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雜文》系列叢書,當代作家選五十位,每人一部雜文,五十篇左右。另有合集十部,每部二十幾位作家,共二百多位作家,四百多篇作品;現代作家二十位,每位五十篇雜文,七萬多字,另有四十多位雜文作家,十部合集;最後選七十多位歷代雜文作家,均為合集,每篇作品都有註解、題解、古文今譯。 《秦牧集》就是該系列叢書之一,收錄的是我國著名作家秦牧的34篇雜文,包括:《豪豬的哲學》、《含淚的幽默》、《伯樂與馬》等。 《秦牧集》由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全國百佳圖書出版單位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秦牧集/中國雜文
-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頁數:164頁
- 開本:16
- 作者:秦牧 劉成信
- 出版日期:2013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秦牧是我國著名作家。中華書局廣州編輯主任,《羊城晚報》副總編輯,《作品》雜誌主編。廣東省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協廣東分會副主席,中國作協理事,全國文聯委員。暨南大學中文系主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當代文學學會顧問。這本《秦牧集》收錄的就是他的雜文作品,總計34篇,包括:《白魚·黃魚·黑魚》、《犬的飛升和馬的槍決》、《死囚的一記耳光》等
作者簡介
秦牧(1919一1992),廣東省澄海縣人。現代作家。少年時代曾僑居新加坡。三十年代末開始發表作品。寫作範圍頗廣,但以散文為主。主要著作有散文集《花城》、《長河浪花集》、《花蜜和蜂刺》、《秦牧散文選》等,文論集《藝海拾貝》、《語林采英》等,以及長篇小說《憤怒的海》,兒童文學集《巨手》等。一九九四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秦牧全集》十卷本
圖書目錄
跪風
古酒杯二題
果戈理論官僚
談死亡
“謝本師”
豪豬的哲學
白魚·黃魚·黑魚
浮士德小插曲
寓言的美與刺
讀發霉書的好處
閒忙草
含淚的幽默
鬼魅一夕談
求雨大典抉微
祖宗的遺毒
柔佛蘇丹
伯樂與馬
羅馬的奴隸
鬣狗的風格
鐵鑄的足印
犬的飛升和馬的槍決
給一個喜歡騎馬的女孩
在虛假的事象面前
骨朽人間罵未銷
貪婪生下的一群兒女
哀“八旗子弟”
硬板凳和安樂椅
“含冤樹”的枝枝丫丫
死囚的一記耳光
談談李蓮英
人物的變遷
皇帝癮
永恆的《皇帝的新衣》
五花八門的“定場詩”
古酒杯二題
果戈理論官僚
談死亡
“謝本師”
豪豬的哲學
白魚·黃魚·黑魚
浮士德小插曲
寓言的美與刺
讀發霉書的好處
閒忙草
含淚的幽默
鬼魅一夕談
求雨大典抉微
祖宗的遺毒
柔佛蘇丹
伯樂與馬
羅馬的奴隸
鬣狗的風格
鐵鑄的足印
犬的飛升和馬的槍決
給一個喜歡騎馬的女孩
在虛假的事象面前
骨朽人間罵未銷
貪婪生下的一群兒女
哀“八旗子弟”
硬板凳和安樂椅
“含冤樹”的枝枝丫丫
死囚的一記耳光
談談李蓮英
人物的變遷
皇帝癮
永恆的《皇帝的新衣》
五花八門的“定場詩”
文摘
跪 風
我不是江南人,直到此刻未曾觀光杭州,我不知道西湖八景美成什麼樣子,但如果有浙江人問我對杭州有何印象,我一定毫不猶豫地說:“你們那個地方呀,跪的風氣很流行,主人跪僕人的風氣很流行,是不是?”
不是牛頭不對馬嘴,有報為證:——
12月17日重慶《大公晚報》載,兩浙鹽民因為“封存之鹽,無人顧問,若自販賣,則認為私鹽,如不販售,則食用無著”,所以聯合了鹽民幾百人,跑到杭州兩浙鹽務管理局跪著請願,局方派員接見,“撫慰”有加云云。
到了12月24日,該報同類的訊息又來了,浙西的人民不堪雜牌軍偽軍的滋擾,不堪縣區鄉保的派款攤糧,桐鄉縣的民眾集合了“數近萬人”徒步冒雨到杭州向省府主席黃紹茲請願,專員著急了,縣長著急了,“聞訊親自前往阻止”,這一阻,就阻散了九千多人,但仍有二百多人,“積怨太深”,繞道到杭,每人手持捧香一枝,跪在省政府門前,求青天大老爺伸冤,其中有一些曾經被索征人員打得嘔吐鮮血,還是扶杖而來的。
十日之內,杭州市出現了二次跪的大場面,都是二三百人捧香跪倒,有一次還幾乎是萬人跪倒,你說壯觀不壯觀?
“跪”在清代及其以前不算稀奇,一部清代的外交史,就有許多糾葛是因為外國使節不行跪拜禮而發生的,其時,跪必深深叩頭,如果是對皇帝皇后,還必須叩得“響徹御前”,但革命了,“民國”了,通行的禮節是立正,鞠躬,聽一聲稱呼就直起脊骨起立之類,跪拜禮是廢除了,雖然流風餘韻,不絕如縷,侍妾跪大婆,兒子跪老子,佛教徒跪菩薩,天主教徒跪耶穌,袍哥跪大哥,還是所在多有,但已經是零星的演出,大規模的跪,習為常禮的跪已經漸漸稀少,裁縫也不再為人制包裹膝蓋的“跪布”了。惟其如此,跪愈成為大禮,叫化子的跪,佃農對地主的跪,本來在城市中鄉村中習見無奇,但也時常使被跪者愕然驚走,駭汗奔避,在一般觀念中,“跪”真是一種隆重達於極點的大禮,行這禮的,大有銜環結草、變牛變--5報恩來生的意味-了。
想不到這跪拜禮,抗戰幾年來又見盛行,學生們跪求富商大戶捐錢之風,曾經風靡一時。現在主人跪“公僕”之風又從西子湖畔吹來了。
讀著那些報導,一個思想不紛歧錯雜的人作何感想,我不知道,我的思想是一向有點紛歧錯雜的,讀後感到的是一種痛苦的幽默,漆黑的悲涼。
人民是主人,官吏是公僕,調門兒我輩聞之久矣,苦於在腦里無法生根,耳聞目擊的一切,只教你啞子吃黃連,苦入心裡,如果有一個鶉衣百結的主人當被吆喝時,被逮捕時,被賞耳光時(這類事情你走過任何一條街道,參觀任何一個城鎮,都有機會領略),挺直胸脯說一聲“我是主人”,這個人立刻要變耶穌了,左頰被摑耳光之後右頰也得吃耳光,他也立刻要變堂吉訶德了,瘋子的名號有他的份。
鹽民們、村民們的集體跪香,意若日:“什麼主人我也不敢當了,就請你饒了我這條狗命吧!”這些鹽民村民一來無思想問題,二來也未“受人利用”,公僕們除了被跪,除了“撫慰”,有點良心的總應該想想自己深重的罪孽吧?
這罪孽如何解除?
靠包龍圖?靠施公、彭公?靠“好人政治”?靠設密告箱?靠拖延時日? 包龍圖不多見,即使偶有一二,敢捋上級虎鬚的,竊為此包龍圖的官運憂。在以獨裁政治為經,官僚政治為緯的現制度之下,在民主空氣淡薄到無法形容的情形之下,我不知道“好人政治”怎樣產生?
靠設密告箱?在一個“保”里,保民無權制裁保長,一縣之中,縣民無力制裁縣長的情形下,用三萬五千噸大的郵船來做中國老百姓的密告箱,不知道夠不夠大?何況這些密告書在如此政治之下,我敢斷言,最低限度是一大半要像石沉大海。
靠時日的拖延,拖得夠久了,我們已經拖掉半生了,從未見一點一滴的自由從天而降,是不染著鬥爭者的鮮血與熱淚的。
害得人民成群要來跪拜,叩頭,燒香,呼“青天大老爺”,罪惡誰屬呢?看那兩段訊息,似乎誰都不負直接責任,鹽局的“封鹽”,“捉私”,是奉上級的命令,上級命令如此不顧實情,是因為官僚政治效率很糟,何以官僚政治叱之不去,咒之不死?是因為獨裁,不民主!請問獨裁不廢,民主不行,人民在水深火熱之際,“合法”的鬥爭,除了跪拜,叩頭,高呼青天大老爺,還有什麼別的方式沒有?你說,你說!
在官僚的心目中:沒有了。
在我們的心目中:有的!不用說,這很難“合法”,合那獨夫官僚的法。
今日的中國老百姓,是幾乎連跪拜公僕的自由也沒有的。請看桐鄉老百姓的萬人跪香圖,不是被轟散了九千多人么?但不必憂傷,當跪拜也無自由,要做奴隸而不可得的時候,該是挺直脊樑做人的時候了。整部歷史就是鐵證。
【原載1946年1月12日《華商報》】 P1-4
我不是江南人,直到此刻未曾觀光杭州,我不知道西湖八景美成什麼樣子,但如果有浙江人問我對杭州有何印象,我一定毫不猶豫地說:“你們那個地方呀,跪的風氣很流行,主人跪僕人的風氣很流行,是不是?”
不是牛頭不對馬嘴,有報為證:——
12月17日重慶《大公晚報》載,兩浙鹽民因為“封存之鹽,無人顧問,若自販賣,則認為私鹽,如不販售,則食用無著”,所以聯合了鹽民幾百人,跑到杭州兩浙鹽務管理局跪著請願,局方派員接見,“撫慰”有加云云。
到了12月24日,該報同類的訊息又來了,浙西的人民不堪雜牌軍偽軍的滋擾,不堪縣區鄉保的派款攤糧,桐鄉縣的民眾集合了“數近萬人”徒步冒雨到杭州向省府主席黃紹茲請願,專員著急了,縣長著急了,“聞訊親自前往阻止”,這一阻,就阻散了九千多人,但仍有二百多人,“積怨太深”,繞道到杭,每人手持捧香一枝,跪在省政府門前,求青天大老爺伸冤,其中有一些曾經被索征人員打得嘔吐鮮血,還是扶杖而來的。
十日之內,杭州市出現了二次跪的大場面,都是二三百人捧香跪倒,有一次還幾乎是萬人跪倒,你說壯觀不壯觀?
“跪”在清代及其以前不算稀奇,一部清代的外交史,就有許多糾葛是因為外國使節不行跪拜禮而發生的,其時,跪必深深叩頭,如果是對皇帝皇后,還必須叩得“響徹御前”,但革命了,“民國”了,通行的禮節是立正,鞠躬,聽一聲稱呼就直起脊骨起立之類,跪拜禮是廢除了,雖然流風餘韻,不絕如縷,侍妾跪大婆,兒子跪老子,佛教徒跪菩薩,天主教徒跪耶穌,袍哥跪大哥,還是所在多有,但已經是零星的演出,大規模的跪,習為常禮的跪已經漸漸稀少,裁縫也不再為人制包裹膝蓋的“跪布”了。惟其如此,跪愈成為大禮,叫化子的跪,佃農對地主的跪,本來在城市中鄉村中習見無奇,但也時常使被跪者愕然驚走,駭汗奔避,在一般觀念中,“跪”真是一種隆重達於極點的大禮,行這禮的,大有銜環結草、變牛變--5報恩來生的意味-了。
想不到這跪拜禮,抗戰幾年來又見盛行,學生們跪求富商大戶捐錢之風,曾經風靡一時。現在主人跪“公僕”之風又從西子湖畔吹來了。
讀著那些報導,一個思想不紛歧錯雜的人作何感想,我不知道,我的思想是一向有點紛歧錯雜的,讀後感到的是一種痛苦的幽默,漆黑的悲涼。
人民是主人,官吏是公僕,調門兒我輩聞之久矣,苦於在腦里無法生根,耳聞目擊的一切,只教你啞子吃黃連,苦入心裡,如果有一個鶉衣百結的主人當被吆喝時,被逮捕時,被賞耳光時(這類事情你走過任何一條街道,參觀任何一個城鎮,都有機會領略),挺直胸脯說一聲“我是主人”,這個人立刻要變耶穌了,左頰被摑耳光之後右頰也得吃耳光,他也立刻要變堂吉訶德了,瘋子的名號有他的份。
鹽民們、村民們的集體跪香,意若日:“什麼主人我也不敢當了,就請你饒了我這條狗命吧!”這些鹽民村民一來無思想問題,二來也未“受人利用”,公僕們除了被跪,除了“撫慰”,有點良心的總應該想想自己深重的罪孽吧?
這罪孽如何解除?
靠包龍圖?靠施公、彭公?靠“好人政治”?靠設密告箱?靠拖延時日? 包龍圖不多見,即使偶有一二,敢捋上級虎鬚的,竊為此包龍圖的官運憂。在以獨裁政治為經,官僚政治為緯的現制度之下,在民主空氣淡薄到無法形容的情形之下,我不知道“好人政治”怎樣產生?
靠設密告箱?在一個“保”里,保民無權制裁保長,一縣之中,縣民無力制裁縣長的情形下,用三萬五千噸大的郵船來做中國老百姓的密告箱,不知道夠不夠大?何況這些密告書在如此政治之下,我敢斷言,最低限度是一大半要像石沉大海。
靠時日的拖延,拖得夠久了,我們已經拖掉半生了,從未見一點一滴的自由從天而降,是不染著鬥爭者的鮮血與熱淚的。
害得人民成群要來跪拜,叩頭,燒香,呼“青天大老爺”,罪惡誰屬呢?看那兩段訊息,似乎誰都不負直接責任,鹽局的“封鹽”,“捉私”,是奉上級的命令,上級命令如此不顧實情,是因為官僚政治效率很糟,何以官僚政治叱之不去,咒之不死?是因為獨裁,不民主!請問獨裁不廢,民主不行,人民在水深火熱之際,“合法”的鬥爭,除了跪拜,叩頭,高呼青天大老爺,還有什麼別的方式沒有?你說,你說!
在官僚的心目中:沒有了。
在我們的心目中:有的!不用說,這很難“合法”,合那獨夫官僚的法。
今日的中國老百姓,是幾乎連跪拜公僕的自由也沒有的。請看桐鄉老百姓的萬人跪香圖,不是被轟散了九千多人么?但不必憂傷,當跪拜也無自由,要做奴隸而不可得的時候,該是挺直脊樑做人的時候了。整部歷史就是鐵證。
【原載1946年1月12日《華商報》】 P1-4
序言
一
人類的文學藝術,源遠流長,豐富多彩。隨著社會的推進、發展,其分門別類日益精細——從最初的歌曲、舞蹈、神話、故事等逐步演繹出詩、散文、小說、戲曲。直到上個世紀初,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融合,又有了電影、電視劇等。
有一種文學藝術雖然在中國問世兩千餘年,由於後人未給予“名分”,以致到二十世紀初,才從文學藝術譜系中分野出來,這就是古老而年輕的雜文。
人類和自然界大體都遵循適者生存的法則萌芽、生長與消弭。兩千多年來,雜文本應與小說、詩、散文、戲劇、音樂、電影等姊妹藝術一道,繁花似錦、根深葉茂。然而,它沒有像先賢們渴望的那樣,而是纖弱,時生時滅,時有時無,同其他汗牛充棟的文學藝術作品相去甚遠。
二
時序到1915年,中華文學藝術寶庫迎來新曙光,一個精靈出現了——雜文在多災多難的中華大地,被一些先知先覺的知識分子接受了!
雜文這個新成員一俟來到華夏,其特性便與眾不同——首先是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它主張順應歷史潮流。它不重複生活,不還原歷史,不演繹過去,而最突出展示將來,預期社會走勢,判斷人間是非。
雜文一俟來到華夏,便告之,它嚮往和平、民主、科學、自由、平等、人道、富裕及真善美;雜文憎惡專制、昏聵、愚昧、野蠻、特權、貪婪、奴性、虛偽及假惡醜。雜文與其他文學藝術既相通又有自己的特性。
雜文一俟來到華夏,就融於文學大家族,與各種文學藝術形成天然的血肉聯繫。它不像小說刻畫人物,而是粗線條勾勒人與事;它不像詩、散文等那樣纖細、抒情,而是明白如話,開誠布公。但雜文能夠調動各種姊妹藝術如寓言、故事、說唱、戲曲、元雜劇等“為我所用”。
雜文一俟來到華夏,它就友好地“拿來”社會科學乃至自然科學的多種文化元素。它不是政治學,但只有不迷失政治選擇,才能解析身邊社會的變數;雜文不是社會學,但只有掌握瞬息萬變的時代脈搏,才能適應人間叢林法則;雜文不是歷史學,但人總應撥開歷史霧障,略知歷史長河的走向;雜文不是生理學不是心理學,但它能解剖人性、解讀人生、理順人際關係;雜文不是方法論,但它無處不閃爍思想方法光芒;雜文不是文藝學,但它評價文藝現象既深刻又形象;雜文不是美學,但每篇優秀雜文無不抨擊假惡醜,無不嚮往美、讚揚美……
理解雜文、認識雜文,才能與雜文為友,才懂得雜文的大愛。雜文真的是半部百科全書。
三
雜文打撈歷史風塵,知恥近於勇。雜文對於文化批判,社會批判,歷史批判,人性批判,世世代代惹來不知多少是非。
嫉妒雜文、討厭雜文者,甚至欲將雜文從百花園中斬草除根,所以,雜文往往難以長成大樹,多少代都不能像其他文學藝術那般枝繁葉茂。有人說雜文偏激,有人說雜文片面,有人說雜文招惹是非,更有人對雜文產生各種各樣的誤解。以致於把雜文稱之為烏鴉,恨不得把一切不祥之物都推到雜文身上。
雜文,曾為作者“惹”下多少禍根,有人曾因雜文葬送自己的大好前途,多少代雜文人曾為自己帶來難以洗清的污穢。
然而,實踐證明,雜文只能為民眾造福,世世代代多少志士仁人,曾為雜文洗刷了一切不實之詞,它為人們啟蒙越來越受人們歡迎。 四
本書作者總計三百八十位,分當代、現代、歷代。
我們試圖把1915年《新青年》“隨想錄”誕生前的雜文劃為歷代,1915年到1949年劃為現代,從1949年到當今劃為當代。
1915年“隨想錄”之前稱之為雜文,主要是根據作品性質、特點,而不是按劉勰在《文心雕龍》所談的“雜文”。
當代作家選五十位,每人一部雜文,五十篇左右。另有合集十部,每部二十幾位作家,共二百多位作家,四百多篇作品;現代作家二十位,每位五十篇雜文,七萬多字,另有四十多位雜文作家,十部合集;最後選七十多位歷代雜文作家,均為合集,每篇作品都有註解、題解、古文今譯。
當代五十位雜文作家大體是根據五點遴選的。
一、雜文創作時間超過二十年;二、曾創作有影響的雜文作品在三十篇以上;三、曾創作經典性雜文作品;四、作品強調思想傾向的同時,藝術性也不為之忽視;五、曾在國內組織帶領作家創作雜文卓有成就者。
二十多年來,我曾在助手們協助下選編各種版本雜文集五十餘部,選編如此大型雜文叢書,對我是一種嘗試,深知其難度。這部《中國雜文》(百部)整整花費我四年時間。雜文作品浩如煙海,讀數百冊雜文集、數百7)-篇雜文作品,難免掛一漏萬,特別是這部大型叢書在國內尚無參照系,錯訛在所難免,恭請諸位指正。
選編者2012年11月10日
於長春雜文選刊雜誌社
人類的文學藝術,源遠流長,豐富多彩。隨著社會的推進、發展,其分門別類日益精細——從最初的歌曲、舞蹈、神話、故事等逐步演繹出詩、散文、小說、戲曲。直到上個世紀初,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融合,又有了電影、電視劇等。
有一種文學藝術雖然在中國問世兩千餘年,由於後人未給予“名分”,以致到二十世紀初,才從文學藝術譜系中分野出來,這就是古老而年輕的雜文。
人類和自然界大體都遵循適者生存的法則萌芽、生長與消弭。兩千多年來,雜文本應與小說、詩、散文、戲劇、音樂、電影等姊妹藝術一道,繁花似錦、根深葉茂。然而,它沒有像先賢們渴望的那樣,而是纖弱,時生時滅,時有時無,同其他汗牛充棟的文學藝術作品相去甚遠。
二
時序到1915年,中華文學藝術寶庫迎來新曙光,一個精靈出現了——雜文在多災多難的中華大地,被一些先知先覺的知識分子接受了!
雜文這個新成員一俟來到華夏,其特性便與眾不同——首先是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它主張順應歷史潮流。它不重複生活,不還原歷史,不演繹過去,而最突出展示將來,預期社會走勢,判斷人間是非。
雜文一俟來到華夏,便告之,它嚮往和平、民主、科學、自由、平等、人道、富裕及真善美;雜文憎惡專制、昏聵、愚昧、野蠻、特權、貪婪、奴性、虛偽及假惡醜。雜文與其他文學藝術既相通又有自己的特性。
雜文一俟來到華夏,就融於文學大家族,與各種文學藝術形成天然的血肉聯繫。它不像小說刻畫人物,而是粗線條勾勒人與事;它不像詩、散文等那樣纖細、抒情,而是明白如話,開誠布公。但雜文能夠調動各種姊妹藝術如寓言、故事、說唱、戲曲、元雜劇等“為我所用”。
雜文一俟來到華夏,它就友好地“拿來”社會科學乃至自然科學的多種文化元素。它不是政治學,但只有不迷失政治選擇,才能解析身邊社會的變數;雜文不是社會學,但只有掌握瞬息萬變的時代脈搏,才能適應人間叢林法則;雜文不是歷史學,但人總應撥開歷史霧障,略知歷史長河的走向;雜文不是生理學不是心理學,但它能解剖人性、解讀人生、理順人際關係;雜文不是方法論,但它無處不閃爍思想方法光芒;雜文不是文藝學,但它評價文藝現象既深刻又形象;雜文不是美學,但每篇優秀雜文無不抨擊假惡醜,無不嚮往美、讚揚美……
理解雜文、認識雜文,才能與雜文為友,才懂得雜文的大愛。雜文真的是半部百科全書。
三
雜文打撈歷史風塵,知恥近於勇。雜文對於文化批判,社會批判,歷史批判,人性批判,世世代代惹來不知多少是非。
嫉妒雜文、討厭雜文者,甚至欲將雜文從百花園中斬草除根,所以,雜文往往難以長成大樹,多少代都不能像其他文學藝術那般枝繁葉茂。有人說雜文偏激,有人說雜文片面,有人說雜文招惹是非,更有人對雜文產生各種各樣的誤解。以致於把雜文稱之為烏鴉,恨不得把一切不祥之物都推到雜文身上。
雜文,曾為作者“惹”下多少禍根,有人曾因雜文葬送自己的大好前途,多少代雜文人曾為自己帶來難以洗清的污穢。
然而,實踐證明,雜文只能為民眾造福,世世代代多少志士仁人,曾為雜文洗刷了一切不實之詞,它為人們啟蒙越來越受人們歡迎。 四
本書作者總計三百八十位,分當代、現代、歷代。
我們試圖把1915年《新青年》“隨想錄”誕生前的雜文劃為歷代,1915年到1949年劃為現代,從1949年到當今劃為當代。
1915年“隨想錄”之前稱之為雜文,主要是根據作品性質、特點,而不是按劉勰在《文心雕龍》所談的“雜文”。
當代作家選五十位,每人一部雜文,五十篇左右。另有合集十部,每部二十幾位作家,共二百多位作家,四百多篇作品;現代作家二十位,每位五十篇雜文,七萬多字,另有四十多位雜文作家,十部合集;最後選七十多位歷代雜文作家,均為合集,每篇作品都有註解、題解、古文今譯。
當代五十位雜文作家大體是根據五點遴選的。
一、雜文創作時間超過二十年;二、曾創作有影響的雜文作品在三十篇以上;三、曾創作經典性雜文作品;四、作品強調思想傾向的同時,藝術性也不為之忽視;五、曾在國內組織帶領作家創作雜文卓有成就者。
二十多年來,我曾在助手們協助下選編各種版本雜文集五十餘部,選編如此大型雜文叢書,對我是一種嘗試,深知其難度。這部《中國雜文》(百部)整整花費我四年時間。雜文作品浩如煙海,讀數百冊雜文集、數百7)-篇雜文作品,難免掛一漏萬,特別是這部大型叢書在國內尚無參照系,錯訛在所難免,恭請諸位指正。
選編者2012年11月10日
於長春雜文選刊雜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