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姓

稻姓

源於嬴姓,出自周王朝時期秦伯稻之後,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周王朝時期有“稻人之官”,為秦國人,是贏非子的後代,專司職掌治田種稻之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稻姓
  • 拼音:dào
  • 注音:ㄉㄠˋ
  • 源於:嬴姓
  • 天水堂:以望立堂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稻[稻,讀音作dào(ㄉㄠˋ)]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嬴姓,出自周王朝時期秦伯稻之後,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周王朝時期有“稻人之官”,為秦國人,是贏非子的後代,專司職掌治田種稻之事。據考,少典氏第四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三十八代嬴非子,是嬴革(即商王朝末年紂王屬下勇將、寵臣惡來)之五世孫,周孝王姬辟方將其封於秦谷,便復嬴姓,又傳五世到秦襄公嬴開,曾力勸周平王姬宜臼遷都至成周(今河南洛陽),並護送周平王遷都,因此周平王將岐豐之地(岐山以西)賜予秦襄公,並晉封為伯爵,將秦國從秦地一帶(今甘肅天水)遷往陝地(今陝西秦川一帶),在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正式建陝地秦國。秦襄公下傳二十九世,為著名的中華第一皇秦始皇嬴政,在(公元前221年)正式建立了中央集權制的秦王朝。秦朝僅傳二世而滅於漢王劉邦。嬴姓以下傳有二十七支主氏。
單姓主要有:秦氏、稻氏、非氏、扉氏、處氏、房氏、旁氏、蜚氏、廉氏、征氏、寧氏、車氏、仲行氏、針氏、繆氏、謬氏、縶氏、整氏、谷氏、繞氏等。
複姓主要有:飛廉氏、子桑氏、子車氏、侯麗氏、庶長氏、不更氏、將閭氏等。稻人之官,出自贏非子的後代秦伯,為周王室上大夫,專司職掌治田種稻之農官,因稱秦伯稻,在他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稻氏,世代相傳至今,以天水、太原為郡望。
稻氏族人大多尊奉秦伯稻為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西漢初期的稻國,屬於以國名為氏。稻,古稱東澤,是濰水流域之地(今山東濰河),故址在今山東省濰坊市萊河與濰河之間的高密市西南部,先秦時期就已經有人工水利灌溉工程三處。戰國時期,因東澤境內有密水,又為齊國貴族高氏家族居邑,因而改稱高密。秦朝時期,置為高密縣,隸屬於琅琊郡。到了西漢時期,成為劉氏子孫的一個小封國,稱稻國,侯爵,後除國為縣。這在史籍《漢書·地理志》中有記載:“琅琊郡有稻,侯國。”傳說,在舜帝執政時期,舜曾精心優選了一些好的稻種,除了將稻種留有少許給諸馮之外,大部分都轉交給了一水相隔的東澤和澤北墟,因為這兩個地方人民多會種稻。當時東澤的酋長柏接到了舜贈給的好稻種,萬分感激,還專程乘筏子渡過濰水前往致謝,此後歷幾千年沿習種稻不變,直到漢朝時期還十分有名,因此東澤一帶古稱為“稻”。按歷史文獻《山東通志》的記載:“漢代琅琊郡的稻縣,蓄濰水溉田,旁有稻田萬頃,斷水造魚梁,歲收億萬,號稱‘萬疋梁’。”
在漢朝時期稻國的住民中,有以侯國之名為姓氏者,稱稻氏,世代相傳至今,以琅琊、高密為郡望。

遷徙分布

稻氏或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但人數很少,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五百位以後,在台灣省則沒有,以琅琊、高密為郡望。嬴姓稻氏一族在秦朝滅亡之際,為躲避禍難,先避於祁澤(今山西祁縣),後向古陶之邑(今山西平遙)遷轉隱居,曾一度改為諧音的儔氏,後在曹魏時期回復為稻氏;另有渡海輾轉遷逃至倭奴國者,後在九州之地生息繁衍,融入倭族,分衍成為今日本的稻本氏、稻盛氏、稻福氏、稻田氏、稻葉青氏、稻森氏、稻江氏、稻菏氏、稻濱氏等家族。
山西省的平遙市、日本、新加坡有少量稻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天水郡:西漢元鼎三年(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通渭縣、秦安縣、定西縣、清水縣、莊浪縣、甘谷縣、張家川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一帶地區。東漢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改為漢陽郡。三國時期曹魏仍改為天水郡。西晉時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肅天水),北魏時期仍改回為天水郡,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甘谷縣等市縣一帶地區。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中年,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為市,山西省會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琅琊郡:亦稱琅琊國、琅岈郡、琅玡郡。春秋時期的齊國有琅琊邑,在今山東膠南縣琅琊台西北,有越王勾踐曾遷都至此之說。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境內設琅琊郡,並附置琅琊縣,治所均在琅琊(今夏河),郡境為山東半島東南部。西漢時期治東武(今山東諸城),並增琅琊國、櫃縣和祝茲侯國治於境內,下轄五十一縣,包括今山東半島東南部的海陽、即墨、嶗山、膠縣、膠南、沂水、營南、日照、五蓮、贛榆(今江蘇贛榆)及青島等地。東漢朝時期琅琊國改治到開陽(今山東臨沂)。晉朝時期改置為琅琊省。北魏時期治即丘(今山東臨沂)。隋朝時期又復置琅琊縣。唐朝時期又裁廢,境地歸膠州、諸城,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東南部諸城、臨沂、膠南一帶,唐朝乾元初年(戊戌,公元758年)曾廢黜,後又有沂州琅琊郡。從魏、晉朝時期起,琅琊台及秦朝琅琊郡治均不屬琅琊郡(國)。另一處琅琊郡在今江蘇南京一帶,此後在唐朝時期也被廢除不再。

堂號

天水堂:以望立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琅琊堂:以望立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