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聲

秦聲

秦聲,秦地的音樂,又名秦腔、西安梆子、陝西梆子。是西北地區最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秦腔唱腔包括“板路”和“彩腔”兩部分,每部分均有歡音和苦音之分。苦音腔最能代表秦腔特色,深沉哀婉、慷慨激昂,適合表現悲憤、懷念、淒哀的感情;歡音腔歡樂、明快、剛健、有力,擅長表現喜悅、歡快、爽朗的感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秦聲
  • 類型:音樂
  • 來源:秦地
  • 位置:西北地區
歷史沿革,發展,清末至民國中期起始階段,民國中期到建國後的50年代的發展階段,50年代後期至1966年的壯大階段,“文化大革命”後的恢復壯大和繁榮時期,藝術特色,相關信息,

歷史沿革

還在秦腔未形成戲曲劇種以前,秦聲很早就在秦地民間醞釀而馳名。元末明初,秦聲梆子、雜戲興起;明初的“秦王府戲班”為最早秦腔班,進京為皇帝演出,崇禎間周至縣譚家寨張家大戶,辦起第一個民間秦腔班“華慶班”。秦腔流行予陝、甘、青、新、晉、豫等省,以陝、甘、青、寧最為普及。康、雍、乾三朝,秦地有戲班36處,魏長生等名角進京演出,對京劇的形成有直接的影響。漢調即漢劇、楚劇,原流行中原各省。陝南各地,由於居民中多有川、湖一帶客戶,逐漸形成了陝南漢調二簧。其唱腔以西皮、二簧為主,有末、淨、生、旦、醜、外、小、貼、夫、雜等十大行當。
陝西秦腔,在明末,除陝北梆子腔外,在戶縣、周至、武功一帶,由於狀元康海和王九思,康海(1475—1540)明文學家。字德涵,號對山、沜東漁父,陝西武功人。弘治十五年(1502)狀元,任翰林院修撰。武宗時宦官劉瑾被殺,他名列劉瑾黨而免官。為“前七子”之一。著有雜劇《中山狼》、散曲集《沜東樂府》、詩文集《對山集》等。王九思(1468—1551)明文學家。字敬夫,號渼波,陝西戶縣人。曾任翰林院檢討、吏部郎中、武宗時宦官劉瑾被殺,他名列劉瑾黨而降為壽州同知。“前七子”之一。著有雜劇《沽酒遊春》、《中山狼》(一析),均存。另有散曲集《碧山樂府》、詩文集《渼波集》等。)的倡導,編劇演出一種梆子、曲子混合腔,被稱為“康王調”。從那時起,經清代至今三百餘年的發展中,已形成一套較完整的表演、唱打程式和舞台音樂、美術藝術手法。

發展

清末至民國中期起始階段

清末至民國中期,民間秦腔多限於自樂班、坐班以及各種木偶、皮影、線戲等方面的表唱,班社較少;生醜淨旦雖有,但多是一人兼數角,女角直接扮唱的極少。在陝西關中、東府北路,還流行一些“跑台子”戲,即不定點、不定時,以小台子或大車為舞台,燈油照帳,晝夜可演,夜晚演畢即搬至另一處。傳說這是司馬遷被害時流傳下來的一種演出形式。久而久之,在民間保留下來了;在戲劇革新最突出的、最早聞名全省以至全國的,是西安“易俗學社”②(易俗社:曾稱“易俗學社”,秦腔科班、劇團。1912年由李桐軒、孫仁玉在西安創辦。聘有陳雨農、李雲亭、趙潔民等為教師,至全國解放時共辦了十三科,培養學生六百餘人,並編寫了許多劇本。對秦腔藝術的繼承和發展,起了較大的作用。),領秦腔劇目之鐘靈毓秀,集各類人才之大成,編導演出全國著名的《奪錦樓》、《軟玉屏》、《三滴血》、《兒女英雄傳》、《櫃中緣》、《三回頭》等劇目,開一代國風,魯迅先生曾題贈“古調獨彈”,培養出無數名角,如劉箴俗、劉迪民、王天民等。

民國中期到建國後的50年代的發展階段

民國中期到建國後的50年代,發展了較多的班、社、團、場。邊區各類新劇團,先後排練出《窮人恨》、《血淚仇》、《中國魂》、《大家喜歡》、《保衛和平》等,為倡導秦腔革新起了極大作用。三秦大地也出現了許多固定的大型班社,有名者如《明正社》(賈志明主領主演)、《三意社》(西安)、《化民社》(高陵)等。直至建國初,許多劇目,如鬼神狐怪、封建迷信等劇目,還處於改革階段,管理形式還算民間集體性質的職業劇團,舞台美術還處於模擬和一般水平。

50年代後期至1966年的壯大階段

發展壯大階段,從50年代後期至“文化大革命”的1966年,這一段的民間戲曲活動,由專業文藝活動帶動業餘文藝活動,業餘文藝活動又促進專業文藝活動,加上省市和全國多次組織觀摩評比演出,許多優秀劇目和名演員的形象被搬上銀幕,進入電視廣播;民間戲曲一些搶救節目和繼承人、表演人,也被拍攝進銀幕、電視予以傳播,有名者如《槐蔭記》、《天仙配》、《吹鼓手招親》等,各民間職業劇團也陸續出現了一批保留節目,全省演出保留古典戲和現代戲居首位的,是高陵縣和華縣劇團,其中高陵縣劇團曾被授予“省級紅旗單位”。他們演出古典戲和現代劇共226本,其中古典戲103本,折子戲66回,現代戲和小戲57本;其次是華縣劇團,演出古典戲、現代戲共210多本。全省演出的優秀劇目,如《鍘美案》、《下河東》(前後本)、《出湯邑》、《白玉樓》、《生死牌》、《三滴血》、《十五貫》、《蝴蝶杯》、《潘楊訟》、《黃河陣》、《五典坡》(前後本)、《法門寺》、《白蛇傳》、《游西湖》、《梁山伯與祝英台》、《忠義俠》、《闖宮抱斗》、《天河配》等,較有名的演員有任哲中(西安)、郝彩鳳(西安)、余巧雲(渭南)、姚鴻喜(長安)、陳仁義(涇陽)、郭明霞(鹹陽)夏景民(淳化)等。

“文化大革命”後的恢復壯大和繁榮時期

“文化大革命”後的恢復壯大和繁榮時期。“文革”中,對陝西民間戲曲破壞最甚,所有劇目被定為“封資修”大毒草,打入“冷宮”,備遭禁演,一時間,戲曲舞台只有八個所謂樣板戲,“假大空”劇目和作品,充塞了文藝陣地,許多名藝人被迫害身亡,優秀劇目人亡戲息,整個民間戲曲被窒息,瀕臨滅絕之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端正了黨的文藝路線,民間戲曲事業得以新生,短短十餘年時間,各方面撥亂反正,使戲曲事業重新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逐步和電視、電影、廣播、錄像、錄音等科學現代化相適應、相結合,順應了人民民眾的多方面需要和要求。

藝術特色

秦腔唱腔包括“板路”和“彩腔”兩部分,每部分均有歡音和苦音之分。苦音腔最能代表秦腔特色,深沉哀婉、慷慨激昂,適合表現悲憤、懷念、淒哀的感情;歡音腔歡樂、明快、剛健、有力,擅長表現喜悅、歡快、爽朗的感情。板路有〔二六板〕、〔慢板〕、〔箭板〕、〔二倒板〕、〔帶板〕、〔滾板〕等六類基本板式。彩腔,俗稱二音,音高八度,多用在人物感情激盪、劇情發展起伏跌宕之處。分慢板腔、二倒板腔、代板腔和墊板腔等四類。凡屬板式唱腔,均用真嗓;凡屬彩腔,均用假嗓。秦腔鬚生、青衣、老生、老旦、花臉均重唱,名曰唱亂彈。民間有“東安安西慢板,西安唱的好亂彈”之說。清末以前的秦腔,又叫西安亂彈,就是因其重唱而得名。其中有些生角的大板亂彈,長達數十句之多,如《白逼宮》中漢獻帝的哭音亂彈,要唱五十多句,講究唱得瀟灑自然,優美動聽,民間稱做“酥板亂彈”。《下河東》的四十八哭,要排唱四十八句;《斬李廣》的七十二個再不能,要排唱七十二句。花臉唱腔講究“將音”和“嗷音”,調高難唱,能者則成名家。秦腔曲牌分弦樂、嗩吶、海笛、笙管、崑曲、套曲六類,主要為弦樂和嗩吶曲牌。秦腔的音樂伴奏,向稱四大件,以二弦為主奏,人稱秦腔之“膽”。琴師在秦腔戲班中具有重要地位,常坐於舞台前場後部正中。伴奏音樂擅奏老調,音高為“三眼調”。三十年代後改用出調(即下把拉法)。
秦腔的表演自成一家,角色體制有生、旦、淨、醜四大行,各行又分多種,統稱為“十三頭網子”。一般戲班,都要按行當建置以“四梁四柱”為骨幹的三路角色制。頭路角色包括頭道鬚生、正旦、花臉和小旦,二路角色包括小生、二道鬚生、二花臉和丑角,其他老旦,老生等角均為三路角色。各路角色的佼佼者,均可掛頭牌演出,其他即為配角。條件優越的戲班,常不惜重金邀請名角。各行皆能,文;武、昆、亂不擋的多面手、好把式,又稱“戲包袱”,或叫“飽肚子”。秦腔表演技藝十分豐富,身段和特技應有盡有,常用的有趟馬、拉架子、吐火、撲跌、掃燈花、耍火棍、槍背、頂燈、咬牙、轉椅等。神話戲的表演技藝,更為奇特而多姿。如演《黃河陣》,要用五種法寶道具。量天尺,翻天印,可施放長串焰火,金交剪能飛出朵朵蝴蝶。除此,花臉講究架子功,以顯威武豪邁的氣概,民眾稱其為“架架兒”。
秦腔劇目,多為英雄傳奇和悲喜故事以及神話故事,如《三滴血》、《火焰駒》、《游西湖》、《法門寺》以及《西安事變》、《千古一帝》等譽滿全國。漢調二簧劇目,多為英雄傳奇故事,許多保留的傳統節目,如《回荊州》、《轅門斬子》等,多為一些民間名藝人保留。建國後,一些新編現代折子戲,如《吹鼓手招親》、《江姐》、《嫁妝鐮刀》等也陸續搬上舞台,成為地方有名的劇種劇目。

相關信息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藺相如 前曰:‘ 趙王 竊聞 秦王 善為 秦 聲,請奏盆缻 秦王 ,以相娛樂。’”
《文選·楊惲<報孫會宗書>》:“家本 秦 也,能為 秦 聲。” 李善 註:“ 李斯 上書曰:‘擊瓮扣缶,而呼嗚嗚快耳者,真 秦 聲也。’”
宋 黃庭堅 《次以道韻寄范子夷子默》:“鼓缶多 秦 聲,琵琶作胡語。”
明 胡侍 《真珠船·秦聲》:“ 陳軫 對 秦王 曰:‘臣雖棄逐之 楚 ,豈無能 秦 聲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