。瀋陽地礦所(1982)據所含化石將該組歸於早白堊世。

特徵

底部以灰白色中粗砂岩與下伏城子河組細砂岩分開,兩者呈整合接觸,頂部以灰色粉、細砂岩為標誌與上覆東山組火山碎屑岩分開,兩者呈假整合接觸,厚877.33 m,是本區重要含煤地層。含植物 Coniopteris heerianai, C.burejensis, Elatocladus manchurica,梨樹鎮產植物 Coniopteris hymenophylloides, Acanthopteris gothani, Ruffordia goepperti;孢粉見有 Appendcisporites insignis, Cicatricosisporites minutaestriatus等。為湖沼相沉積。該組分布於雞西、勃力、雙鴨山-集賢、鶴崗、老黑山-東寧等盆地。在鶴崗盆地該組岩石組合明顯別於其他盆地,以灰白或灰黃色中粗至中細粒砂岩、砂礫岩、礫岩為主,夾粉砂岩、泥岩及煤層,其中礫岩厚度變化大,延伸不穩定,在峻德一帶礫岩可達600 m,北部石頭廟子礫岩僅10餘米,與下伏城子河組呈假整合接觸。在老黑山-東寧盆地本組地層曾稱東寧組,清理地層(1994)時廢棄而用穆稜組,分成上、下兩部分,下部以礫岩、中粗砂岩為主,夾砂岩、粉砂岩及煤線,其礫岩橫向上不穩定,往往相變為砂礫岩或粗砂岩,上部為灰白或淺灰色粗砂岩、中及細砂岩、頁岩、炭質頁岩和煤層,底部礫岩超覆於前中生界之上,上限不清,厚80~280 m。
來源:中國地層典(白堊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