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稼軒鄉擁有豐富的石灰石礦資源,馬安山、岩前、雄田三村成型。石灰石礦儲量巨大,是鉛山水泥及碳酸鈣產業主要的原料基地;山林資源豐富,盛產毛竹和山茶油,毛竹擁有量1.8萬畝,山茶油年產1萬公斤;還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晚年隱居此地,留下了“期思渡”、“瓢泉”、“斬馬亭”等名勝古蹟;土地肥沃,水質優良,適合各種特種水產業的發展。
經濟概況
近年來,該鄉緊扣發展第一要務,採取強力措施,主攻鰻業,新引進了福建客商注資800萬元創辦“稼軒精池養鰻場”,與原有的“閩佳鰻業”一起形成了鰻魚養殖的主導產業,打造“鰻業之鄉”。同時大力支持“興達輕鈣”、“萬通貿易”等建材企業的發展,形成以鰻業和建材業兩大主導企業。2005年,實現國內生產值9529.9萬元,財政收入完成112萬元,農民人平純收入達1630元,固定資產投入2700餘萬元,全年累計完成招商引資1550萬元。
“鵝湖山下稻梁肥”。稼軒是傳統的糧食主產區,工業經濟薄弱,曾一度經濟蕭條,基礎設施滯後,社會不穩,人民生活水平低。稼軒鄉黨委政府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理念,確立了以招商引資為依託,大力興辦以石灰石加工為支柱的工業企業的發展路子,精心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形成親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圍,樹立“開明、開放、誠實守信”的良好形象。團結和帶領稼軒鄉人民奮力拚搏,苦幹實幹,經濟和社會事業快速發展,實現了稼軒歷史上最快的發展速度,也是鉛山縣發展最快的鄉鎮之一。2003年榮獲鉛山縣外向型經濟二等獎。稼軒鄉工農業總產值7100萬元,財政收入增長速度居鉛山縣第一,2003年引進資金3000萬元。年產5萬噸輕鈣的江西興達碳酸鈣有限公司順利投產;萬通貿易有限公司當年納稅40餘萬元;還創辦了近300畝的土池養鰻基地,興辦了毛竹加工,精製米廠等農副產品加工企業。這些企業的引進拉動了稼軒鄉經濟的發展,二、三產業比重一年翻兩番,安置剩餘勞動力700餘人。優質高產水稻面積達2.4萬畝,年產糧食2400萬斤,上分線連片高產水稻基地形成了“高產量、大收益”格局。稼軒鄉經濟實現快速增長,農民收入大幅提高。
資源交通
稼軒鄉毛竹
稼軒鄉境內木竹資源豐富,稼軒鄉山林面積5197/公頃,其中用材林3987公頃,毛竹林面積1.8萬畝,毛竹蓄積量達200萬根,森林覆蓋率達77%,現已探明礦產資源有鉛、鋅、石灰石等,石灰石估計地質儲量達1.2億噸,主要分布在馬安山、
岩前、軫源、雄田等四個村。
石塘河,紫溪河在此交匯,水資源豐富。交通便利,國防公路上分線東西向穿境而過,
橫南鐵路永平站,離稼軒鄉20分鐘車程,距
上饒市、
福建武夷山市及鉛山縣城均40分鐘車程。 稼軒,風光美麗,資源充足,物產豐富,山區林海茫茫,古林蒼天,是一座綠色寶庫;沃野,清山綠水,良田萬傾,盛產稻、
芋頭、甘蔗、
西瓜等。稼軒享有紅楠芋之鄉的美譽,地下,稼軒鄉土地17822畝,其中水田16650畝,旱地1172畝,有
油茶、
甘蔗西瓜等,2006年人均純收入1675元,農業總產值4952萬元,其中農業產值2373.7萬元,牧業產值379萬元,林業產值268.5萬元,漁業產值292萬元。稼軒鄉山林面積5197公頃,其中用材林3987公頃,毛竹林1.8萬畝,森林覆蓋率77%,是鉛山縣重點毛竹鄉之一,主要分布在鏡南,偏南地區。
集鎮建設
稼軒鄉
稼軒鄉黨委政府十分注重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提高城鎮化率,提高民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聘請江西省煤炭設計院對稼軒鄉集鎮建設進行了總體規劃,規劃2010年鎮區人口達到6100人,鎮區面積130ha,城鎮化率達到31%,為稼軒鄉迅速擴大集鎮規模提供科學依據。稼軒鄉黨委政府切實加強文化、教育、衛生、
思想道德建設。籌資100餘萬元新建中國小校舍1200平方米,教學環境大大改善。稼軒鄉黨委政府用科學、文明來教育引導廣大民眾,稼軒鄉幹部民眾關係融洽,社會穩定,樹立誠實守信的良好外部形象。稼軒鄉黨委政府一班人團結進取,年富力強,求新思變,幹部民眾都稱讚縣委有眼光、會用人,配備的這屆班子“想幹事、肯幹事、能幹事”,具有凝聚力和戰鬥力。
文化建設
稼軒鄉
稼軒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加強辛棄疾瓢泉故居遺址保護的決定》,稼軒鄉黨委政府以稼字(2007)13號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快稼軒鄉旅遊業發展的方案”的檔案,採取三項措施對辛棄疾遺址進行保護和開發:一是切實保護好吳氏宗祠及其周邊原貌,該遺址周邊1公里範圍內嚴禁興建任何違章設施;二是吳氏宗祠至瓢泉1000米古道及其兩旁100米範圍內禁止任何破壞性開發和利用;三是條件成熟時,積極配合鉛山縣精品旅遊線開發,修建“辛棄疾紀念館”,以及在吳氏宗祠至瓢泉古道上修建辛棄疾詞碑廊。2.加強和
山東濟南歷城區遙牆鎮辛棄疾故鄉的聯繫和溝通,建立友好鄉鎮,互相學習,弘揚辛棄疾偉大愛國主義情操。3.配合江西省環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項目設立要求,著手 進行“關於修建辛棄疾紀念館及辛棄疾文化遺址觀光帶文化建設項目”建設,爭取省立項或通過招商引資推向市場,打造集旅遊、休閒、觀光和
愛國主義教育為一體的精品文化品牌。
歷史文化
稼軒鄉吳氏宗祠
稼軒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善良,留下名人足跡眾多。辛棄疾晚年在這裡創作詩詞,會客講學,流傳了許多優美動聽的故事。其故居有一座古拱橋,即因其與陳亮在此斬馬盟誓而得名為“斬馬橋”,與聞名遐邇的“瓢泉”一起被列為省級保護文物古蹟。稼軒鄉幹部民眾正以飽滿的熱情和嶄新的形象迎接新的發展機遇,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正向著經濟強鄉行列邁進。稼軒,開明開放,商機無限,竭誠歡迎各屆朋友前來投資發展,共謀發展。在鉛山縣稼軒鄉橫畈村瓜山下有
吳氏宗祠, 是當年的“稼軒府堂” 舊基,“稼軒府堂”是辛棄疾會客處。稼軒曾進寶謨閣、
龍圖閣待制,當地人至今仍稱稼軒為辛閣老。
吳氏宗祠楹聯為:“立祠由古址脈接花園問此地名稱閣老,發跡自建陽支分江右看他年派衍橫林(即今橫畈)。” 祠堂門前的稻田原為池塘,傳為辛棄疾放養
青蛙之所,稱養生塘,現在當地民眾稱為蛤蟆丘。辛詞《南歌子·新開池,戲作》:“散發披襟處,浮瓜沉李杯。涓涓流水細侵階。鑿個池兒喚個月兒來。”即指此塘。吳氏宗祠的右側直至瓢泉,皆為稼軒府堂花園,花園遺址後部的山壠,現仍叫花園壠。越過花園壠口的山崗上,當年建有停雲堂,又名接雲亭,惜早已毀壞,僅留殘磚斷瓦。該山崗現名接雲崗。緊鄰瓢泉左邊的山腳下,為秋水觀,是辛棄疾瓢泉卜築的重要建築之一。當年紫溪河從此流過,秋水觀有部分建在河面上,現在河道仍依稀可辨。由辛詞《六州歌頭》(晨來問疾)“秋水堂前,曲沼明於鏡,可燭眉須。被山頭急雨,耕壟灌泥塗。誰使吾廬,映污渠? ”及《鷓鴣天·吳子似過秋水》“秋水長廊水石間,有誰來共聽潺潺。”可知秋水觀大致輪廓。在瓢泉南面半里許,隔河相望,石塘河與紫溪河匯合處,有一大型建築群遺址,當地村民稱為“稼軒公館”,系當年辛棄疾起居處。這裡現名五堡洲。稼軒公館原為三進九廳,今僅有一房的三根粗大木柱及木門為當年遺物。此外,在五堡洲村還散存了大量稼軒公館的
石墩、
石板、
青磚、木柱等建築遺物。瓢泉如今秀色依舊,被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