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稅鎮為唐代所置,官府在此設卡收稅,故名曰稅鎮。
稅子步,稅子鋪,稅鎮鋪,乃今太和縣稅鎮原名。據史料,北宋宋仁宗帝時期(公元1023—1063),官方因設稅卡於此而得名。自清朝末尤其是**戰爭以來,直至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蚌埠、界首與河南周口、漯河等商埠日漸繁華,畸形發展,地處於沙河岸邊,上溯中原腹地,下達淮河黃金水道,又位居兩省交界之地的稅子鋪即成為水上碼頭、陸上“驛站”,很快興盛起來,曾有“小南京”之美稱。(當時界首鎮稱“小上海”。)城牆與碼頭
作為稅卡、商埠,稅子鋪有寨牆,有街市,有碼頭。
稅子鋪的寨牆築於清道光、鹹豐年間(公元1850年前後)。當時,捻軍在此地活動,齊姓、彭姓、徐姓商家扒樓房並集資興建。寨牆如同城牆,有垛子,有槍眼,周圍又有壕溝。寨牆建有五門,即東門、西門、北門、東南門、西北門,南靠沙河,還有水門。每門有門樓二層,門樓上駐哨兵,各置一尊大炮,叫九霄雷,長約三市尺,據說射程達十華里。寨裡面積只有2.5平方華里(原計畫4-5平方華里),常住人口2000餘人。寨外,一條大路由寨東繞寨北至寨西穿越大石橋。大石橋像稅子鋪的獨籠口一樣。東西往返商賈及其車馬出入稅子鋪必經過大石橋。大石橋開有幾家大型客棧,每晚都有數幫推貨的紅車子隊伍投宿。次日清晨,紅車子隊伍又吱吱扭扭地趕路了。
稅子鋪的碼頭規模與標準在沙河水道上沒有碼頭與其相比。從沙河南岸看,它成梯形,寨樹作地釘(根基),磚石壘砌,糯米熬汁摻石灰澆灌,迎水面高約兩丈之餘,上面平台約60平方米,東西又有斜坡,水大水小,船隻均可停泊,上下貨物非常方便。碼頭前的沙河岸邊常常停泊船隻數十艘、上百艘,西起孫樓,東至張莊,排列足有5華里。民國年間,界首、舊縣、稅子鋪均設有“水上保”。此地“水上保”有船隻400多條。平時碼頭上下百十號腳夫忙上忙下。200斤重的鹽包、糧食麻袋,腳夫們一聲號下子馱起便走。當年,稅子鋪流傳這樣一個順口溜:“太和縣的香椿頭,稅子鋪的好碼頭,舊縣集的毛氈條,楮皮紙出在十里溝。”
夏日夜晚,碼頭還是稅子鋪居民納涼的好去處。炎夏酷暑,居民紛紛來到碼頭納涼消暑。這裡,船家燈火閃閃,溜河風習習,聊天充滿詩意。有時,“戲迷”清唱,琴手彈曲。人們一邊納涼,一邊聽戲,更有水上景色與夜空星輝可以賞心悅目。
街市與風味
稅子鋪上,有沿河街、順河街、磨盤街、太平街、東西大街等,最繁華的要數太平街。幾家大商行都設立在這條大街上。整個稅子鋪有雜貨鋪、京貨鋪、中藥鋪、中藥莊、煙鋪、棉花行、糧坊子、亞亨利糧倉,還有飯店、酒館、茶樓,外圍有油坊、槽坊、柴草行等。京貨、山窯、中藥、菸草來自漢口、商丘、亳州、蚌埠等地。每逢集日,鐵木農具、席宴筐簍、木梳篦子、雞鴨魚肉等攤販一街兩行,貨物琳琅滿目。趕集的男男女女熙來攘往,熱鬧非凡。街市上,叫賣聲、招呼聲以及其他五花八門的聲音不絕於耳。至晚,依然嗡嗡嚷嚷,波及五六華里。老人們說,這是稅子鋪的“街膽”(集膽)。
茲記稅子鋪街市上的幾種風味食品:
黃守國的小簧簧 小簧簧,並非什麼玩具,乃主人的蒸賣饃。黃守國用饃面蒸成一個個小貓、小狗、小老鼠等動物形狀,小孩見了要買,大人也要買回一個或三個哄小孩玩。可見,他的小簧簧饃賣得很快。賣蒸饃的同行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大人小孩圍著黃守國。
老豬精的滿瓤燒餅 老豬精姓金,個子大,吃的胖。他的燒餅馬蹄形,瓤滿有味,撕開炸透,里軟外酥,人人愛吃。
孫華林的水煎包 水煎包餡子的主要作料是韭菜、冬粉,還有雞蛋皮、豆腐丁以及材料面,發麵包成,放入平底鍋細火慢蒸。蒸熟時,再淋上麻油,吃起來香味撲鼻。
大老徐的溫蒜面 大老徐是一位愛說笑、愛唱小曲的老頭。他的蒸蒜面是手擀,煮熟冷涼後澆蒜汁,放進鍋里還蒸一次,盛出來再澆麻油碼入笆斗,然後沿街叫賣。不一會,溫蒜面賣完,大老徐便說買個小豬沒尾巴——拿腿,然後哼著小曲往家趕。
吳老六的胡辣湯 吳老六的胡辣湯是用雞湯煮成,材料齊全,裡面還有肥肉丁、豆腐皮、雞蛋皮、冬粉、麵筋、金針菜等。盛到碗裡後,再淋上麻油、香醋,這樣香辣酸甜,熱乎可口。幾個賣蒸饃的生意人爭相與其為鄰。
孫德順的涼粉 孫德順用純豌豆或扁豆加工涼粉,白亮透明,刀切不碎。夏天,他賣涼拌。冬天,他賣熱煎。一年四季。孫德順的涼粉盛銷不衰。
王家福的鹵鍋子 王家福的鹵鍋湯有數十年之久,享譽整個稅子鋪。東來西往的客商要吃滷肉或滷肉湯泡饃,無不找上門來。據說,他的鹵郭湯不滷豆腐,只滷雞和青魚。所以,鹵出來的其他肉類爛而不膩,味美可口。
耿福德的綠豆餅 耿福德的爺爺、父親曾是加工與賣綠豆餅的高手。他繼承傳統工藝,用鏊子一個個地滴著煎綠豆餅,再用小鏟一個個地翻過來文火炕,直至兩面焦黃。這樣,或配青菜炒,或燒什麼湯,綠豆餅都不會成為豆腐渣。用耿福德加工的綠豆末煎成煎餅,沖泡與鹵湯,不粘不爛,像豆腐皮一樣,蘸辣椒油吃,更讓食客吃一望二。
廟會與文化
稅子鋪的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廟會,乃文化生活的“大合唱”。稅子鋪西頭有三奶奶廟、全神廟。每年正月初一至二月十三,到廟上許願還願的男女老少成群結隊,絡繹不絕。每天還有鼓樂班三五個擂台,更有大戲班、馬戲團連天表演。正月初七、二十七逢神仙生日,二月十三文昌爺生日。神仙與文昌爺生日均系廟會高潮。生日廟會上,男男女女擠擁不動,水泄不通。
元宵節期間,稅子鋪商家張燈結彩,街道上耍獅子,玩肘哥碼頭河上散河燈。整個元宵節,鬧騰得滿街喜氣,兩岸紅火。
小滿會是稅子鋪一帶商家的盛會、農家的節日。小滿會,也叫買賣會,實際上午收農具和農忙生活的準備會。各種農具擺滿街頭巷尾,生活用品與布匹五花八門。小滿會上,一般大戲兩三台,大鼓書、墜子、小饒戲等小戲更多,還有玩刀山、拉洋片的藝人盡顯身手,惹得趕會的人們站直了腰、望酸了眼、餓傻了神。有意思的是隨時隨地的清唱。當時,叫坐板凳頭,唱家有吹、打、拉伴奏,但不化妝,不作動作,也不收錢,只是安排在誰家門口,誰家備凳子、拎茶壺就行了。
稅子鋪有戲班,還有戲院。張五、姚五成立戲班。20世紀50年代初,劇團三個,周圍村莊也由幾個劇團,戲班子每天在稅子鋪唱大戲。值得一提的是顧大宣、桂榮、大聰、記臉、薛桂香、三妮等開稅子鋪女子唱戲先例。當時,流傳這樣一句順口溜:“張五的戲,姚五的箱,黃得民出來打饑荒。”做燒酒生意的張霞玲不僅興辦戲班,還出資蓋了一座露天戲場。同時,朱得食還成立了墜子嗡戲班,專設地攤唱小段,劇目有《鋸缸》《對裰鑼》《死蛤蟆》等,劇情笑料百出,人民喜聞樂聽。
地理位置
農業特色
該鎮地處淮北平原,土質為粉沙土、粘土土質較好,適合各種農作物的栽培和生長。主要農作物為小麥、大豆、玉米、山芋、棉花、油菜等。
經濟特色
該鎮是裝飾材料和斯膜繩加工集散基地,全鎮形成了以稅鎮街以西三個村斯膜繩加工集散基地。以水鎮街以東四個村為加工裝飾材料集散基地,年加工木線裝飾材料1.5萬立方米,產品輻射全國。該鎮又是太和縣著名特產——香椿的主產地,沿潁河一線,兩端種植的優質黑油椿享譽全國,被譽為太和縣貢椿的發源地。該鎮還是重要的林產區,該鎮利用幸福溝沿線的荒廢土壩,發展楊木豐產林500餘畝。
2009年下半年以來,我們依託我鎮被縣政府批准為七個重點鄉鎮工業聚集區之一優勢,積極做好園區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園區規劃總面積3平方公里,近兩年來,園區已建成和在建面積0.32平方公里,已入駐企業17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家,已投產規模企業9家,在建和待建5家。園區已形成以木業為主,水泥製造、有色金屬、服裝加工、新型建築材料、生物醫藥等多業並舉的工業企業發展格局;新建和啟用了萬福商業街,趙場街正在建設中,集鎮基礎設施得以鞏固;耿樓生態園區已成為沙穎河濕地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園區周圍設施得到了進一步完善。
財稅狀況
2010年,全鎮實現國民生產總值2.64億元,工業產值4.4億元,招商引資5892萬元,財政收入25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960元。其中工業聚集區實現工業產值3.6億元,稅收2368萬元。經濟運行綜合指標位居全縣第二名。今年上半年,園區實現工業產值1.8億元,實際引進到位資金4600萬元,稅收22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