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變說

種變說

種變說,即物種轉變與進化理論,是19世紀提出的有關進化的觀點,意思是將一個物種轉變為另一個物種。這個理論是在查爾斯達爾文的自然選擇理論之前產生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種變說
  • 外文名:Transmutation of species
  • 產生時間:19世紀
  • 套用:生物學、心理學
定義,歷史背景,

定義

種變說,也叫作物種轉變與進化理論,是19世紀提出的關於有關進化的觀點,意思是將一個物種改變為另一個物種。這個理論是在查爾斯達爾文的自然選擇理論之前產生的。

歷史背景

在當代的討論中,進化論是指隨著時間的推移有機物種的變化的理論。在19世紀後半葉之前,這一術語主要用於胚胎學上,用於指定個體胚胎的發育。自從赫伯特斯賓塞(1820-1903)的著作,特別是自1859年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出版以來,這個詞被用來定義物種的歷史變化。
這一術語的含義也涵蓋了兩種主要的物種進化形式:一是從簡單到複雜的物種進化的線性歷史變化,例如在讓-巴蒂斯特拉馬克的進化論(1809)。二是由達爾文在1859年定義的分支物種的共同祖先改變。自達爾文的著作以來,進化論通常與自然選擇理論聯繫在一起,而自然選擇理論是物種發生改變的主要原因。進化與自然選擇理論的結合以及自然選擇理論的競爭性能力,解釋了微觀和巨觀的進化,這些是進化生物學史上最具普遍爭論的問題之一。在19世紀19年代發生的“進化”一詞的含義改變之前,“種變論”一詞通常被用來指定物種變化的理論。
種變論是法國的Jean Baptiste Lamarck在1809年為他的理論所使用的一個術語,而其他19世紀的前達爾文進化論思想的支持者包括艾蒂安·若弗魯瓦·聖伊萊爾,羅伯特格蘭特和羅伯特錢伯斯,則匿名出版了《創造自然史的痕跡》”。對於早期進化理論的觀點,科學界也存在一些強烈反對的聲音,比如解剖學家喬治·居維葉、理察歐文和地質學家查爾斯·萊爾。但對於此理論的爭論是進化思想史上一個重要的階段,它影響到了後續人們對達爾文理論的反應。
在19世紀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理論(1859)之前,種變說是人們常用的進化論觀點之一。在鍊金術中,“轉化”曾被用來描述將一些基礎金屬轉化為黃金的過程。19世紀早期的進化思想在進化思想的歷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以早期的進化思想家們不得不發明一個術語來給他們的想法下定義,最早是Joseph Gottlieb Kölreuter,他使用了“種變”這個詞,意思是指通過雜交產生生物變化的物種。但是這個術語直到物種起源發表之後才確定下來。
“進化”這個詞很晚才出現,可以追溯到1851年的赫伯特斯賓塞的社會靜力學著作中,這個詞直到大約19世紀70年代才被普遍使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