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剌道(金世宗時期宰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移剌道(?-1184),本名趙三,其先為乙室部人,後徙為鹹平人。金世宗大定年間任戶部尚書,平章政事等職。

基本介紹

  • 全名:移剌道
  • 別名:移剌趙三
  • 所處時代:金朝
  • 出生地:鹹平
  • 逝世日期:1184年
  • 最高官職:平章政事等職
人物生平,廉乾晉職,擔任宰執,史書記載,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移剌道,本名趙三。其先為乙室部人也,起初徙至鹹平。為人寬厚,有大志,以篤孝著名。通女直、契丹、漢字。皇統初,補刑部令史,轉尚書省令史,再遷大理司直。丁母憂,起復,遷戶部員外郎。正隆三年(1158),負責遷徙臨潢、鹹平路、畢沙河等三猛安,屯戍於斡盧速。完成後還奏,海陵對侍臣說:“移剌道骨相異常,他日必登公輔之位。”第二年,遷為本部郎中。
海陵伐宋時,為都督府長史。海陵死後,大軍撤還,無復紀律,士卒劫掠淮南,百姓苦之。當時有男女二百餘人,自願給移剌道為奴僕,當時移剌道接受了,到了淮河,等到諸軍都已渡河,於是盡數遣還。大定二年(1162),復為戶部郎中,與梁釒求安撫山東,招諭盜賊。民眾或有避盜避役之人,並令他們歸業,不問罪名輕重全部寬恕,軍人則不得並緣虜掠。仆散忠義討伐窩斡,移剌道道參謀幕府事。窩斡平定後,元帥府以俘獲生口分給諸官僚,移剌道盡數縱遣。

廉乾晉職

移剌道回到京師入見世宗,退出後,世宗目送說:“此人有幹才,可大用。”遷為翰林直學士,兼修起居注。不久,世宗說:“道清廉有乾局,翰林文雅之職,不足以盡其才。”當時中都轉運之任繁劇,於是改同知中都路都轉運事。下詔讓他送河北、山東等路廉察善惡升降官員制敕,上曰:“卿從討契丹,不貪俘獲,其志可嘉。故命卿為使。卿其勉之。”這一年,以廉升者有磁州刺史完顏蒲速列為北京副留守,濰州刺史蒲察蒲查為博州防禦使,威州刺史完顏兀答補為磁州刺史。治狀不善下遷者有登州刺史大磐為嵩州刺史,同知南京留守高德基為同知北京轉運事,衛州防禦使完顏阿鄰為陳州防禦使,真定尹徒單拔改為興平軍節度使,安國軍節度使唐括重國為彰化軍節度使。並詳細他們功過善惡宣諭不要接受饋獻。移剌道又遷為大理卿。五年,宋人請和罷兵。移剌道道去往山東,閱實軍器,振贍戍兵的妻子。又除同知大興尹。
親軍百人長完顏阿思缽非禁直之日帶刀入宮,趁夜入左藏庫,殺都監郭良臣,盜取金珠。點檢司抓住了其中疑似者八人,掠笞三人死,五人自誣,而贓物卻不可得。世宗懷疑這件事,於是命移剌道參問。他持久審理這件案子,既而阿思缽賣金之事被覺察而伏誅。世宗說:“箠楚之下,何求不得。奈何點檢司不以情求之乎!”於是賜給掠死者錢人二百貫,周其家,不死者人五十貫。詔自今護衛親軍百人長、五十人長,非直日不得帶刀入宮。
遷為戶部尚書。世宗說:“朕初即位,卿為戶部員外郎,聞卿孳孳為善,進卿郎中,果有可稱。及貳京尹,亦能善治。戶部經治國用,卿其勉之。”道頓首謝。改任西北路招討使,賜金帶。之前的話,招討使到官,諸部都會進獻駝馬,多至數百,移剌道全部推辭,諸部數月皆復貢獻。

擔任宰執

移剌道以父喪去官後起復為參知政事。當初,諸部有獄訟,招討司慣例是派遣胥吏按問,往往做出奸利之事。移剌道請專門設立一官,世宗採納,招討司設勘事官自此開始是。世宗對宰相曰:“聽說大理寺斷獄,往往經過旬月才行,為什麼呢?”移剌道奏道:“在法,決死囚不過七日,徒刑五日,杖刑三日。”世宗說:“法有程限,而總是違反,這是官吏的責任也,要嚴定戒約以去其中的弊端。”進為尚書右丞。後乞請致仕,世宗說:“卿孝於家,忠於朕,通習法令政事,雖逾六十,心力未衰,未可退也。”於是任命為南京留守,賜通犀帶。世宗說:“河南統軍烏古論思列為人愚而剛直,凡邊事一定要與卿共議。你把朕的意思告訴他也。”後移剌道入拜為平章政事。道之弟臨潼令幼阿補犯罪至死,道於是待罪於家。皇太子生日時設宴於慶和殿,世宗問道何故不在,參知政事粘割斡特剌奏說:“其弟犯死刑,據制不該入內。”世宗說:“這何必呢。”於是下詔移剌道繼續視事。當時縣令多闕,上以問宰相,道奏道:“散官宣武以上可以借除以充任。”世宗說:“廉察八品以下已去官者,錄事丞簿有清乾之譽者,縣尉入優等者,皆與縣令。散官至五品,無貪污曠職之名者,亦可給縣令之職。俟縣令不闕,即如舊制。”二十三年,罷為鹹平尹,封莘國公。世宗說:“卿數年前曾經乞請致仕,朕不許卿。卿今年老了。鹹平是卿故鄉,地涼事少,老者所宜。”賜通犀帶。明日,又遣近侍曹淵諭旨說:“鹹平自窩斡亂後,民業尚未復舊,朕讓卿歸鄉里,也是要安輯一境。”二十四年(1184),去世。上聞之,悼惜良久。這年巡幸上京,道過鹹平,遣使致祭,賻贈有加。詔圖像藏秘府,擢其子八狗為閣門祗候。

史書記載

移剌道,本名趙三。其先乙室部人也,初徙鹹平。為人寬厚,有大志,以篤孝著名。通女直、契丹、漢字。皇統初,補刑部令史,轉尚書省令史,再遷大理司直。丁母憂,起復,遷戶部員外郎。正隆三年,徙臨潢、鹹平路、畢沙河等三猛安,屯戍斡盧速。還奏,海陵謂侍臣曰:“道骨相異常,他日必登公輔。”明年,遷本部郎中。
  海陵伐宋,為都督府長史。海陵死,師還,無復紀律,士卒掠淮南,百姓苦之。有男女二百餘人,自願與道為奴,道受之,至淮,俟諸軍畢濟,乃悉遣還。大定二年,復為戶部郎中,與梁釒求安撫山東,招諭盜賊。民或避盜避役者,並令歸業,不問罪名輕重皆原之,軍人不得並緣虜掠。仆散忠義討窩斡,道參謀幕府事。賊平,元帥府以俘獲生口分給官僚,道悉縱遣之。
  還京師,入見,既退,世宗目送之,曰:“此人有幹才,可大用也。”遷翰林直學士,兼修起居注。頃之,世宗曰:“道清廉有乾局,翰林文雅之職,不足以盡其才。”中都轉運繁劇,乃改同知中都路都轉運事。詔道送河北、山東等路廉察善惡升降官員制敕,上曰:“卿從討契丹,不貪俘獲,其志可嘉。故命卿為使。卿其勉之。”是歲,以廉升者,磁州刺史完顏蒲速列為北京副留守,濰州刺史蒲察蒲查為博州防禦使,威州刺史完顏兀答補為磁州刺史。治狀不善下遷者,登州刺史大磐為嵩州刺史,同知南京留守高德基為同知北京轉運事,衛州防禦使完顏阿鄰為陳州防禦使,真定尹徒單拔改為興平軍節度使,安國軍節度使唐括重國為彰化軍節度使。仍具功過善惡宣諭,毋受饋獻。遷大理卿。五年,宋人請和,罷兵。道往山東,閱實軍器,振贍戍兵妻子。再除同知大興尹。
  親軍百人長完顏阿思缽非禁直日帶刀入宮,其夜入左藏庫,殺都監郭良臣,盜取金珠。點檢司執其疑似者八人,掠笞三人死,五人者自誣,其贓不可得。上疑之,命道參問。道持久其獄,既而阿思缽鬻金事覺,伏誅。上曰:“箠楚之下,何求不得。奈何點檢司不以情求之乎!”賜掠死者錢人二百貫,周其家,不死者人五十貫。詔自今護衛親軍百人長、五十人長,非直日不得帶刀入宮。
  遷戶部尚書。上曰:“朕初即位,卿為戶部員外郎,聞卿孳孳為善,進卿郎中,果有可稱。及貳京尹,亦能善治。戶部經治國用,卿其勉之。”道頓首謝。改西北路招討使,賜金帶。故事,招討使到官,諸部皆獻駝馬,多至數百,道皆卻之,數月皆復貢職。父喪去官,起復參知政事。初,諸部有獄訟,招討司例遣胥吏按問,往往為奸利。道請專設一官,上嘉納之,招討司設勘事官自此始。上謂宰臣曰:“比聞大理寺斷獄,輒經旬月,何邪?”道奏曰:“在法,決死囚不過七日,徒刑五日,杖刑三日。”上曰:“法有程限,而輒違之,此官吏之責也,嚴戒約以去其弊。”進尚書右丞。乞致仕,上曰:“卿孝於家,忠於朕,通習法令政事,雖逾六十,心力未衰,未可退也。”乃除南京留守,賜通犀帶。上曰:“河南統軍烏古論思列為人少戇,凡邊事須與卿共議。卿以朕意諭思列也。”入拜平章政事。
  道弟臨潼令幼阿補犯罪至死,道待罪於家。皇太子生日,宴於慶和殿,上問道何故不在,參知政事粘割斡特剌奏曰:“其弟犯死刑,據制不合入內。”上曰:“此何傷也。”即詔道起視事。是時縣令多闕,上以問宰相,道奏曰:“散官宣武以上借除以充之。”上曰:“廉察八品以下已去官者,錄事丞簿有清乾之譽者,縣尉入優等者,皆與縣令。散官至五品,無貪污曠職之名者,亦可與之。俟縣令不闕,即如舊制。”
  二十三年,罷為鹹平尹,封莘國公。上曰:“卿數年前嘗乞致仕,朕不許卿。卿今老矣。鹹平卿故鄉,地涼事少,老者所宜。”賜通犀帶。明日,復遣近侍曹淵諭旨曰:“鹹平自窩斡亂後,民業尚未復舊,朕聽卿歸鄉里,所以安輯一境也。”二十四年,薨。上聞之,悼惜良久。是歲幸上京,道過鹹平,遣使致祭,賻贈有加。詔圖像藏秘府,擢其子八狗為閣門祗候。

人物評價

《金史》:1.良弼、守道、琚、安禮、道,皆無聞正隆時,及其簉治朝,佐明主,諫行言聽,膏澤下於民,豈非遇其時邪。
2.海陵能知移剌道有公輔之器,而不能用,故其治績亦待大定而後著焉。人才之顯晦,有繫於世道之污隆也,尚矣。
3.為人寬厚,有大志,以篤孝著名
海陵王:道骨相異常,他日必登公輔
金世宗:1.此人有幹才,可大用也
2.道清廉有乾局,翰林文雅之職,不足以盡其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