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清,河南省新鄭縣城關鎮官劉莊人。出生於1917年,幼年隨父母逃荒到閿鄉縣落戶,1940年在閿鄉師範學校畢業。畢業後任教數年,1947年調任豫西植棉指導區技術助理員。1949年參加革命工作,先後在陝州植棉指導區、洛陽地區農林技術推廣站和靈寶農業局任農業技術員。1966年調汝陽工作,先後在縣農場,縣農科所任技術員;1980年任縣農技站副站長。秦海清在四十多年的農業技術工作中,主要從事植棉技術的研究推廣,在汝陽縣農場工作時對“徐州1818”棉花原種進行提純復壯,每年繁育原種1.5萬公斤,以更新退化了的棉種,1977年全縣基本實現了良種化。使棉花產量由建國初期的畝產10公斤提高到畝產36公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秦海清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河南省新鄭縣
- 出生日期:1917年
個人簡介,經驗推廣,個人成就,
個人簡介
1977年以後,秦從中國農學院棉花研究所引進“中棉所7號”良種,通過精心試驗,提純、復壯、繁育推廣,先後為各地提供“中7”單株4萬多個,原種2.5公斤,向河南、江蘇、浙江、安徽、湖北、上海等省市推廣,對促進各地棉花產量的提高和原棉品質的改進起到很大作用。
從1979年開始秦海清又從中棉所引進“中棉10號”早熟高產、優質新品種,該棉種適宜在麥收後播種或麥壟套種,可獲麥棉雙豐收,深得棉農歡迎。1984年,汝陽全縣實行麥壟套播“中10”棉種3.1萬畝,占全縣棉田總面積的65.6%;在棉花品質上1977年較1972年提高了1.47級,絨長增長4毫米。一、二級皮棉從無上升到85.2%,增加了棉農收入。此成果獲河南省1982年農業科研成果二等獎和洛陽地區行署1982年科技成果二等獎。
經驗推廣
歷年來秦海清除改良推廣棉花良種外,還對簡化棉花整枝進行試驗研究,並將經驗推廣套用,減輕了廣大棉農的體力勞動,此科技成果獲洛陽地區1982年科技成果三等獎。他著述的《關於棉種的提純復壯》一文在《中國棉花》上發表。
個人成就
1981年秦海清被選為汝陽縣第五屆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1983年被選為河南省第六屆人大代表。1981年3月洛陽地區行署授予秦海清農藝師技術職稱。1984年退休。