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苗疫霉病

稻苗疫霉病

稻苗疫霉病是由稻苗疫霉病原菌引起的、發生在水稻的真菌病害。該病主要在早、中稻秧苗和旱稻大田前期發生,為害秧苗葉片。最初是在葉上產生黃白色圓形或橢圓形小斑點;環境適宜時迅速發展,形成灰綠色水漬狀不規則條斑;病害急劇發展時,病斑擴大或相互癒合,葉片病部常發生縱卷或折倒。

稻苗疫霉病是在中國發現的一種水稻苗期病害。據中國江蘇調查,早稻秧苗發病率一般在60-70%,重病田塊可高達90%。秧苗受害,可造成15-20%的死苗。未死秧苗,由於部分葉片已枯,秧苗素質受影響,移栽大田後發棵遲,分櫱少。葉片寬大的品種發病較重,秧苗播種過密、施用氮肥過多、生長嫩綠及秧田灌水過深均有利於發病。

稻苗疫霉病發生在秧苗後,可根據天氣預報未來幾天的天氣情況,預測發病趨勢,若天氣預報中溫多雨,則該病可能流行,要根據病情發展及時指導,採取措施,控制為害。主要控制措施為秧田輪作、精心做好秧田、加強肥水管理以及藥劑防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稻苗疫霉病
  • 別名:水稻疫霉病
  • 病原:稻苗疫霉病原菌
  • 為害作物:水稻
  • 為害部位:秧苗葉片
病原特徵,形態特徵,生理特徵,為害症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預測措施,農業防治,藥劑防治,

病原特徵

形態特徵

稻苗疫霉病的病原為稻苗疫霉病原菌(Phytophthora fragariae var. oryzo-bladis Wang.)。病斑是的霉層是病菌從寄主葉片氣孔伸出的菌絲狀孢囊梗。孢囊梗2-5根,單生,偶有1-2回單軸分枝,長度可達405-675微米。孢囊梗的寬度為2.9-5.7微米。孢子囊頂生,多數長橢圓形,也有倒梨形,無乳頭狀突起,頂部鈍圓或稍平。多數寬度28.8-57.5微米,最小22.1微米,最大65.5微米,平均42.8微米,多數長43.1-93.1微米,最小36微米,最大98.3微米,平均67微米。孢子囊成熟後不脫落,其萌發主要是在孢子囊內產生遊動孢子。遊動孢子逐個從孢子囊頂部的孔口散出或先在孔口外形成的孢囊中短暫聚集後再散放。孢子囊頂部的孔口平闊或稍作圓弧形凹陷,孔徑11.5-20微米。一個孢子囊中可形成5-13個遊動孢子。遊動孢子有腎臟形、洋梨形和橢圓形等形態。休止孢圓形,直徑10.5-20微米。休止孢可以芽管萌發,也可以在短的芽管頂端形成次生小型遊動孢子囊。遊動孢子從孢子囊中排出後,空孢子囊內可再生孢子囊,次生孢子囊可在老孢子囊殼之內或之外形成。
藏卵器雄器也在病斑表面霉層中形成。從表現症狀到病斑表面霉層形成卵孢子一般只需一周左右的時間。藏卵器圓形或不規則圓形,黃褐色,多數直徑39.9-58.1微米,最小31.2微米,最大72微米,平均46.91微米,壁厚2.2微米。卵孢子圓形,黃色,多數直徑27.2-48微米,最小21.7微米,最大57.0微米,平均35.5微米,壁厚3微米。雄器圍生,匾形,稍扁或略長,淡黃色,大小為(12.2-25.9)微米×(15-20)微米,平均19.21微米×21.9微米。卵孢子壁與藏卵器之間一般不等距,較大一邊的距離平均為9.3微米,最小3.6微米,最大18.3微米;較小一邊的距離平均5.1微米,最小1.5微米,最大12.4微米。

生理特徵

孢子囊在15-30℃水溫中均可產生,但以15-25℃比較適宜。黑暗條件有利於孢子囊的產生,紫外線對產生孢子有抑制作用。適於產生孢子囊的介質pH在5-7之間,pH在8以上和pH在4以下可以有孢囊梗產生,但不形成孢子囊。遊動孢子的遊動性和侵染活力均有隨溫度升高而下降的趨勢。遊動孢子在25℃水中可以遊動7-9小時,並保持其侵染活力,30℃可保持到5小時,35℃下1小時後就全部死亡。病菌侵入水稻後,溫度對發病影響不大,15-35℃均能發病。25-35℃時潛伏期25小時左右,15℃時潛伏期達36小時。

為害症狀

稻苗疫霉病最初是在秧苗的葉上產生黃白色圓形或橢圓形小斑點。環境適宜時迅速發展,形成灰綠色水漬狀不規則條斑。病害急劇發展時,病斑擴大或相互癒合,葉片病部常發生縱卷或折倒。濕度高時或清晨,病斑上常產生白色稀疏霉層。病斑漸變褐色,中間灰褐色,白色霉層漸變灰白色。一般情況下病害只造成稻苗中、下部葉片局部枯死,嚴重時全葉或整株稻苗死亡。
病苗移栽大田後至分櫱初期,病害還有一定發展並有零星死苗。除重病株早期死亡外,輕病株在氣溫上升後並經精心管理,可逐漸恢復生長,除分櫱略少外,葉色、株高、抽穗結實無異常現象。

侵染循環

稻苗疫霉病原菌以卵孢子在殘餘稻株內或土壤中越冬,借水流傳播。在淹水條件下,卵孢子萌芽產生遊動孢子,遊動孢子休止後,再產生菌絲,侵害寄主。

流行規律

病害主要在早、中稻秧苗期發生。在中國江蘇省4月下旬至5月上旬病害初見,5月中、下旬是發病高峰,6月上旬以後病情開始下降。發病最適宜溫度為16-21℃,氣溫超過25℃病害受到抑制。陰雨連綿有利於病害發生、發展,相對濕度低於70%時對病害發展蔓延不利。三葉期前後的秧苗最感病,但在適宜條件下,雙季早稻本田前期也會受害。秧田的水漿管理是影響發病的重要因素。秧田淹水和深灌有利於發病。串灌有利於病害的傳播。秧田期淺水勤灌發病輕,病害發生後適當曬田,以後濕潤灌溉能控制蔓延。
此外,秧田整地質量、播種密度和肥力水平對病害有一定影響。整地質量差,秧畦高低不平,常會造成秧苗局部淹水。受淹秧苗首先發病,成為傳播中心。播種過密,不僅有利於病菌的接觸傳播,而且秧苗細弱,抗病能力差,發病重,恢復慢。施肥水平也影響秧苗素質,適當增施氮肥,特別是三葉期的斷乳肥,對增強秧苗素質,提高抗病性的作用很大。

防治方法

預測措施

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對早、中稻秧苗開展目測普查,在秧苗初見病後,根據天氣預報未來幾天的天氣情況,預測發病趨勢,若天氣預報中溫多雨,則該病可能流行,要根據病情發展及時指導,採取措施,控制為害。

農業防治

選育抗病品種:選育抗寒、耐肥、抗逆性較強、豐產性能好、品質優良的品種,如雜優稻、廣陸矮4號、先鋒1號等品種。
減少病原菌來源:首先儘量做到使用上年未發病的田做秧田。病稻草不要用作包稻種的填充物或覆蓋物,更不要用來綑紮秧苗或帶入作肥料。如若需作肥料,必須促其充分腐熟。秧田輪作也可減少初次侵染來源,民眾經驗證明,病區年年更換秧田,防病效果明顯。
精心做好秧田,加強肥水管理:秧田畦面要平光,防止低處浸水。肥水管理首先要注意水漿管理,要淺水勤灌,避免漫灌、串灌,適當增施肥料,提高抗病力,增強病苗的恢復能力。

藥劑防治

以早、中稻秧苗3葉期為重點防治對象田。有效藥劑有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硫菌靈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苯菌靈(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1:2:240波爾多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