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移家別湖上亭⑴
好是春風湖上亭⑵,柳條藤蔓系離情。
黃鶯久住渾相識⑶,欲別頻啼四五聲⑷。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移家:搬家。
⑵好是:一作“好去”。
⑶渾:簡直,幾乎。
⑷頻啼:連續鳴叫。四五聲:一作“三五聲”。
白話譯文
最好是春風輕拂景色宜人的湖上亭,亭邊柳條搖盪藤蔓攀牽撩惹著離情。
枝頭黃鶯在這裡久住我們幾乎相識,將要分別它向我頻頻啼叫了四五聲。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詩人搬家時,因對故居有著深厚感情,難以割捨故居的一草一木,故有此作。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詩抒寫對故居一草一木依戀難捨的深厚感情。全詩是說,春風駘蕩,景色宜人,我來辭別往日最喜愛的湖上亭。微風中,亭邊柳條、藤蔓輕盈招展,仿佛是伸出無數多情的手臂牽扯我的衣襟,不讓我離去。這情景真叫人愁牽恨惹,不勝留戀;住了這么久了,亭邊柳樹枝頭的黃鶯,也跟我是老相識了。在這即將分離的時刻,別情依依,鳴聲悠悠,動人心弦,使人久久難於平靜。
詩人採用擬人化的表現手法,創造了這一童話般的意境。詩中的一切,無不具有生命,帶有情感。這是因為戎昱對湖上亭的一草一木是如此深情,以致在他眼裡不只是自己不忍與柳條、藤蔓、黃鶯作別,柳條、藤蔓、黃鶯也象他一樣無限痴情,難捨難分。他視花鳥為摯友,達到了物我交融、彼此兩忘的地步,故能憂樂與共,靈犀相通,發而為詩,才能出語如此天真,詩趣這般盎然。
這首詩的用字,非常講究情味。用“系”字抒寫不忍離去之情,正好切合柳條、藤蔓修長的特點,又寫出柳條藤蔓牽衣拉裾的動作,又符合春日和風拂拂的情景,表現它們依戀主人不忍主人離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黃鶯鳴叫的特點,又似殷殷挽留、淒淒惜別,讓人聯想到離別的眼淚。這種擬人化的寫法也被後人廣泛採用。宋人周邦彥“長條故惹行客,似牽衣待話,別情無極”,王實甫《西廂記》“柳絲長,玉驄難系”、“柳絲長,咫尺情牽惹”等以柳條寫離情,都是與這首詩中“柳條藤蔓系離情”的擬人化寫法一脈相承。“啼”字既指黃鶯的啼叫,又似殷殷挽留、淒淒惜別,也容易使人聯想到辭別時離人傷心的啼哭。一個“啼”字,兼言情景兩面,而且體物傳神,似有無窮筆力,正是斫輪老手的高妙之處。
名家點評
《本事詩》:韓晉公鎮浙西,戎昱為部內刺史。郡有酒妓,善歌,色亦媚妙。昱情屬甚厚。浙西樂將聞其能、白晉公召置籍中。昱不敢留,餞於湖上,為歌詞以贈之,且曰:“至彼令歌,必首唱是詞。”既至,韓為開筵,自持杯命歌送之,遂唱戎詞。曲既終,韓問曰:“戎使君於汝寄情邪?”悚然起立,曰:“然。”言隨淚下。韓令更衣待命,席上為之憂危。韓召樂將責曰:“戎使君名士,留情郡妓,何故不知而召置之,成余之過!”乃笞之。命與妓百縑,即時歸之,其詞曰:“好去春風湖上亭……”。
《唐詩絕句類選》:末二句言禽鳥猶知惜別,而所居交情亦良薄矣,與杜子美“岸花飛迷客,牆燕語留人”,皆風刺深厚,意在言外。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珽曰:極情極語。情也,吾見其厚;語也,吾見其秀。超軼絕倫之詩。
《古唐詩合解》:句句推開,句句牽扯,妙絕。
《而庵說唐詩》:二句句法互動移換,有如此之妙,詩家丘壑,和盤托出(末二句下)。
《網師園唐詩箋》:辭意俱不盡。
作者簡介
戎昱(744—800),唐代詩人。荊州人。少年舉進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後中進士。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從滑州、洛陽西行,經華陰,遇見王季友,同賦《苦哉行》。大曆二年(公元767年)秋回故鄉,在荊南節度使衛伯玉幕府中任從事。後流寓湖南,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頗受信用。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居長安,任侍御史。第二年貶為辰州刺史。後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職,流寓桂州而終。他是中唐前期比較注重反映現實的詩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寫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羈旅遊宦、感傷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臘友》較有名。存詩125首,明人輯有《戎昱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