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群瓶頸

種群瓶頸,又稱“種群瓶頸效應”或“人口瓶頸”,是指某個種群的數量在演化過程中由於死亡或不能生育造成減少50%以上或者數量級減少的事件。種群瓶頸可能促成遺傳漂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種群瓶頸
  • 外文名:Population Bottleneck Effect
  • 別稱:口瓶頸
  • 意思:種群的數量在演化過程中減少事件
  • 促成遺傳漂變
概念,舉例,

概念

種群瓶頸發生後,可能造成種群的滅絕,或種群恢復但僅存有限的遺傳多樣性

舉例

一個例子是獵豹 (Acinonyx jubatus),由於獵豹彼此之間的關係過於相近,獵豹之間的直接皮膚移植已經不會引發任何免疫反應。獵豹也遭受低精子濃度、低精子活動力及畸形精子鞭毛等問題[1]。科學家推測,獵豹約在一萬年前的上一個冰河期中經歷了種群瓶頸,加上長年近親交配,因而造成其基因庫寡少情形,使得族群對於疾病沒有什麼應變能力;如致命的貓科傳染性腹膜炎 (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在家貓中的致病率約1% - 5%,但在獵豹中的發病率高達50% - 60%。
根據2002年的一份研究報告,4萬3000年前大熊貓遭遇了種群瓶頸效應,造成瀕於絕跡的狀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